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上,風雪大,長不了喬木,即使是背風的山坳長出一些喬木,運出來也不容易,因此,那些山沒人要的,都是無主地,過去有無地的農民上山種玉米。
因為不長樹,隻有灌木和草本植物,大量野板栗深秋可采,大量蕨類植被。冬春饑荒時,上山挖蕨根,壯漢起早摸黑挖回百來斤蕨根,搗碎,水洗,過濾沉澱,第二天早晨,可得十一二斤純澱粉,足夠一家兩天果腹。
問題是:
1. 過去的無主山,都成國有土地,不能私人開墾,也不許生產隊開墾。
2. 種玉米土豆紅薯,那都是挖社會主義牆角,不可以的。吃食堂那幾年, 除了個別天高皇帝遠,幹部覺悟低的生產隊,農民在房前屋後私人種菜都是犯殺頭之罪的。其他年份,雖可種菜種紅薯,但自留地麵積被限製的非常少,全國有統一標準,不得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