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女兒也進了育英小學

來源: 欲千北 2021-09-05 18:17:5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246 bytes)
回答: 文革前的“貴族”學校williamsteng2021-09-05 15:08:26

來源:http://qnck.cyol.com/content/2008-10/21/content_2397960.htm 

...... 。

  3.毛澤東的女兒也進了育英小學

  1949年秋季開學,總人數已近200。學生來源擴大了許多,有些一直跟隨父母的孩子,現在也紛紛送了進來。毛澤東的女兒李敏和李訥、侄子毛遠新等人,就是這個時期進入育英小學的。

  從1951年起,學校進入連續三年的全麵建設的高潮,陸續修建了宿舍區、教學區、食堂、禮堂、圖書館、體育館和校醫院。雖然校舍是全新的,但使用的建築材料盡量簡樸,強調的是施工質量。

  1953年新校舍落成,名譽校長楊尚昆特意請朱德為育英小學題詞,鐫刻在學校大門照壁牆上。題詞是:“準備著,為實現共產主義和祖國的偉大事業而奮鬥”。後來朱總司令曾偕同夫人康克清,一同到育英小學來看孩子們,並同孩子們合影留念。

  學校仍然實行供給製和寄宿製。夥食是部隊的中灶標準。被服、生活日用品、教材和文具則全部由公家發放。雖然育英小學的生活、住宿條件相對很好,但崇尚儉樸、反對鋪張的校風代代相傳。同學們身穿補丁衣褲司空見慣,並不覺得不好意思。人人都會自己動手補襪修鞋。

  4.“又送走了28個布爾什維克”

  1950年秋天,育英小學迎來50多個來自蘇聯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院的中國孩子。他們就是電影《紅櫻桃》中描寫的那批革命烈士的子弟,父母都是我國老一代革命家。黨中央對他們極為關懷,新中國成立後,局勢一穩定下來,就把他們接回祖國,送進了育英小學。

  他們回國後,朱德、任弼時、林伯渠代表黨中央在中南海接待了他們,合影留念。

  由於在蘇聯長大,這些學生的生活習慣、語言都已完全蘇聯化了。學校為他們開設了中文補習班,請來了翻譯,建立了西餐廳。這些孩子都非常爭氣。當中文補習到一定程度以後,年齡大些的孩子又到蘇聯上大學,年齡小的孩子則留在育英小學學習。年齡半大的28個孩子,程度相當於中學,被送到哈爾濱中長鐵路蘇聯學校用俄文繼續學習,為去蘇聯上大學作準備。送走這28名學生後,當時的校長韓作黎滿懷深情地說:“咱們今天又送走了28個布爾什維克。”

  育英小學曾接納了許多東南亞國家共產黨領導人的子女就讀。他們畢業後有許多人返回自己的祖國,也有一些人長期留在了中國。

  5.毛澤東親手給學校題字

  1949年10月13日,中國少年兒童隊成立(1953年6月,改名為中國少年先鋒隊)。1950年6月10日,育英小學建隊,第一批入隊的是13名年齡最大的同學。

  每年“五一”勞動節和“十一”國慶節,中直育英小學都派代表參加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閱兵式和群眾遊行觀禮。1952年國慶節,育英小學學生李莉莉代表全國少年兒童登上天安門城樓,向毛主席獻花。

  育英小學學習氛圍很濃,人人力爭上遊,這也和領袖的殷切期望有關。

  1952年“六一”兒童節前,毛澤東主席通過他的女兒李訥,送給育英小學一個珍貴禮物——他親手書寫的“好好學習,好好學習”的條幅。全校師生歡欣鼓舞,製作了玻璃鏡框,把它高高懸掛在校部大廳裏。韓作黎校長號召全體師生,以此為鞭策,好好學習。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