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聚奎(1904年12月31日-1995年6月25日),原名李新喜,湖南安化縣人,解放軍開國上將之一。
李聚奎1928年參加平江起義,紅軍時期曆任紅五軍排長、中隊長、大隊長,紅三軍第三縱隊支隊長,第九師二十七團團長、師長,紅一軍團第一師師長,紅四方麵軍第三十一軍參謀長。參加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6旅參謀長,抗日先遣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決死第一縱隊副司令員、旅長兼太嶽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冀熱遼軍區參謀長,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代表團執行處副處長,西滿軍區參謀長,東北軍區後勤部參謀長兼西線後勤司令員、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後勤部第二部長。建國後,任東北軍區後勤部部長兼政治委員、解放軍後勤學院院長、石油工業部部長、解放軍總後勤部政治委員、高等軍事學院院長、後勤學院政治委員、中共中央軍委顧問等。
57名開國上將中,名將雲集,像肖克、劉亞樓、許世友、韓先楚、楊得誌等等。在我們的印象中,李將軍在開國上將中,戰功並不突出,很少知道他指揮過什麽著名戰鬥。但實際上,他指揮的戰鬥十分出名,但是本人卻並不出名。有人戲稱李聚奎將軍是“戲紅人不紅”,確實如此。
1. 生擒敵師長
1933年2月,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鬥爭中,李聚奎指揮全師包抄敵人,以傷亡46人的代價消滅了敵人一個師部及一個旅3000餘人,俘虜了師長李明。紅一軍團政委聶榮臻知道後,激動的抱起李聚奎,高呼“紅軍萬歲”!
2. 長征中的開路先鋒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被迫長征,李聚奎被中央軍委點將,擔任前鋒,出瀟水、戰湘江,搶渡烏江、攻占遵義城、四渡赤水河。他組織部隊強渡大渡河,為掩護中央和紅軍主力擺脫險境、打開北上通道建立了奇功。其中,搶渡烏江、強渡大渡河,尤為重要。
作為紅軍命運的轉折點,最出名的強渡大渡河的十七名勇士就是出自紅一師,他們的團長是楊得誌,而師長則是李聚奎。強渡大渡河的宣傳十分之多,電影、電視、回憶錄、著作、戲劇、文章幾乎無所不包,但是在絕大多數作品中,我們都沒有發現李聚奎的名字。李聚奎作為他們的師長,親臨現場指揮,卻沒有他的名字,讓人費解。
3. 千裏行乞回延安
1937年1月,西路軍全軍覆沒。在整個河西走廊,馬家軍騎兵撒開了一張張大網,漫山遍野圍追捕殺打散的紅軍,許多紅軍將士慘遭殺害。作為西路軍的高級指揮員,李聚奎孤身一人,躲藏在荒無人煙的祁連山。他換了老鄉的衣服,把槍支拆散,把自己的紅星獎章藏起來,打扮成一個叫花子。白天藏匿於山溝、草叢,晚上沿著無人區前行。累了就露宿荒野,地為床、天為被;餓了就向百姓討些幹糧,或靠雪水、野草來解決肚子問題。就這樣,在近兩個月的逃亡中,他帶著一隻幹糧袋、一根討飯棍、一個指北針,行乞千裏,機智地躲過了敵人的三次搜捕,最後終於回到了延安。
4. 解決了誌願軍的吃飯問題
抗美援朝期間,後勤保障非常困難。美國的飛機不間斷地轟炸誌願軍的運輸線,使後勤汽車損失慘重,三天報廢一百多輛。李聚奎讓部隊在交通幹線上設置1568個防空哨,有兩萬多人負責防空警戒。而且白天的時候把公路偽裝成損壞的公路。等到新月升起之時,前線的防空哨發出信號,汽車開始源源不斷的向前運送物資。
這一方法使誌願軍的汽車報廢率大大降低,從原本百分之四十下降到零點幾。極大的保障了後勤運輸。
為了應對誌願軍在夜間行軍速度非常快,後勤無法跟上誌願軍的速度的問題。他首創了一種可以長期保存、便於攜帶、方便食用的食物 - 炒麵。這借鑒了他偽裝成乞丐行乞時的甘肅地區的“炒麵”。
誌願軍的炒麵,7分麵、3分豆外加一點鹽巴,炒熟磨碎後成了炒麵。誌願軍總部要求後勤部每個月要提供至少三分之一的炒麵(900萬斤)。作為近水樓台,東北承擔了大頭,負責解決500萬斤炒麵,其它的400萬斤由關內各省市解決。此決定導致全國各地男女老少齊動手,家家戶戶炒炒麵的奇景。正是這種炒麵,在當時的物質條件下,解決了誌願軍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5. 組建石油工業部
1955年7月,國家成立石油工業部。由於當時石油產量低,周總理想要一位軍人來管理石油部,讓石油部接受軍事化管理。周恩來最後選中李聚奎為首任部長。在石油部工作期間,在組建部機關的同時,李將軍帶領幹部、專家、工程技術人員奔赴大西北,創建了克拉瑪依油田,並先後籌備、組建了鬆遼石油勘探局、華東石油勘探局和華北石油勘探處等,全麵加強石油勘探和生產建設工作,為中國石油工業以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礎。
隨著歲月流失,政治上的紛紛擾擾也將成過眼煙雲,猛將的真實麵目將呈現在人們麵前,李聚奎這樣的名將也不會被人們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