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不告密不揭發是道德底線

來源: chufang 2021-12-18 08:04:5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967 bytes)

人民日報:不告密不揭發是道德底線

來源:中國江蘇網

2015-04-10 15:02

 

人民網-人民日報4月9日報道不告密、不揭發,與其說是一種可貴品質,不如說是一條道德底線。告密成風的社會,是人人自危的社會,告密使人與人之間失去基本信任,甚至相互侵害,衝擊人們的價值判斷,毀掉社會的道德基礎。

“我不知道,查理今天的緘默是對還是錯,但我可以告訴你,他決不會出賣別人以求前程。而這,朋友們,就叫正直,也叫勇氣,那才是領袖的要件!”

這段話,是美國電影《聞香識女人》中的一段台詞。片中,查理無意間目睹了幾個學生對校長的惡作劇,校長逼查理交代誰是主謀,否則將開除他的學籍。查理的忘年交、盲人史法蘭,在聽證會上譴責校方正在毀滅這個孩子純真的靈魂。演講博得如潮掌聲,使校方最終作出讓步。

“不出賣別人以求前程”,是正直,也是勇氣。這不僅是為個人辯護,更是為一種優秀品質辯護。

一種風氣的形成,有其曆史土壤;而其消泯,更是難上加難。至今,這種“告密揭發”思維還時常作祟。據報道,山東某高校期末考試一道試題是:選出你認為上課最積極的3名同學和翹課最多的3名同學。考題一披露,網友直呼“神題”。

可以設想,那些寫出“翹課最多”學生名字的考生,可以輕鬆得分;拒絕寫出的,則不得不丟分。這不是在鼓勵學生們相互揭發嗎?

出題者辯解說,這是借鑒人力資源管理專業“360度績效考核”中的“同事相互評價”。但是出這樣的試題,未免把好經念歪了。學生翹課多少,自有學校紀律管束;學生的學習狀況,也有考試成績評定。即便學生間相互評價,也應該是當麵鑼對麵鼓,積極公開的,而不是暗地裏互相“揭發”。

無獨有偶。幾年前,湖北某大學的一個班級出台了“盯人”管理辦法,每名學生的一言一行都會有一名“神秘同學”在暗中盯梢。班主任說,開展這項活動是為了加強學生間的友誼和互動,也是為了加強學風、班風建設。這樣的“溫情關懷”,簡直讓人不寒而栗。

心理學專家認為,不確定性會使人處於恐懼和焦慮的狀態中。一個經常有人“打小報告”的班級,氣氛一定緊張不安,同學間、師生間一定疏遠而戒備。學生時代播下的不信任的種子,會影響他的一生。

不告密、不揭發,與其說是一種可貴品質,不如說是一條道德底線。告密成風的社會,是人人自危的社會,告密使人與人之間失去基本信任,甚至相互侵害,衝擊人們的價值判斷,毀掉社會的道德基礎。

這條底線,在大學裏首先應該明確、清晰起來。大學,應該培育學生自由而健全的人格、敢於擔當的精神,讓學生成為一個陽光磊落的大寫的“人”,而不應該是心理幽暗、出賣他人的“病人”。這是大學精神的應有之義。

 

在輿論譴責與炮轟下,上海晨旦職業學院的宋老師被開除了。

我終於看到了宋老師的教學完整視頻。

 

我認真看了兩遍,這和微博熱搜上的視頻,是兩種不同的性質的概念。

一是被人剪接,移花接木,掐頭去尾,故意截取對舉報者有用的片段進行組裝,進行斷章取義。

 

二是是完整的視頻。我結合該老師前後的語境來分析,來鑒別,我認為這個女教師的言行沒有什麽問題,更沒有上升到民族仇恨的高度。

第一、她最開始就已經認定了日本是屬於反人類的行為,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也是南京大屠殺在中國大地上犯下的最無恥、下作、殘暴、凶狠的反人性、反人性的罪孽。

第二、她提出南京大屠殺後,她的曆史老師曾說過,國民黨政府在一些遇難者家人還活著的時候,沒有把所有死難者的名字全部記錄下來,是很大的遺憾。

第三、這個記錄和查詢,並不難,大家都有身份證號碼,如果發現失蹤人口和屍體,一定可以統計出來。沒有具體的遇難者名字,就導致了數據的不同版本的出現,有三千的,有兩萬的,有七萬的,還有三十萬,五十萬等不同的數據。我的理解是,不管多少人,都是犯下的滔天罪行。都是對別人生命權的嚴重侵犯。1和30萬,隻是數值的不同。殺一個人和殺30萬人,性質是一樣的,是禽獸的行為,是人性的黑洞。

宋老師認為,具體到個人,把遇難者名單羅列出來,而不是數據,更有說服力,也不會受到日本方對數據的質疑。

宋老師的想法,是充滿人文主義關懷的想法,這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對遇難者的交代,更是對曆史上的一些人或事,要進行更加精準,有理論與詳實的數據支撐的有力的證明。而做到具體到人,核實遇難者的身份證,並不難。

第四:她提出“如果”,是一個疑問句。疑問句不是肯定句,是可以辯論和商議的。

如果沒有名,沒有姓,就提出30萬的數據,就相當於小說寫作的概述,並沒有確切的統計出來的人數。我認為這不是對國家的質疑,這是對學術的探討。尤其是在課堂上,不能光是讚美、喊口號、照本宣科,還要有自己的思考,要有

所深究,有所發散思維,才是“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的闡釋。

第五、她提出了德國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所有的人都有名有姓,都有家庭記載,他們真實的統計出了屠殺的猶太人和逃難的猶太人的數字。她同時提出,這是中國學術一直都不嚴謹的一個折射。

第六、宋教師提出統計到了幸存者有61人,那就應該可以統計出遇難者的人數,但是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沒有看到30萬具體的人。

第七、宋老師提出要進行反思。不能永遠去恨,而應該反思戰爭是怎麽來的。仇恨是必須的,但光有仇恨,就是一元的思想。一元的思想很容易把對立的觀點在道德上看成可疑、敗壞的。

多元的思想就是要對每一次戰爭有所反思,要追問為什麽,要進行認真的思考,要避免災難的再次發生,這是一種理性與智慧,也是哲學思辨的範疇。

所以,結合宋老師前後的教學語境,她在課堂上的言行並沒有煽動與挑釁,也沒有反對、抹殺南京大屠殺的暴行。她隻是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尊重人,尊重生命,尊重逝者,這有錯嗎?

一些媒體不分青紅皂白,主觀定性為“質疑曆史真相,妄為人師”的言論,還扣下“為罪人開脫,抹除民族苦難,這般無知無德怎配指導下一代”、“曆史為根基,教育是民族未來。未來失了根基,民族將何存”,每一句評論,刀刀見血,言辭激烈,直接給人定罪,讓人莫口難辨。官媒的定調,微博推上熱搜,學校快速反應,再結合一邊倒的民意,這個老師的災難近在咫尺。

下午官媒定調,晚上學校直接發出開除的聲明——好果斷,好迅速,好會進行輿情回應。我不得不為這個職業學院反手點讚,至少該校的處理速度甩過湖南某所高校幾條大街。

同時,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又打開了宋老師的教學視頻,我看到了坐在後排的學生邊嘲笑、邊錄音、邊諷刺、邊議論,邊說要舉報,還要發微博。我為這群烏合之眾的學生感到悲哀,在家庭與學校教育中,沒有把為人正直、胸懷正義、善良悲憫的情懷學到,沒有把做人的最基本的品性養好,反而學會了告密、斷章取義、譏諷老師、利用網絡,煽動民意的無恥的,卑鄙的行徑。

這群可怕的學生,一旦走入社會,將是人類的公害。

還有個別媒體跟風,把宋老師的行為定性為中國教育界文科老師右傾勢力值得關注,他們不事生產,既不能群眾同勞動,又不能與人民同聲共氣,卻以“學術研究為名,陰陽怪氣推牆砸鍋,為清華日軍洗地,為虎作倀”,這個媒體還倡議追究宋老師的刑事責任。

好大的口氣,好空洞的口號,好大的guan威啊。

不管是個人還是媒體,我又想到了《烏合之眾》的經典語言: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群體隻會幹兩種事——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群眾從未渴求過真理,他們對不合口味的證據視而不見。假如謬誤對他們有誘惑力,他們更願意崇拜謬誤。誰向他們提供幻覺,誰就可以輕易地成為他們的主人;誰摧毀他們的幻覺,誰就會成為他們的犧牲品。

 

 

老師因言被開除,看客不分是非曲直,不結合完整視頻,直接定性、扣帽子、謾罵、上升到民族、愛國的高度,以為罵了當事老師就為自己愛國抗日加分,就為自己的言行占了上風而自傲。以為自己跟風了,就政治正確了,就占領了道德的製高點了,這恰恰說明了“集體思想之所以愚蠢,是因為它是集體的”。

 

我突然想到了影片《歸來》的場景,讓人辛酸又悲涼。WG的摧殘,不光是個人,還摧殘了家庭和親情,讓夫妻反目、父子相互舉報,人性大撕裂,人倫大背叛,摧毀了民族信仰,顛覆了智識與文化。

 

“他們千方百計,就是要讓人無法相愛”。加繆的經典言論,是對那個特殊年代的特殊事件,最有力的明證。

學生千方百計,就是要整倒老師。

學生剪切視頻,就是要煽動情緒。

 

學生歪曲事實,就是人性的巨大扭曲。

 

好黑暗的內心,好可怕的行為,好下作的手段。

 

而宋老師所在的學校,不保護老師,不主動澄清事實,不站出來為宋老師發聲,以雷霆萬鈞之勢,果斷、迅速處理了宋老師。

 

人民日報:不告密不揭發是道德底線,告密成風的社會是人人自危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失去基本信任,甚至毀掉社會道德。

 

所有跟帖: 

這是過去式了,在學生中安排“上進學生”監督老師,告密,稍有不慎,老師就有被警告開除的可能 -立竿見影-1- 給 立竿見影-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18/2021 postreply 08:13:31

中國的學生,一凡遇到可以舉報,告密,毆打,遊街自己的老師,即刻奮不顧身,勇往直前。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8/2021 postreply 08:18:52

弱小的人不一定是好人,有機會就欺負比他更弱的人,更樂意幸災樂禍。 -kai2002- 給 kai2002 發送悄悄話 kai200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8/2021 postreply 08:28:16

今天淩晨我就從國內同學群收到了人民日報這篇文章。通過高考的大學生都是有超過平均智力的成年人,還擔心他們被一堂課毒害?大學還不能有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185 bytes) () 12/18/2021 postreply 08:19:58

上研究生了,政治學習還讓人念憲法和報紙社論,當即就有學生說,簡直把我們當文盲了 -立竿見影-1- 給 立竿見影-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18/2021 postreply 08:32:46

別說上海了,即使是來美留過學,自翔飽讀詩書的也不是開口就罵。現在學生不打人就可以算是有進步了。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8/2021 postreply 08:33:17

古今中外都沒有學生毆打,舉報,遊鬥老師的事,這些都是中國學生的創舉。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8/2021 postreply 09:06:41

果真,這也是中國的奇葩,立於世界創新之林。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8/2021 postreply 09:48:36

中國的告密文化源遠流長,中共亦不能免俗,甚或發揚光大。人民日報2015年4月9日這篇文章代表中共有進步. -捕風客- 給 捕風客 發送悄悄話 捕風客 的博客首頁 (1661 bytes) () 12/18/2021 postreply 09:14:27

發人深省的好文章,收藏了。中共黨內的人才多。這些正能量的聲音如果成為中共的主流,會是中國的幸事 -捕風客- 給 捕風客 發送悄悄話 捕風客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8/2021 postreply 09:19:52

看看現在國內的形勢,說這話的,不被抓進去已經是上上大吉了。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8/2021 postreply 10:21:44

連退休前的胡錫進都說:學校舉報,校內解決。。。 -江上一郎- 給 江上一郎 發送悄悄話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8/2021 postreply 09:32:02

知道 檢舉箱 嗎? -若平- 給 若平 發送悄悄話 (72 bytes) () 12/18/2021 postreply 10:22:2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