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1937年[編輯]
時間 | 事件 | 罹難人數 | 地點 | 備注 |
---|---|---|---|---|
1920年10月 | 間島慘變 | 約1萬人 | 吉林琿春 | 日本軍對居住在中國延邊琿春(朝鮮人稱之為間島)地區的朝鮮人進行掃蕩和屠殺。 |
1925年6月23日 | 沙基慘案 | 61人 | 廣東廣州 | 英國士兵開槍鎮壓廣州共產國際領導下的周恩來策劃的示威和罷工行動,造成嚴重傷亡的事件。共產國際的計劃也隨之失敗。 |
1926年3月18日 | 三一八慘案 | 47人 | 北平 | 由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共同在北京發動群眾運動與學生運動,被北洋政府以武力鎮壓。 |
1926年9月5日 | 萬縣慘案 | 約640人 | 重慶 | 中英衝突。英艦“嘉禾”號、“威警”號和“柯克捷夫號”隨即進迫萬縣江岸,並開炮轟擊萬縣市區近3個小時,發射炮彈和燃燒彈300餘發,萬縣中國軍民死傷慘重。 |
1927年3月 | 南京事件 | 約40人 | 江蘇南京 | 中國國民黨北伐軍隊攻占南京時,發生的暴力排外、英美軍艦炮擊南京、導致中外人員傷亡的事件。 |
1927年3月31日 | 三·三一慘案 | 2000餘人 | 重慶 | 四川國民黨左派和中共重慶地委組織召開“重慶各界反對英美炮擊南京市民大會”,遭到四川軍閥劉湘鎮壓,多人被殺害。 |
1927年4月 | 四一二事件 | 超過300人 | 上海 | 在事變後3天中,蔣中正屠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情中共者並趁機鏟除異己及反對派人士。 |
1928年 | 河州事變 | 數十萬人 | 華北地區 | 馬仲英在甘肅河州引發的叛亂,共波及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省。是甘肅民國時期最大的一次動亂。 |
1928年5月3日 | 五三慘案 | 6,000餘人 | 山東濟南 | 濟南事件後日軍出動軍隊屠殺濟南城內中國軍民六千餘人。 |
1928年7月21日 | 涼州事變 | 約1600人 | 甘肅武威 | 國軍與甘肅回族軍閥的武裝衝突,隨後回族軍閥開始對普通民眾進行屠殺。 |
1928年9月 | 鳳翔大屠殺 | 約4,000人 | 陝西鳳翔 | 陝西省主席宋哲元下令殺害陝軍黨玉琨部俘虜[24][25]。 |
1932年 | 平頂山慘案 | 3,000餘人[23] | 遼寧撫順 |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對撫順平頂山及附近村落村民的屠殺。 |
1933年6月 | 克孜爾大屠殺 | 800人 | 新疆喀什 | 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指稱回族不重視宗教,並打破了他們的不攻擊漢族和回族平民的協議;維吾爾族和柯爾克孜族組成的東突厥斯坦軍隊對葉爾羌新城至喀什一線撤退中的回族軍民展開屠殺[26]。 |
1937—1945年(抗日戰爭)[編輯]
時間 | 事件 | 罹難人數 | 地點 | 備注 |
---|---|---|---|---|
1937年7月 | 通州事件 | 200餘人 | 北平通州 | 7月29日,通州保安隊襲擊居留當地的日本官兵、僑民、顧問和日韓浪人,造成200餘名日本人和朝鮮人死亡[27][28]。 |
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2月 | 南京大屠殺 | 約30萬人 | 南京 | 中華民國抗日戰爭第一場大規模屠殺[29][30]。區別於湘軍南京屠殺。 |
1937年10月23日至1956年6月17日 | 遠東華人肅反 | 6,554人 | 蘇聯 | 3,922人被直接處決,在古拉格中陸續死亡了2,632人;蘇聯當局在大清洗期間針對華人進行的一係列處決和拘禁,有計劃地肅反遠東華人[31][32][33]。 |
1938年1月10日至1945年 | 轟炸柳州 | 至少672人[34] | 柳州 | 日軍戰略轟炸。 |
1938年至1943年 | 重慶大轟炸 | 1萬人[35] | 重慶 | 日本對中華民國陪都重慶長達5年半的戰略轟炸。 |
1938年4月12日至14日 | 三灶大屠殺 | 2,891人 | 廣東珠海 | 日軍屠殺事件 |
1938年5月8日 | 即墨毛子埠慘案 | 約180人 | 青島 | 日軍屠殺事件 |
1939年8月19日 | 樂山大轟炸 | 4千人 | 四川樂山 | 日軍戰略轟炸。 |
1941年12月25日 | 聖士提反書院大屠殺 | 20-100 | 香港赤柱 | 日軍於香港赤柱聖士提反書院的軍事醫院及校園內的學生、教職員、醫護人員、傷兵及軍人進行屠殺 |
1941年1月25日 | 潘家峪慘案 | 1230人[23] | 河北唐山 | 日軍屠殺事件 |
1942年1月至1943年 | 南石頭大屠殺 | 數萬人 | 廣東廣州 | 日軍將香港難民拐騙至廣州並進行人體實驗等虐殺行為。 |
1942年2月至1945年 | 延安整風 | 1萬人 | 陝西延安 | 由毛澤東及中國共產黨發起,被視為毛澤東崇拜的主要源頭。 |
1942年5月27人 | 北疃慘案 | 約800人 | 河北定州 | 日軍對平民使用化學武器,導致大量平民傷亡。 |
1943年1月28日 | 東安慘案 | 73人 | 福建霞浦 | 中華民國稅警團在福建省霞浦縣東安村發動的對當地及福州籍居民的一起屠殺事件。 |
1943年5月7日 | 野場慘案 | 118人 | 河北保定 | 日軍屠殺事件 |
1943年5月9日至5月12日 | 廠窖慘案 | 3.3萬人[23] | 湖南 | 日軍屠殺事件 |
1943年9月 | 平陽慘案 | 700餘人-1000餘人[23][36] | 河北保定 | 日軍用刀砍、活埋等手段殘殺無辜村民1000多人,甚至吃被殺者的人心、人肉[36][37]。 |
1945年5月2日 | 月塘村慘案 | 194人 | 海南島萬寧 | 日軍屠殺事件 |
1945年8月 | 牡丹江事件 | 660人 | 東滿省牡丹江(滿洲國) | 680位流離失所的日本僑民受到蘇聯紅軍虐殺。生存者僅為20人。 |
1945年8月14日 | 葛根廟屠殺 | 超過1000人 | 興安總省葛根廟(滿洲國) | 日本關東軍軍屬被東北抗聯和蘇聯紅軍虐殺的事件。 |
1945年8月14日 | 銀礦灣屠殺 | 70人 | 香港 | 日軍在二戰投降後遭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偷襲,日軍搜查村莊時大開殺戒 |
1945—1949年[編輯]
時間 | 事件 | 罹難人數 | 地點 | 備注 |
---|---|---|---|---|
1947年 | 二二八事件 | 5000-28000[38] | 台灣 | 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開端。 |
1948年 | 長春圍困戰 | 約16萬至60萬人 | 吉林長春 | 解放軍和國軍對峙,難民無法出城,造成長春市民大量餓死。 |
1948年4月-5月 | 城工部事件 | 127人 | 福建 | 中共閩浙贛省委對其下轄的城工部黨員進行的一起屠殺事件。 |
1949年 | 重慶"11.27"大屠殺 | 300多人 | 重慶 | 11月,劉鄧大軍進軍西南,進逼重慶,國民黨在潰敗前夕,分批屠殺獄中革命人士。9月6日,楊虎城及兒子、女兒和秘書宋綺雲夫婦及兒子(小蘿卜頭)6人被殺害於鬆林坡,大屠殺拉開序幕;10月28日,陳然、王樸等10人遇害;11月14日,30人被害於電台嵐埡;11月25日,楊虎城副官閻繼明等被害於梅園公路邊;渣滓洞看守所11月27日晚,大屠殺開始,分批槍殺又因時間緊迫,至淩晨以“辦移交”為名將關押者集中在樓下8間牢房,用機槍瘋狂掃射,然後打開牢門逐個補槍,最後澆上汽油,縱火焚燒,共180餘人殉難,僅15人僥幸躲過補槍,熏醒後逃脫;11月28日,5人被槍殺;11月29日,32人被槍殺。[39][40] |
1949年起(台灣時期)[編輯]
時間 | 事件 | 罹難人數 | 地點 | 備注 |
---|---|---|---|---|
1987年3月7日-8日 | 東崗慘案 | 19人或以上 | 福建金門 | 兩蔣時期的國軍屠殺求助被拒的無武裝越南難民後毀證滅跡。[4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