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以偉大自由民主國家為代表的英語文明有句名言,任何事情都不能 take out of context
站在戰略的高度考慮,毛澤東的猶豫膽怯造成了長津湖的悲劇
1. 參戰不參戰,猶豫不決,決心來回擺動。
下麵的部隊部署無所適從
2.最後決定參戰,又過於膽怯,部署上瞻前顧後
戰術上,13兵團6個軍,4個軍過江南下,企圖在鴨綠江南岸20-30公裏建立一條沿江防線;2個軍在江邊作接應。 宋時輪9兵團進駐沈陽皇姑屯作後備。 楊成武19兵團沿石太,平漢鐵路集結作第三梯隊。這是一個見事不妙,互相掩護,拔腿就溜的部署
可是此時大勢已去,英勇的聯合國軍,勢如破竹,已經喝上了鴨綠江水。彭德懷的總指揮部一過江,就進入了敵後,差點點就被聯合國軍俘虜。
彭德懷不得不臨場變陣,啟守轉攻。利用朝鮮北部都是高山,而且山勢都是南北走向,聯合國軍的進攻部隊被自然地貌分割成左右難以相互聯絡的一個個小的南北縱隊,偷襲成功。
聯軍統帥麥克阿瑟不愧是西點軍校滿分4.0的高材生,臨危不懼,巧妙應對。第8軍從平壤清川江北上正麵強攻13兵團,第10軍在朝鮮東岸登錄,一記右鉤拳,突然出現在長津湖,一舉插入13兵團側後。
毛澤東倉促應對,不得不強令正在津浦線,京奉線上向北移動,準備進駐沈陽地區的9兵團,不要停沈陽,立刻過江,開赴長津湖,造成了其後的悲劇
長津湖的慘敗,是因為毛澤東的膽怯猶豫
所有跟帖:
•
要是膽怯猶豫也不會派中國軍隊去朝鮮了吧?
-Tiger666-
♂
(0 bytes)
()
10/06/2021 postreply
18:40:48
•
奶奶的,長津湖一戰,美軍丟了北朝鮮
-oldmansea-
♂
(0 bytes)
()
10/06/2021 postreply
20: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