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
1950年7月下旬,朝鮮戰局對美極為不利,美國為防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參戰,派遣10架未帶核武器的B-29轟炸機到關島,並將消息通過《紐約時報》廣泛傳播開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核威脅,但最後美國因國內外壓力將B-29轟炸機調回國[211][212]。
1950年10月19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正式建議著手研究對朝鮮、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核打擊的目標問題。11月30日,杜魯門總統在記者會上答問,美國會采取一切步驟圍堵共產黨在朝鮮半島的擴張,包括使用原子彈[213][214]。12月初,美國飛機模擬核襲擊朝鮮首都平壤。1951年4月,9架B-29轟炸機攜帶核彈頭派往關島,繼而飛至衝繩島,並舉行公開的核戰演習。6月初,美軍偵察機侵入中國東北和山東上空,收集關於空襲目標的情報[212]。
1952年12月2日至5日,剛當選美國總統之艾森豪威爾到朝鮮前線視察,回國後稱,要以行動,而不是言語,來打破僵局[121]:176-177。12月,毛澤東對誌願軍代司令員兼代政治委員鄧華1952年12月4日報送之關於朝鮮戰局形勢與明年之方針任務報告之批語:㈠“應肯定敵以五至七個師在漢川鴨綠江線大舉登陸,並在我後方空降,時間應準備在春季,也可能更早些,我應十分加強地堡和坑道,部署五個軍於這一線,其中要有四個有經驗的軍,劃定防區,堅決阻敵登陸,不可有誤。”㈡“第二個登陸危險區是通川元山線,第三個危險區是鎮南浦漢川線。”㈢“決不能許敵在西海岸登陸,尤其不能許其在漢川鴨綠江線登陸。”[121]:17712月20日,毛澤東任命鄧華兼任西海岸指揮部司令員和政治委員,梁興初為副司令員[121]:178。1953年1月20日,艾森豪威爾又一次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核威脅,聲稱為結束戰爭,不惜擴大戰爭和使用核武器[212]。
1953年2月2日,艾森豪威爾發表國情谘文,宣布台灣海峽中立化,第二天同參加聯合國軍各國代表會談,說服他們支持屏蔽中國;4月底,在毛澤東指導下,反登陸作戰準備工作全部完成,從三八線到東西海岸,直到中國東北,構成縱深防禦[121]:179。2月11日,美國開始計劃對朝鮮開城地區使用戰術核武器。最終由於戰爭結束而未實施[21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