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登奎之子回憶

本文內容已被 [ XYZ94538 ] 在 2021-12-11 12:16:1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zt 初夏,北京燈市口附近。胡同深處一座略顯落舊的院子裏,紀坡民正在備茶。

紀坡民,曆史學法律學專家,紀登奎之長子(紀登奎1969~1980年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常務副總理,1988年病逝),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企業管理研究室工作,現已退休。 除了本刊記者,還有友人前來拜訪,紀坡民置好桌椅茶水,招呼大家隨意落座。院內植有芙蓉樹、石榴樹和爬山虎,靜謐閑適。 紀坡民的居所裝修質樸,看起來非常普通,但這宅子卻有著不尋常的曆史。 “1970年底至1976年粉碎"四人幫"之前,這個院子一直是華國鋒的家。他當上國家主席後才搬走。”紀坡民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紀登奎辭去職務前夕,中央發文件限製高級幹部生活待遇,當時紀登奎住在西單附近的一座兩層西式洋房裏。“我爸聽到這個文件,就主動提出不在那住了。”紀坡民說。 1980年,紀登奎家即搬至現在的院子。“爸媽和弟弟,還有我二妹的一個孩子住這。那時我在河南,我大妹妹在江蘇,小妹妹在單位。一直到1988年我爸去世,一直是住在這裏。”紀坡民說,“原來四個院子是一個單元,當時華國鋒住了三個院子,我們現在住的是其中一個院,其他兩個院子後來改為賓館了”。 提起父親剛到北京工作時,紀坡民說住房的租金曾讓母親大發火氣。“我爸剛來,中央後勤幹部告訴我爸說一月房子租金150元。我媽脾氣大,說我一共才一百六七十塊錢的工資,交了房租還怎麽吃飯。吵了一架,後來改成30元。就是這房子。” 紀坡民回憶,“華國鋒剛到北京時,老老實實地交了150塊錢房租”。“華國鋒的工資級別和我爸差不多,屬於9級幹部。”紀坡民說,“父親當時定級工資是200多塊,母親是13級,工資一百六七十塊,“我爸1988年去世時工資375元。撫恤金為10個月工資,家裏落了3750元,我領回來的。回來我說,買個大立櫃吧。到現在還是沒買,都是50年代的家具。” 毛澤東帶頭降工資 紀坡民透露,1954年幹部定工資後沒再漲過,之後甚至還發生了“減薪”的插曲。據史料記載,當時中國實行24級幹部工資製。 後來,毛澤東又提出“降薪”建議。在這一建議的影響下,1960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通知:三級降12%,四級降10%,五級降8%,六級降6%,七級降4%,八級降2%,九至十七級降1%。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人的工資由此降為“每月人民幣404.8元”。 這樣的工資標準曾讓一些家庭負擔重的幹部感到生活費用“吃緊”。紀坡民提起一位曾參與籌備四屆人大的工作人員,“在首長身邊也是幹過大事的,當時他工資56塊錢,家裏老婆加兩個孩子。在大會堂裏麵工作,每天要交8毛錢的夥食費,一個月24塊錢,再抽點煙,給家裏頂多交15塊錢。1980年代他跟我爸說起來時,我爸驚訝地說,哎,鬧得你這麽困難,你也不說提,要知道當時把夥食費給你調低一點就好了。” 中央領導人當中,劉少奇、朱德過得最“窮”,因為要照顧的子女人數眾多。“劉少奇家裏七八個孩子,四百多塊錢的工資,王光美參加工作的資曆比較淺,比我媽還差十來年,我媽才一百多塊錢,她的工資肯定也不多。”紀坡民說,“朱德是把老家的小孩弄來了,日子過得也緊巴。” 政治局委員家裏住一個警衛班 紀坡民說,“有個中組部的工作人員跟我講,有一回我爸和李先念在籌備四屆人大,忙到夜裏一點多了,李先念說,還得說一會兒,給大家提提神,每人一杯咖啡。30個人,一杯四毛,這12塊錢是從李先念的工資裏扣的。” “李先念工資高一些,四百多塊,他敢這麽幹。”紀坡民說,“我爸從來不敢張這種嘴,他扣不起,一月工資二百多塊錢,這麽個扣法,家裏回頭沒法吃飯了。 當然,嚴苛之外,國家領導人還是有許多和普通百姓不一樣的地方。 比如,雖然紀登奎家裏的夥食費均要用工資承擔,不過買菜渠道與一般人不同。“炊事員買菜都去領導人特供的地方買,東西好一點兒。米麵油都是一樣的價錢,肉比外麵稍微便宜些,另外就是外麵買不到的東西,那裏能買到,種類豐富一些。”紀坡民說。 剛結婚時,紀坡民有次回家,妻子上街看到山楂糕不錯,買點兒回來想做湯,炊事員不給做,說街上買的東西不準吃。“但這種特供僅限國家領導人,省委書記就沒有。當時的河南第一省委劉建勳家裏是自己雇的保姆,自己上街買菜。” 在安全保衛方麵,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級別也比較特殊。“政治局委員家裏住一個警衛班,我們家是這種情況;常委和副主席以上的家裏麵是一個警衛排,像小平那時候的家裏。”紀坡民說,家裏的秘書、警衛員、司機、鍋爐工、炊事員等也都不需要自家出錢雇,是公家派遣。 “糧票之類跟普通人一樣,當時中國隻有火車餐車上不用糧票,中南海裏麵也要糧票。”紀坡民回憶,“後來中央對高級幹部有了些照顧,開小灶。可能是1962年的時候,我爸媽跟我們不在一塊吃飯了,這是困難時期後期,前期是在大食堂吃飯。” 關於服裝,在軍隊任職的免費發軍裝,出國的國家發置裝費,其他的都是一樣。“公家出600塊錢,在指定的店裏做。”紀坡民說,“我爸爸沒有西裝,有一套中山裝,隻出了一次國,是去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出訪時給他做了一身衣服。” 紀登奎剛來北京時,國家給配了電冰箱;1971年紀坡民回家的時候,家裏已經有黑白電視,1974年換了彩色電視,也是國家配的;1975年,中央統一給領導人的辦公室配備了空調。“那之前,所有辦公地方沒有空調。連個電風扇都沒有,都是拿著芭蕉扇。”紀坡民說。 除了國家配備的,紀坡民回憶說,家裏也沒有什麽電器,收音機沒有,自行車沒有,有1950年代買的縫紉機,已經壞了,“我們家也不全是沒有錢,我媽是出名的土八路,不是會過日子的人,他們不講究吃穿用。”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