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2月的一天,我照例到單位上班,在收發室意外收到一封發自M國的信,是匹茲堡大學榮鴻曾教授寄給我的。信用繁體中文手寫,大意是:他還記得幾年前我申請過到匹茲堡大學讀研,問我是否還有興趣;如果有,讓我盡快用電傳(Fax)通知他,他去爭取獎學金。
我怎麽會收到這封信?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我最早有出國留學的想法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當時我已大學畢業,在山西省雁北藝校教書。記得1979年寒假回京期間,聽說政府開始允許自費去海外留學,有人已經去了M國,運氣好的還得到了獎學金。然而經過進一步了解,得知要想去讀研並取得獎學金,必須通過一種叫“托福”(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簡稱 TOEFL)的官方英語考試,專業方麵也要有一定競爭力。而我當時的英語水平離考托福還差得遠,專業方麵也沒什麽成績,所以我決定把爭取出國留學的事先放下,集中精力準備考國內的研究生。
後來我於1982年考取了中國藝術研究院的碩士生,並於1985年初畢業,開始在本院音樂研究所工作。在我讀研及剛畢業那幾年,出國留學的風氣有增無減,與我同屆的同學以及本單位的同事中都有人辦成走了。我於是又有了這種的願望,並把工作之餘的時間主要用在自修英語上。由於此前我對口語和聽力重視不夠,所以加強了相應的訓練。
上圖是我當年為加強英語口語用過的教材《Modern American English》的封麵。
大約在1985年底,我買了一台機械英文打字機,邊學打字邊開始發信聯係M國的大學。
上圖這樣的機械英文打字機與我當年用過的基本一樣(照片來自網絡)。
通過初步打聽,我了解到國外最適合我的專業是“民族音樂學”(Ethnomusicology)。於是我到圖書館查了有這個專業的學校以及他們的錄取要求。經過初步篩選,我向十所學校發了第一封信,詢問申請手續等。陸續收到回信後,我從其中進一步選出三所學校,都是“民族音樂學”專業比較強的,它們是: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馬裏蘭大學巴爾的摩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at Baltimore County),和(俄亥俄州的)肯特州立大學(Kent State University)。當時是爭取1987年秋季入學,申請材料截止日期都是1986年12月31號。
於是我根據要求開始準備申請材料,包括以前上學時的成績單,師長的推薦信,以及發表過的文章提要等。特別要說明的是,我讀研時的導師郭乃安先生,在所裏指導過我工作的繆天瑞先生,音研所當時的所長黃翔鵬先生,和民族民間音樂研究室的室主任簡其華先生先後為我寫了推薦信,都對我的學業和工作予以肯定,並支持我出國留學。對先生們的鼓勵和幫助,我永遠感激不盡!
此外,托福考試的成績必須在申請截止日期之前由考試中心寄到學校。我在準備其它申請材料的同時,利用工餘時間抓緊學英語,還參加了一個社會上辦的托福班,每星期上兩晚上的課,為期三個月。那個班針對當時托福考試的模式,聽力,詞匯,閱讀理解的訓練齊頭並進,相當強化。到最後一個月,每次課都是先進行一個托福模擬考試,然後講解答案。那個班結束時,已經是1986年夏。我必須參加同年11月的考試,才能趕上年底的申請學校截止日期。
當時在國內參加托福考試並不容易,每年隻在一定的考場與國外同步進行兩三次,每次報名都比考試提前約三個月。由於各考場的考生容量有限,報名非常難,通常要排一宿隊才能報上。經了解,我選擇了在玉泉路的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的考場去報名考試。記得報名的前一天,我早早吃過晚飯,傍晚就到了報名地點,見那裏已經有些人在排隊,多數人都比我年輕,還有幾位是我托福班上的同學。人們自發組織給每個人發了排隊的號,並告知不能離開,因為會不定時更換新號。那裏有一間大空房子,人們先在房子外三五成群地聊天,聊的好像都和出國留學有關。天黑以後,人們幾乎都到那空房子裏靠牆席地而坐,困了就把頭伏在自己胳膊上打盹,我也就那樣睡著了。到後半夜忽然醒來,看到有人還在打盹,也有人又到院子裏聊天。我覺得坐累了,就也到院子裏聽他們聊。當時已是夏末,後半夜有點涼意。有人弄來了些舊報紙和幹樹枝,開始在房前的空地上點火取暖,跳躍的火光映紅了人們的臉。那火雖然一會兒就熄滅了,但我想在場的人們心裏都有一團火,那是爭取出國留學的熱情之火… … 第二天上午我終於在那裏報上了名,並於11月如期參加了考試。稍後收到了考試中心寄來的成績 - 560分,超過了我申請的三所學校的分數線550分(記得當年托福的滿分是667分左右)。
在準備考托福的同時,我陸續把其它申請材料都在年底之前分別寄給了那三所學校。到1987年4月,我先後收到三所學校的回複。結果不理想,都沒給獎學金,隻說如果自己交學費上學可以來。然而沒有獎學金我是去不了的。
就在我聯係M國學校的過程中,經過本單位的推薦和考核,我得到了國家教委主管的“中英友好獎學金”公派去英國進修一年的機會。於是我在1988年到英國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進修了一年“民族音樂學”,有關情況我以前發過幾篇回憶文章,這裏就不重複了(相關文章的鏈接見本文附錄)。
上圖是我在英國完成一年進修的證書。
1989年1月我從英國回國後,繼續在音樂研究所工作。由於參與了本單位的多個項目,我平時工作很忙,沒再考慮出國留學。沒想到幾年後,如本文開頭所說,忽然收到榮鴻曾教授的信。他在信中除了問我是否還願意去讀研,還說“記得你在1991年Hong Kong ICTM會議上即場翻譯的成績不錯。… … ”那是因為我和榮教授在那年的“國際傳統音樂學會世界大會”上見過麵。會上我除了用英語宣講了自己的論文,還為本所黃翔鵬先生的主題發言做了口譯,看來給榮鴻曾教授留下了印象(關於那次會議的更多情況,見拙文“參加國際傳統音樂學會1991年世界大會有感”,本文附錄有鏈接 )。從他的信中可以感覺到,如果我還願意去讀研,被錄取並得到獎學金的可能性很大。但這機會畢竟來得夠遲的,我的歲數也不小了,還要不要爭取去?
(未完待續)
附錄:
在英國進修 – 我的兩位導師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39916/201910/14569.html
在英國進修 - 兩個學術會議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39916/201911/16964.html
在英國進修 - 旅途偶遇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39916/202001/17763.html
參加國際傳統音樂學會1991年世界大會有感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39916/202003/40777.html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