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慶全:基辛格筆下的朝鮮戰爭zt

來源: 世事滄桑 2021-10-05 16:20:3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1355 bytes)

 

    述說冷戰曆史上的“冷戰”戰例,朝鮮戰爭絕對是繞不過去的巨大存在。這場發動於1950年6月25日終結於1953年7月27日戰爭,本來應該屬於朝鮮與韓國之間的名副其實的“朝鮮戰爭”,但在“冷戰”的大背景下,中國、蘇聯、美國、等二十多個國家均不同程度地卷入。結果,一場局部的爭端,演變成中美(聯合國軍)的大對抗,進而加劇了“冷戰”的局勢。

因此,要追溯“冷戰”時期的曆史,無論是那一個國別的學者,對於這場戰爭都會有一個章節的不同言說。區別在於,這個學者持有怎樣一種意識形態的寫作思維,以及他所占有的資料有無出乎意料之效。

既往,對於中國學者來說,慣常用一種意識形態的思維來描述這場戰爭。從戰爭的正義性而言,官方的邏輯是“保家衛國”,這是研究者必須遵循的研究邏輯。而學者本身所既有的教育思維邏輯而言,則蔓延了“保家衛國”的邏輯。這是意識形態灌輸的結果。

自朝鮮戰爭爆發後不久,誌願軍跨過鴨綠江,就是“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至於為何要鴨綠江那頭去“保衛”,是因為唇亡齒寒。美帝國主義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挑起朝鮮戰爭,就是要利用朝鮮半島作為“跳板”,將剛剛誕生一年的新中國,扼殺在搖籃裏。於是乎,“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歌聲嘹亮;《誰是最可愛的人》代代相傳;《英雄兒女》播放至今。伴隨著這一教育長大的兩代或三代學者,已經不知不覺地把這一邏輯化為血液流淌在胸中的感情。

1995年,沈誌華先生把購買回來的蘇聯檔案陸續翻譯後,極個別的學者如楊奎鬆先生(我也得到了誌華贈送資料)看到了這場戰爭的複雜性,並進而開始研究。但是,既往的教育和思維邏輯,學者即使占有了新的資料,也要刻意小心翼翼的避開意識形態。如果按照新資料來解讀,也往往觸及意識形態這根弦。但楊奎鬆不同。

1996年,楊奎鬆利用沈誌華主持翻譯的蘇聯檔案,開始寫作《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一書,對朝鮮戰爭如何發動,中國和蘇聯在其中究竟扮演了什麽樣的角色,進行重新解讀。有關章節,諸如《中國出兵朝鮮始末》等等,陸續刊發在我們一起供職的《百年潮》雜誌,反響之大,超乎想象。這種解讀雖然更接近於還原當年的曆史真相,但因曆史真相與意識形態所擔負的責任不同,也引起了學術之外的警覺。官方對此予以阻止,甚至還夾雜著來自朝鮮高層的聲音。此後,關於這一問題的研究,基本上遮遮掩掩,故作“欲說還休”的扭捏狀。當然,盡管此後沈誌華和楊奎鬆在繼續研究,但其研究成果的流傳至今還有一個“哈姆雷特之問”尷尬。

不過,身處美國、又兼具“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的基辛格則不必顧忌這些。他出版的《論中國》則用相當長的篇幅談論這場戰爭。2012年,這本書有中譯本,並被視為中國方麵對基辛格米壽的賀禮。

基辛格被中國人所記住,是1971年他作為美國總統尼克鬆的助理國務卿秘密訪華,並促成“冷戰”大背景下兩個意識形態敵對的中國和美國建交——曆史學家用“震撼世界”這樣的詞匯來描述。此舉,基本上奠定了基辛格“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的地位。其後40年間,基辛格訪華五十多次,成為幾乎曆任中國最高領導人的座上賓。

《論中國》是基辛格首度用一本專著的篇幅去講述他40年與中國親密接觸,記錄了他與中國幾代領導人的對話實錄;中美建交中的互動、三次台海危機、改革開放和鄧小平訪美等曆史節點上的重要細節,也在書中呈現。

《論中國》中譯本出版,正值基辛格88歲壽誕。從小的方麵來說,這是老人給自己的一份壽禮;從大的方麵來講,把這本書視為給中美兩國外交關係的一份大禮,似乎也說得過去。

《論中國》開專章來論述朝鮮戰爭的決策。第五章“三角外交與朝鮮戰爭”、第六章“中國與兩個超級大國的對抗”,都聚焦於此。

朝鮮戰爭爆發的時候,基辛格尚人微言輕,無論美國出兵朝鮮的決策過程還是整個戰爭過程,他都不是親曆者。他在書中為何要專章論述?第一,他認為,搞清楚這場戰爭的來龍去脈,可以厘清“冷戰”的大背景;而隻有把中國放在“冷戰”的大背景下才能“論”。第二,基辛格在尼克鬆時代地位顯赫,負有打開中美關係大門的使命。要完成這一使命,他必須了解中國的過去和當下。可以想見的是,他以自身的地位,調動了美方與中國、蘇聯關係的檔案,對“冷戰”背景下的中美關係,有深刻的理解。本書中對朝鮮戰爭的研究,則以美方檔案為依托,輔之以“冷戰”的大背景,其研究成果,無論是對一般的中國讀者還是學術圈的學者來說,還是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基辛格筆下,朝鮮戰爭是這樣釀成的:朝鮮領袖金日成要解放南朝鮮,求助於同一個意識形態陣營的“蘇聯老大哥”,斯大林轉而把皮球踢給中國。斯大林說:這個問題“最終應該由中國同誌和朝鮮同誌共同來決定”。

這並不是新鮮的觀點,沈誌華、楊奎鬆等中國學者早已深入地論述過。但新鮮的是,關於朝鮮戰爭的決策,基辛格更看重從美、蘇、中“三角關係”來考量,站的比較高,問題看得就自然很明白。

在基辛格看來,無論是美國、蘇聯還是中國,在對待南北朝鮮的問題上各有自己的算盤。對日戰爭結束後,朝鮮半島分為美蘇兩國占領區,北朝鮮便是1948年9月根據美蘇雙方達成的協議由蘇聯管轄。關於朝鮮南北統一的問題,美國的方式是希望成立聯合的民主政府,而蘇聯則想依靠朝鮮作為延展亞洲軍事勢力的“跳板”。在美國看來,即使中共在大陸建立新政權後,“可能產生的任何地緣政治的影響”都可以接受,甚至認為即使中共去解放台灣美國也不必去幹涉——“台灣的戰略性並不足以讓美國采取行動”。這是當年美國亞洲政策的核心,也就是美國在1949年12月30日通過的著名的NSC-48/2號文件。而蘇聯呢,即使中共宣布了“一邊倒”——倒向蘇聯——的外交政策,但蘇聯開始也並不買賬。

在這一背景下,當金日成提出武力統一南北朝鮮的要求時,可以說,美蘇開始都有些漫不經心。1950年1月,艾奇遜在他所做的關於亞洲政策的講話中,表露出要把朝鮮放在美國在太平洋防禦圈之外的意思。他認為,既然南朝鮮是“一個得到幾乎世界所有國家承認的獨立主權國家”,“我們的責任就更加直接,我們的機會就更加清楚”;如果在太平洋某個地方發生了武裝進攻,而該地並非處於美國防禦圈以南或以東的話,美國“首先必須依靠被攻擊的的人民起來抵抗,然後就要靠整個文明世界在《聯合國憲章》下擔負的承諾”。

而蘇聯呢,開始對金日成幾次提出的要以武力統一南北朝鮮的要求,都予以拒絕。後來,在了解到美國的亞洲政策以後,蘇聯開始打起了算盤,轉而支持金日成的提議;但算來算去,為了獲利更多,就把“中國同誌”給拉了進來。

而“中國同誌”毛澤東最初對金日成的建議也不同意,理由非常實際:中國經曆了多年的戰爭,百廢待興,最主要的是領土並不完整——解放台灣才是重中之重的大事。所以,毛澤東隻是同意把朝鮮在中國軍隊的三個整編師交給金日成。

當斯大林要求金日成就是否進行南北統一的戰爭“最終應該由中國同誌和朝鮮同誌共同來決定”時,中國也非常為難。但後來還是要介入這場戰爭。

為何如此?基辛格認為基於兩個判斷:一是毛澤東過分地相信蘇聯,覺得支援北朝鮮可以換取一個好處,即寄希望在此後收複台灣時得到蘇聯的援助,二是綜合各方麵的信息,美國不會出兵。後來戰局的發展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美國不僅出兵,而且還以“聯合國軍”的冠冕堂皇的名義出兵。這樣,冷戰曆史上最重要的一頁就翻開了。這一頁導致中國和美國這兩個東西方的大國長期處於對峙狀態。

基辛格很鍾情於中國的文化符號,比如圍棋。在《論中國》當中,甚至有整整一篇就是敘述圍棋到底是怎麽樣的一種競賽,有什麽規矩,背後是一種什麽理念。在他看來,圍棋並非一時的你死我活,而是一種不斷變化的大局。但是,如果把朝鮮戰爭看成一盤棋的話,這盤棋中美雙方都沒有下好,端的讓蘇聯成了洋洋自得的看客。

所有跟帖: 

中國“後來還是要介入這場戰爭……基於兩個判斷:二是綜合各方麵的信息,美國不會出兵”——矛盾啊,美國出兵在前啊!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5/2021 postreply 16:43:31

美國最初宣布“朝鮮放在美國在太平洋防禦圈之外”,所以斯,毛,金都覺得美國不會介入。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5/2021 postreply 16:58:53

在斯,毛,金最初的預估時期,美國還沒有改變政策。所以金進攻韓國時,都不認為美國會出兵。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5/2021 postreply 17:21:04

就是斯大林設計的絞肉機,等著老毛和老美往裏麵送人肉 -randd2000- 給 randd2000 發送悄悄話 randd200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5/2021 postreply 16:46:24

My only question is who was the invader to start the Korea War. -19428182- 給 19428182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6/2021 postreply 15:06:2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