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組拍攝於1919年的山東泰山的老照片。拍攝者是美國攝影家西德尼·戴維·甘博。1919年,甘博一行來到山東考察,登上了這座被稱為“五嶽之尊”的泰山,並將登山途中的所見用攝影鏡頭記錄了下來,由此,也為我們留下了100多年前的泰山的珍貴影像。下麵,就讓我們通過甘博先生的這組老照片,去看看百年前的泰山的樣子。
圖為1919年的泰山岱宗坊,岱宗坊位於岱廟北,是一個跨道石坊,建於台基之上,建於明朝嘉靖年間。,岱宗坊是泰山東路登山之門戶,號稱泰山第一坊,甘博一行登泰山時即由此開始。
1919年的泰山一天門。一天門位於岱宗坊北、紅門宮南的盤道上,建於明代,東臨中溪,西靠大藏嶺。岱宗坊是泰山的山門,一天門則是天梯的開始。
1919年的泰山中天門。中天門又名二天門,坐落於壺天閣北。此處為登頂半程,上下必經之地。中天門建於清代,為兩柱單門式石坊。泰山古時多虎,古人在坊北建廟祀黑虎神,現廟內塑財神趙公明執鞭跨虎。
1919年的中天門,這裏有許多正在等待乘客的抬杆轎夫,爬山跑到此處體力不支的香客大多會選擇乘坐。山轎是泰山民俗文化中的一項,而創造和發展這一民俗文化的就是泰山轎夫。他們從事的這項工作是一種體力勞動很強的苦差事。
1919年的泰山,抬杆轎夫們抬轎登山的場景,他們兩人一組,在陡峭的石階上,一左一右,一步一階,步伐一致,配合默契,極有韻律之美。
1919年的泰山五大夫鬆。五大夫鬆位於雲步橋北側,五大夫鬆原來本是一棵樹,因後人誤解,以為是五棵鬆樹。傳說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泰山,下山途中突遇急風暴雨,於是慌忙躲到大樹下避雨。後因念此樹護駕有功,始皇帝就封之為“五大夫”。《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風雨暴至,休於樹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五大夫”是秦時的一種爵位。
1919年的泰山朝陽洞前,一位道士站在供桌前。朝陽洞位於五鬆亭西北側。為一天然石洞,洞門向陽,故名朝陽洞,洞內原祀碧霞元君像。
1919年的泰山南天門。南天門又名三天門,位於十八盤盡頭,是登山盤道的頂端,南天門建於元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坐落在飛龍岩和翔鳳嶺之間的山口上。由下仰視,猶如天上宮闕,是登泰山頂的門戶。
1919年的泰山碧霞祠。碧霞祠是道教碧霞元君的祖庭,建於北宋年間,位於泰山極頂之南,天街東首,北依大觀峰,東靠駐蹕亭,西連振衣崗,南臨寶藏嶺。碧霞祠是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築群,金碧輝煌,儼然天上宮闕。
1919年的泰山碧霞祠門前,一群在泰山上祈福的老人和孩子,她們不辭辛苦,挪動著三寸小腳,隻為來到泰山祈求自己和家人的平安。
1919年的山東泰山,外國人鏡頭下雄渾壯麗的岱嶽
所有跟帖:
• 魯迅1920年的“風波”就是這個樣子。 -chufang- ♀ (0 bytes) () 10/14/2021 postreply 10:51:34
• 鄉卡卡裏,要晚走好幾步。我在50年代在上海郊區都看到男孩子的辮子。 -chufang- ♀ (0 bytes) () 10/14/2021 postreply 12:15:24
• 哎,劉歡現在還留大辮子。 -老生常談12- ♂ (0 bytes) () 10/14/2021 postreply 13:25:54
• 那是蘇北人的男孩子,他們的習慣如此,也常因此被其他地方的人看不起。 -龍劍- ♂ (0 bytes) () 10/14/2021 postreply 13:41:42
• 那是蘇北人的男孩子,他們的習慣如此,也常因此被其他地方的人看不起。 -龍劍- ♂ (0 bytes) () 10/14/2021 postreply 13:41:42
• 百姓穿得很可以,寬鬆沒啥補丁。老太太們還露出白袖口,老生常談來鑒定一下,這白袖口是真的嗎?還是和七八十年代假領子似的假的 -victor1988- ♂ (0 bytes) () 10/14/2021 postreply 11:13:27
• 這顏色上的太隨意,有些老太太還算不錯,另一些怎麽看上去像土地廟的泥菩薩?修補術不佳! -方家胡同- ♂ (0 bytes) () 10/14/2021 postreply 11: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