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國的北部山區,有一個華人聚集的村落,被人們稱為“小中國”,這裏的人過春節、貼春聯、說漢語,就連孩子都學習漢語,完全不像是在泰國。
事實上居住在這,一批國民黨殘兵從雲南逃到了這裏,他們就是那些國民黨殘兵的後代,這還得從解放戰爭說起,那是1949年12初。
此時身在台的蔣介石委任了雲南陸軍副總司令,由湯堯為前線指揮,其下屬包括第8軍和第26軍,不過這些人不是解放軍的對手,被的七零八落。
1950年1月25日,第8軍主力被消滅,剩下的6000多人殘兵逃到了緬甸,其中也有第6軍的93師,這些殘兵逃入緬甸之後四散分離,隻剩下了1500多人。
到4月,由李國輝出任了總指揮,逐漸聚集了3000多人的兵力,這支武裝引起了緬甸政府的注意,甚至對其進行了圍剿,不過緬甸軍打不過他們。
不得不向聯合國控訴,這股力量反而引起了蔣介石的重視,於是在1950年9月,蔣介石派遣了第8軍軍長李彌到緬甸,聚攏了一萬多人的部隊。
李彌帶著一萬多人在雲南邊境,遭到了解放軍的暴打,從此再也不敢越進中國,值得在緬甸駐紮,後來一些老弱殘兵撤退去了台灣,2500多人留了下來。
從此這些留下的人在緬甸生活繁衍,期間他們多次遭到緬甸的圍剿,但都取得了勝利,後來一部分去了泰國邊境,一部分留在緬甸邊境,成為了沒有國籍的人。
為生活,他們先是在金三角一帶當起了運貨的保鏢,後來自己種植罌粟,總之是為了生存,據不太準確的統計,國民黨殘兵的後代如今已經有50多萬人。
他們其中20多萬人沒有國籍,使用的是難民證,不管是緬甸或是泰國的後代,他們都自稱是中國人,渴望擁有中國國籍,尤其是生活在泰國北部的93師的後代。
這些人在居住地發展旅遊業,介紹父輩們到此的曆史,展示他們在異國他鄉的生活情境,在景區裏麵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貼著“還我國籍”4個字,可謂是字字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