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地重遊物是人非

五三到五六年暑假期間,“度假”的好去處是塘沽路和昆山路之間那小段乍浦路。我家所住在海寧路武進路中間四川北路上的“公益坊”(現在拆遷重建為上海“今潮8弄”,與“新天地”並列),離它不遠。

南北走向路段的西邊是巴掌大的昆山公園,它竟然還要收費,性價比不高所以遊人寥寥。周邊沒什麽商家,來往車輛少,顯得清靜。公園外牆有一個小小的少兒閱覽室,凡暑假下午開放。

那時供少兒讀書的公共場所有限,除了在路邊花錢租連環畫看的書攤,我們幾無其他去處。閱覽室隻有不多幾份少兒雜誌報紙和讀物,但還是有很多人在開放時間前等候。滿座後要在籬笆搭成的半露天長廊排隊,出來一個進去一個,管理員老頭頗威風,不斷地對我們大聲嗬斥。夏天天氣熱,毒辣陽光還是會透過籬笆疏落處透入,實在不好受。你想想,人們好不容易排隊進去,不待上個把小時哪會出來?往往是書沒看成光排隊等候就已大汗淋漓了。

夏天天黑得晚,黃昏伊始路邊就有開始擺攤的,賣些家居小物品和夏衣之類。賣舊書的也不少,記憶中,賣的多是還珠樓主寫的武俠小說,程小青的偵探小說和張恨水和張資平的言情小說,也有不少民國時期雜誌如“萬象”“西點”“良友”之類。我囊中羞澀,很多時候是挑挑撿撿,光讀不買,引來攤主的白眼,但他們為了保持人氣也不怎麽趕我走。厚著臉皮從一個攤位逛到另個攤位,直到天黑攤主收攤才心滿意足回家。

印象深的是曾有遇到的一次賣唱,在昆山路和乍浦路十字路口東北角,一把小提琴和一台手風琴伴奏就是他們全部家當。女歌者已不年輕,衣著普通甚至有點舊,顯得落魄,唱的是三四十年代的藝術歌曲和時下如電影中“拉茲之歌”的流行歌曲。記得她在節目間說起賣唱緣由,主要是因為這個地段是文化人的聚居地,希望想能遇到故舊友朋,幫助他們找到生活和工作門路。時值初秋天氣見涼,圍觀者稀落,地上的收納盒有幾張紙幣,氛圍頗為蒼涼。隻遇到過他們幾次,後來再也不見蹤影,也許他們如願找到出路了。

細算算是六十多年快近七十年前的往事。每次回上海,找旅館都找在我原家居附近,旁晚也到這個地段散步。順便一句,離開十字路口不遠是作家丁玲三十年代舊居,再走幾步是商務印書館原址。舊地重遊物是人非,怎不讓人聯想翩然。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