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目前是世界上數二數三的,具備陸、海、空、火箭等多兵種的強大軍隊。然而它的源頭在哪裏?因為建軍節是8月1日,多數人認為解放軍的源頭事1927年的那次南昌起義,也有人認為源頭是葉挺的獨立團。其實共軍的真正源頭是護衛孫中山的“鐵甲車隊”。雖然這支隊伍最初隻有163人,成員中隻有周士第成了開國上將,但它確確實實是黨控製的第一支正規部隊,應是解放軍的源頭。
在開國將軍中,周士第上將的資曆名列前茅。南昌起義的時候,他是師長,林彪是他麾下的連長,陳毅是他麾下的團級幹部,粟裕雖然不直接歸他指揮,卻才是一名普通的小班長。
1. 鐵甲車隊的組建過程
自1924年8月以來,廣州商團武裝在廣州發動軍事叛亂,嚴重威脅著大元帥府的安全。在蘇聯顧問團和中共幫助下,孫中山決定組建新型革命衛隊。以大元帥府大本營衛士隊少數人員為骨幹,於1924年9月上旬組成了大本營航空局鐵甲車隊。由於隊長盧振柳失職,政治教官包惠僧忙於蘇聯顧問團工作,鐵甲車隊戰鬥力不足,平叛不力,孫中山有了重組鐵甲車隊的想法。
經廖仲愷和中共廣東區委書記陳延年協商,委托時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來組建新的鐵甲車隊。
1924年10月底,黃埔軍校一期學員畢業。周恩來經孫中山同意。從黃埔軍校調人對鐵甲車隊進行擴充和改組。11月中旬,新的鐵甲車隊宣告成立。它脫離了航空局建製,全稱為“建國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
鐵甲車隊配備一列由5節裝了鐵板的車廂組成的鐵甲列車、1挺重機關槍、3挺手提機關槍及一些駁殼槍、“三八”快槍。鐵甲車的車頭和車廂一樣也都裝了足以抵擋子彈的鐵板。車廂的兩側有不同高度的扁形射擊孔,可用多種姿勢向外觀察、射擊。最後一節車廂裝了3個旋轉炮塔,炮塔上沒有炮,隻裝備了一挺重機槍。
2. 鐵甲車隊的主要領導
隊長 - 徐成章,黃埔軍校特別官佐,海南瓊山縣(今海口市)人;
副隊長 - 周士第,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海南島樂會(今海南瓊海)人;
黨代表、政治部主任 - 廖乾吾,黃埔軍校政治部教官,陝西平利人
軍事教官 - 趙自選,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湖南瀏陽人;
政治教官 - 曹汝謙,山西應縣人
鐵甲車隊成立時有163人,包括黃埔軍校畢業生、從各地調集的工人糾察隊員、農民自衛隊員和青年學生作為隊員。
周恩來領導的鐵甲車隊在形式上隸屬於孫中山大元帥府,主要成員多來自黃埔軍校,不少是廣東(含海南)人,人員構成獲得了孫中山的認可。但所有成員幾乎都是中共秘密黨員。鐵甲車隊建立了中共的基層組織,名義上歸大元帥府領導,實際上由中共領導,是中共領導的武裝力量,是中共創建武裝的首次嚐試。
3. 鐵甲車隊是葉挺獨立團的前身
1925年11月,中共廣東區委決定由周恩來具體負責將鐵甲車隊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即葉挺獨立團)。周恩來以鐵甲車隊為基礎,從黃埔軍校、滇軍幹部學校選拔一批高素質的學員(大部分為黨團員)擔任排以上幹部或班長,全團約2000人,葉挺任團長,周士第任參謀長。周恩來在獨立團建立黨支部,各連成立黨小組,班、排均有黨、團員,由中共廣東區委軍事部直接領導。後來由於獨立團將士在作戰中不怕犧牲,所向披靡,令敵人聞風喪膽,贏得了“鐵軍”的美譽。
至此,從組建到改組僅有一年的時間的鐵甲車隊完成了它的曆史使命。
4. 鐵甲車隊的戰績及曆史作用
鐵甲車隊除了執行保衛以孫中山為首的廣東政府的任務外,還積極參加支援廣寧農民運動、東征軍閥陳炯明、平定滇桂軍閥叛亂、肅清反叛武裝、支援省港大罷工、改造飛機掩護隊等重大活動,為中共早期的武裝鬥爭中立下了卓著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