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稍微多看一下,原作者沒有一點這個意思,

『 ......

但要說他們的舊學學曆,卻有點困難。因為舊學沒有小學、中學、大學之分,也沒有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這種區別。怎麽說呢?隻能說我讀過《孟子》,你讀過《四書》,他讀過《九經》,舊學的學曆隻能這麽去說。魯迅讀到哪裏呢?用他自己的說法,是“幾乎讀過十三經”。朋友們大概知道,參加科舉考試並不需要讀“十三經”。而是隻要讀過《四書》,再讀過《五經》,有這“九經”就夠了。而且《四書》《五經》加起來的,雖然俗稱“九經”,但這“九經”在“十三經”當中並不是九經,而是七經。因為《大學》和《中庸》都是從《禮記》中抽出來的。

也就是說,魯迅多讀了好多書。需要說明的還有一點,那就是魯迅所說的“讀過”。不是我們現在說“我讀過《紅樓夢》”“我讀過《魯迅全集》”這個意思,它不是瀏覽,說“讀過”,就是能句讀、能理解、能記住。那時候人們說讀過《論語》,就是能把《論語》一字不錯的背下來,說讀過《四書》,就是能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部書都背下來。

魯迅幾乎讀過十三經,卻連秀才也不是。但是讀書多少、根底怎麽樣,是騙不了人的。內行一接觸就知道。魯迅的頂頭上司蔡元培、夏曾佑都是進士,翰林。他們都不曾低估過魯迅,認定他有學問。但考察魯迅讀書的情況,卻很有意思,也很怪,從中也許能夠得到某種啟發。

...... 』

所有跟帖: 

3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30/2021 postreply 14:15:4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