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是這樣過中秋

來源: chufang 2021-09-21 12:34:1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955 bytes)

我們就是這樣過中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10:20 金羊網-新快報

  中秋節在國人心目中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日。按照傳統,在中秋佳節,可以望滿月之嫦娥舞,嚐月餅之餡兒甜,一家團聚,盡享天倫之樂。然而世事變遷、滄海桑田,傳統的中秋節也在每一個不同的年代被填充了不同的內容,賦予了不同的色彩。以前,國人的中秋節有太多的動蕩苦難,而現在,卻反添了幾分的奢侈浪費。百年中秋,如何走過?不同年代人們的記憶是最真實而生動的詮釋!

  二零年代生人:一切為了抗戰,何來中秋?“那時對中秋節完全沒有考慮!大家一心想的就是一定要取得抗戰勝利,但是到底什麽時候勝利就不敢想,結果戰爭結束的時候居然還感覺比想象的要快!”抗戰時期曾是地下黨員的肖誌剛年已八旬,依然精神矍鑠,講起話來鏗鏘有力,他說自己“以前從來沒有過過中秋節”。“從1940年到1949年,我一直做地下黨工作,整整9年,僅僅在47年時偷偷地回去看望過一次母親和妹妹。當時大妹和二妹也參加了部隊,母親和妹妹在家把家裏變成了黨組織的通訊站、醫療站和糧食加工站,我是地下黨員,所以還是不敢也不能和家裏人聯係,後來家裏暴露了連房子都被燒了!”肖老講起那段心酸曆史,仍有幾分氣憤。  一零年代生人:最難忘兒時離愁別苦“八月十五豎中秋,離鄉離井離埠頭,離開了我那嘣口佬,唱支仙歌解下悶愁!”當記者問及對於中秋節的印象時,今年92歲的黎秀石老人唱起了一首當時廣為流傳的兒歌。他爬滿皺紋的臉上展開的笑容像雛菊一樣綻放,然而,這種滄桑中的神采卻讓記者看得很是心酸。“那時候父親從香港回家,看到我們又要出去營生,就給我唱了這支歌!”黎老回憶說,“小時候很少能和父親在一起過中秋,後來自己去各地戰場做記者,更少回家。日本兵侵占了中國,哪裏還有節過?都忙著逃難了!後來到文化大革命時家人又是分離,所以沒有什麽中秋節的特別記憶。”

  三零年代生人:文革中秋不準售月餅“想起1966年的那個中秋節,我真的是揪心啊!”曾親曆文化大革命浩劫的李仁軍老人神情很激動,他告訴記者:“1966年中秋節前我被綁了去審查,正好過節那天審查完了叫我回家,我就苦笑著反問———回什麽家啊?房子都被你們燒了!”據李老回憶,那一年人們連月餅都沒有吃,因為“文化大革命”一開始就發動橫掃“四舊”和大批“封資修”,古老的中秋節賞月吃月餅也被列在其中。“那年中秋節前,市場上不準出售月餅,人們也就買不到月餅吃了,後來很多人就做糖餅代替月餅。我剛剛被審查回來,房子也沒了,一家人什麽餅都沒有吃到!”

  四零年代生人:家人省錢吃燒餅出生在四十年代的人,現在到了不惑之年。出生時踩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尾巴,童年時看著父母投身建設新中國的熱潮中,受著“勞動最美”的熏陶;青年時目睹或親曆文化大革命的鬥爭迫害,烙印下指鹿為馬的年代;壯年時在改革開放中大展身手,感受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而現在在新世紀裏,看著幾歲的孫兒敲著電腦念著英文單詞!“我們所經曆的風風雨雨,都可以在中國近現代史中找到印記”,今年64歲的退休幹部雷老感慨頗深,她說道:“就拿吃月餅來說吧,記得小的時候還沒有公私合營,那時五分錢可夠買兩個燒餅一碗豆漿,而月餅要兩毛錢一個,所以到過中秋節,家裏也舍不得買月餅,買了三個一家七口分,母親就吃了一丁點!現在呢,月餅做得大、包裝得精致,還吃得膩了。”

  五零年代生人:中秋佳節被“革命”掉了“我們出生在激情燃燒的五十年代,記憶深刻的中秋節都是革命化了的!”清了清喉嚨,鄭老師他對記者說:在“革命任務”壓倒一切的日子裏,傳統節日中的“文化”都已被大大地“革命”掉了,在節日裏有更多的“革命任務”。中秋節那天,家裏備了月餅,放在飯桌上,然後晚飯前,父親就率全家老小,在主席像前唱《東方紅》,誦《老三篇》……在鄭老師的一本已經略微發黃的日記本裏,記者看到這樣一段話:“綠軍裝、武裝帶、紅袖章勾勒著我們青春的模樣,東方紅兵團、大串聯、上山下鄉是我們青春的樂章……”

  六零年代生人:綠色軍營戰友如親人“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這首歌對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的再熟悉不過了。當時“我在海南當兵十五年,那時每到中秋節軍營裏都會一遍遍地響起這首歌。大家在一起的時候,年輕的戰友們覺得就好像親人戀人在一起,精神抖擻,談笑風生。”現在在南海某機關部門擔任秘書長職務的曾先生對自己軍營中的中秋節記憶猶新。現在雖然回到南海後,我和妻子都找到了不錯的工作,現在妻子總是及時地提醒我:不要忘了十五的月亮啦,軍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噢。”

  七零年代生人:繁條纏身難過中秋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現在正值而立之年,買房、買車、娶妻、養子、供養父母,一大堆的任務壓在了身上,“對於中秋節還是有一些期待的,這是一個家人團聚的日子,但是現在工作壓力太大,心裏的天平往往會更側重於工作那一塊。”今年32的張先生自己創建了一個廣告公司,還處於創業階段,講起中秋節來時有幾分無奈,他說:“自從出來闖蕩開始,就一直沒有回去過中秋了,隻有五一、十一有假期,而家裏父母親還是看中傳統節日,今年本來準備回去過節的,但是趕上一個業務,又隻能看十一了。”盡管張先生覺得現在的中秋節已被工作淹沒,但他講起自己大學時代的一個中秋節,仍一臉幸福的微笑:“讀大二那年的中秋節,我們一群玩得好的同學買了些零食在學校的草坪上曬月光。學校廣播台很煽情,一首接一首地放關於‘月亮’的歌曲,放到當時很紅的一首孟庭葦的《你看你看月亮的臉》時,我們都不由自主地跟著哼唱起來。那真是花樣年華的感覺!這堪稱30歲人最難忘的校園版中秋!”

  八零年代生人:中秋節成了“月餅節”“對於中秋節有什麽印象?”記者問。“中秋節啊?吃月餅嘍!”正讀大二的賈麗同學不假思索地回答,“感覺中秋節越過越平淡了,小時侯還盼望,現在沒有什麽感覺了,反正中秋節都不放假,照常上課,但是有一點,月餅包裝越來越豪華,月餅銷售越來越火暴,好象中秋節已經過成了月餅節!”喻同學現在對於事物有了很多理性的思考,認為現在中秋節的文化性正在逐漸消退,而商業性越來越明顯,她說:“看看市場上無數包裝豪華精美的月餅,以及打出來的天價就知道!以前小的時候經常和爸媽回鄉下到奶奶家過中秋,那時候奶奶帶著我們糊紙燈籠,家家都糊好多個!現在這些很難見到了,爸媽就是忙著收月餅和拿月餅送人,買來送去,一盒月餅隨便就是幾百元!”

  九零年代生人:中秋節也吃麥當勞八十年代生人用一個理性的聲音說出“中秋節已經過成了月餅節”,而當記者問一個十二歲的小男孩“中秋節要幹些什麽”時,他的回答完全出乎意料———“吃麥當勞啊!”小男孩的回答理直氣壯。記者隻好再問他:“那你知不知道中秋節要吃月餅的呢?”小男孩回答到:“知道啊,我也會吃啊,但是我喜歡吃麥當勞多一些!我們家裏的月餅都是用來送人的!爸爸媽媽就說帶我去吃麥當勞了!”很顯然,小男孩說最後一句話時,神情很高興。(日京/編製)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