1896年,李鴻章在德國
01
1896年3月28日至10月3日,李鴻章出國訪問了俄、德、荷、法、比、英、美、加等國。
李鴻章是中國第一個全球訪問的外交特使,這次出使,影響特別大,留下了很多段子。
這年六月初六,晉景公鬧肚子,一個不小心,一頭掉進了坑裏,然後掛了。
“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饋人為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將食,漲,如廁,陷而卒”
——《左傳·成公十年》
晉景公光榮地成為了曆史上唯一一位掉進糞坑裏淹死的國君。
為他默哀三分鍾。
有個段子是這麽說的:
一次,李鴻章和外國人在家酒店開會,開到一半,他想拉便便,趕緊問服務人員衛生間在哪。
進去一看,全是最新款的抽水式馬桶。
李鴻章傻眼了,不知道該怎麽用這玩意兒。
偏偏他又憋得不行,緊急之下,他靈機一動,將大便拉在了朝服袖子裏,然後向上一甩。
嗖的一下,李鴻章將便便甩到天花板上。
正在這時,一位外國大使進來了,看著天花板的便便,目瞪口呆。
這就尷尬了。
李鴻章趕緊掏出一枚金幣,隻要你不說出去,這錢歸你。
結果,外國大使非但沒有接,反而給李鴻章十枚金幣,隻要你告訴我是怎麽拉上去的,這錢歸你。
02
每個人都得吃喝拉撒,在漫長的類曆史上,拉便便可真是個技術活。
在遠古時期,人們解決方便的方法是簡單粗暴,跑到路邊,褲子一趴,就開始了。
好在人的便便,易分解,要不然現在的我們隨處都可以觀摩老祖宗們的便便長啥樣。
後來,人們發現,把便便拉路上不太好,又臭又不衛生,就隨便挖了個坑,以後就拉坑裏吧。
於是乎,路邊田野,全是坑。
誰要一個不小心,呃,畫麵太美,不敢想象。
5000年前的西安半坡村氏族部落遺址裏就發現了坑廁。
到了春秋時期,老祖宗的廁所還是個坑。
但是,大家已經意識到,野外隨意挖坑,太不文明了,說好的非禮勿視,萬一便便的時候鑽出個人,就不妙了。
再說,坑多了,不安全,誰能保證自己不會掉坑裏呢?
老祖宗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先固定坑位,再插上幾塊木板,做成了一個簡易的廁所。
有錢人的廁所簡單點,達官貴人們的廁所就豪華點。
然而,是坑就有掉坑的風險。
當時的廁所是架空構築的,坑也比較深,很容易失足墜陷、一命嗚呼。
因此,墨子在《守城篇》特意告誡道:
“五十步一廁,與下同溷,入廁者不得操”。
千防萬防,還是出了意外。
公元前581年,慘不忍睹的一幕發生了。
03
蹲個坑都會死,這TM也太嚇人了。
到了漢朝,拉便便突然有了一個質的飛越。
漢朝人在便槽前做一個一∏形扶手,蹲坑的時候可以抓住扶手,提高安全係數,還開了天窗和排氣孔,甚至還分出了男廁女廁。
而且,漢代把豬圈叫做“圂”、“溷”。
豕就是豬,加個囗就是豬圈,圂就有廁所和豬圈兩層含義。
當時的廁所都是架空的,糞坑常常與豬圈相連,這樣人畜糞集中在一起,便於清理。
要不怎麽說,老祖宗們有智慧呢。
這樣大家上廁所,又安全又舒服了很多。
隻是豬就可憐,天天都得和主人的大便呆一起。
公元前80年,漢武帝第三子燕王劉旦家的豬就不幹了。
成群結隊地衝出了廁所,毀壞了王府的大灶,把劉旦嚇得不輕,大病一場。
“廁中豕群出,壞大官灶”
——《漢書·武五子傳》
04
與此同時,漢朝還出現了一個讓人喜極而泣的發——明便攜式夜壺。
這種夜壺因為形狀長得像老虎,又稱虎子(有人說這是拿來喝的,誰敢喝啊)。
普通老百姓的虎子一般用木或陶做的,達官貴人則用金子、銀子或玉做的。
“漢朝以玉為虎子,以為便器,使侍中執之,行幸以從。”
——《西京雜記·卷四》
虎子是個好東西啊,拉便便就方便多了,想蹲就蹲,想坐就坐,想在哪拉就在哪拉,都不帶出房門的。
漢朝皇帝,每次拉便便,太監就抱著個虎子跟在皇帝後麵,皇帝想幹嘛就幹嘛。
比如,漢武帝就經常一邊上廁所一邊和衛青聊天。
到了唐朝,為了避唐太祖李虎的名諱,便將“虎子”改為“馬子”。
歐陽修在《歸田錄二》記載:
“燕王好坐木馬子,坐則不下,或饑則便就其上飲食,往往乘興奏樂於前,酣飲終日。”
燕王就是大名鼎鼎的八賢王趙元儼,他坐的木馬子就是用來拉屎的。
趙元儼估計是史上最嚴重的便秘患者,一“拉”沒個停,吃飯看戲都坐上麵。
後來在普及過程,馬子完成從壺到“桶”的轉變,變成了馬桶,一直延續到了清朝。
千百年來,馬桶走進千家萬戶,最簡單的馬桶就是一種帶蓋的圓形木桶,再刷點桐油作為防水材料。
05
但是,在工業革命之前,歐洲人可沒有中國人這麽講究。
拉便便的危險係數比中國春秋時期還高。
1183年,歐洲出了一件阿爾福特廁所事件,在一次宴會上,巴巴羅薩大帝的六位皇子和上千騎士,踩塌了地板,全部墜入下方的糞坑,全給淹死了,那場麵相當的壯觀(此處應該@晉景公)。
而且,歐洲人拉便便隨意得很。
當時,歐洲有個說法叫“一箭之地”。
意思是,出門方便的時候,要離建築物要有一個射程的距離。
誰要是沒算好射程,搞不好屁股就會中箭。
哪怕是在城市裏,也充滿了危險。
歐洲人拉完便便,都是從自家窗戶往外倒夜壺。每個人走在街上都要小心從天而降的糞便。
英國紳士們發明的長筒寬簷禮帽, 就是為了擋風擋雨擋屎尿。
當時,英國詩人約翰·德萊頓(1631年—1700年)曾寫了一首諷刺詩:
除非你已預先找好自己的位置,
否則再想尋歡作樂就為時已晚。
命運很多時候都是湊巧,
因為街上有醒著的窗戶:
祈求萬能的主、並料想不太可能
攤上便壺的份兒。
其實,中了詭異莫測的便便攻擊隻是小事。
歐洲特殊的拉便便方式,導致城市特別肮髒,特別容易滋生病菌,霍亂和黑死病(鼠疫)也變得特別厲害。
1347年至1353年的黑死病就幹死了歐洲2500萬人(占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
到了17世紀,黑死病都還是歐洲人頭號殺手。
1665年6月至8月,倫敦就有7萬人以上死於黑死病(占倫敦人口的1/10)。
所以說,隨地大小便真的能要人命。
06
1596年,一位英國小有名氣的詩人約翰·哈林頓(1561年—1612年), 再也無法忍受衝天的臭味打擾自己寫作的思路。
他決定發明一種可以衝水, 並直接把便便送到野外的夜壺。
於是, 他設計了世界上的第一個抽水馬桶,自豪地將其命名為埃傑克斯(《荷馬史詩》中一位英雄)。
而後還寫了《夜壺的蛻變》一書,詳細描繪了他的抽水馬桶設計。
最後,他自信滿滿地把自己的最新發明向伊麗莎白女王一世展示。
伊麗莎白女王一世和她的坐便器
然而,他畢竟不是工匠,製造技術還沒練到家。
當女王剛一按衝水,噴水器變成了淋浴器, 噴了女王一身。
女王當場就把他趕出王宮,堅決禁止在王宮安裝抽水馬桶。
後來,女王終於發現了這個新馬桶的好處。
馬上在王宮內安裝了抽水馬桶,並嘉獎了哈林頓爵士。
可是,由於倫敦沒有自來水和良好的排汙係統,所以抽水馬桶並沒有立刻普及開來。
07
1775年, 英國的鍾表師卡明斯在哈林頓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使得儲水器裏的水每次用完後, 能自動關住閥門, 還能讓水再自動灌滿水箱,解決了哈林頓馬桶的缺陷。
1778年,倫敦工匠布拉默把儲水器改設在馬桶上方, 並在上麵安裝了一個把手, 來控製儲水器的出水閥門, 還在馬桶上裝了蓋。
18世紀後期,英國發明家約瑟夫·布拉梅又改進了抽水馬桶,設計出了一種用於控製水箱水流量的三球閥,並用U形管阻擋來自汙水管的臭氣。
抽水馬桶開始在英國普及。
搞笑的是,率先發明並普及了抽水馬桶的英國人也不忘嘲笑一下歐洲各國。
1796年英國漫畫《國家廁所》
左上是英國人坐在自己的抽水馬桶上;
右上的蘇格蘭人伏於水桶之上;
左下的法國人蹲的是茅坑;
右下的荷蘭人直接排泄到池塘裏, 還在喂鴨子。
到1848年,英國出台《公共衛生法》,強製規定各大城市必須使用抽水馬桶。
抽水馬桶走進了英國千家萬戶。
08
問題在於,普及了抽水馬桶的英國卻沒有建立城市排汙係統,抽水馬桶排出的便便,都是經下水道流入泰晤士河。
而且由於英國爆發了工業革命,城市人口暴增,19世紀初,倫敦就擁有上百萬人口,到1858年,倫敦的人口已經達到了250萬。
人一多,便便也多了。
接下來要發生什麽就可想而知了。
1858年夏天,倫敦爆發了著名的“大惡臭事件”,惡臭彌漫整個倫敦城。
所有人都受不了了,英國決定修建新的大型汙水處理係統和泰晤士河堤以改善汙水排放容量和地麵交通。
英國人的便便不再將生活汙水直接排入泰晤士河,而是沿著河道修建了排汙管道。
1865年,英國完成了排汙係統,歐洲各國緊隨其後,歐洲人終於可以放心大膽的拉便便了。
09
李鴻章真不知道抽水馬桶是幹嘛用的?
歐洲人為了諷刺而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