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遷居俄羅斯帝國
19世紀中期,朝鮮國內因為李朝暴政而天怒人怨。苛捐雜稅和嚴重自然災害,迫使邊境地區的饑民不得不想辦法越過圖們江到禁區內偷墾。遠東地區的豐富的耕地麵積,對這些失去土地的朝鮮農民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偷渡過來的朝鮮墾民,從最早朝耕暮歸的形式,逐步演化為春來秋去的半定居狀態。最後甚至舉家遷往清朝境內。
為了加強對新占領的遠東地區的統治,沙俄政府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前去拓荒。然而,本國人並不願意遷入到遠離西方、交通不便且缺乏基礎設施的東部荒野。所以不同於清政府的嚴令禁止,沙俄政府對朝鮮族的遷移持支持態度。不僅接收難民,甚至派遣軍警在朝鮮的慶興等處招募移民,並向他們發放旅費和移住費。從1863年開始,得到沙俄濱海省總督的批準,不堪忍受壓迫的朝鮮北部六鎮饑民,不顧李朝的封鎖令,陸續向俄國南烏蘇裏地區移民,形成朝鮮人部落。
可惜好景不長。1884-1897年間,沙俄政府通過鋪設鐵路、免稅和提供糧食房屋等福利,積極招募本國人遷移至遠東地區,對遠東地區居住的朝鮮移民開始采取限製和驅逐的政策。1890年,沙俄政府更是與朝鮮方麵商議,允許1884年以前移居到俄國的朝鮮族加入俄國國籍。1884年以後移居的朝鮮人,就隻有2年居留權。對分得的土地繳納租金,期滿後要回收土地。這些人隻能歸國或繼續充當臨時雇工。
2 短暫的幸福時光
俄國戰敗後,日本獲得了俄國在遠東的全部利益,朝鮮也徹底淪為了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帝國在朝鮮國內實行土地掠奪政策,即通過農業“改革”,讓大部分農田被來自日本政府資助的公司的控製。失去土地或農場所有權的農民,必須決定是在新土地所有者手下工作還是尋找替代生計。許多人不堪忍受暴行,選擇離開而不是為日本人工作。因此,有著肥沃土地且地廣人稀遠東地區,就是他們最好的選擇。到1915年左右,沙俄遠東地區已有7.2萬朝鮮人定居。這些朝鮮移民成功的融入了俄國當地社區。許多人還皈依了東正教,並將他們原先的朝鮮名字也改成為了俄國名字。高麗人逐漸成為俄國邊境最大的少數民族之一。
1922年,內戰基本結束,遠東共和國也結束了自己的曆史使命。在布爾什維克的領導下,當地朝鮮人們也開始建立自己的蘇維埃政權,並逐漸推行農業集體化運動。他們在“民族平等”等政策的照顧下,還保留了本民族的語言文化,並且出現了一批朝鮮語學校、劇院、報紙、雜誌。在這一時期,越來越多的朝鮮人遷徙到遠東地區生活。根據1923年人口普查資料,蘇聯境內朝鮮人數量已經超過了10萬人。相比在故鄉被日本人壓榨的同胞,生活在遠東的朝鮮人是幸福的。雖然漂泊在異鄉,卻至少能過著溫飽和有尊嚴的生活。
3 中亞的新生活
利用蘇聯難以分清東方人的長相差異,日本大量收買遠東地區的朝鮮人用以充當間諜,以便獲取蘇聯的情報。日本這樣做目的,也是想讓蘇聯反感這些生活在遠東地區的朝鮮人。一時間,槍擊、投毒、破壞鐵路、炸毀建築事件頻繁發生,整個遠東地區人都心惶惶。這些情況引起了當時的蘇聯政府警惕,當局立即逮捕了大量間諜,並將其處決。這其中確實也有少數被日本人收買、見利忘義的朝鮮人,但斯大林簡單粗暴地把責任全部推到了遠東的朝鮮人身上。認為他們是“日本偵探員人才的源泉”,宣稱許多“人民的敵人”妄圖把遠東分裂出去。這也造成了蘇聯部分高級領導人對遠東朝鮮人的不信任,為日後朝鮮人被驅趕到更遙遠的中亞地區埋下了伏筆。
此後,蘇聯花費近1.94億盧布的巨資用於集體遷徙。他們將遠東朝鮮人分為兩批,通過火車與長途汽車運往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當列車接近哈薩克加盟共和國阿爾馬林州的烏什托別時,列車開始“播撒”朝鮮族人。每隔一段距離,就放逐1-2千人。這些安置了朝鮮族人的居民點,被朝鮮族人戲稱為“朝鮮族的女兒”,因為在俄語中“點”和“女兒”是諧音。由於遷徙人口龐大,蘇聯對於朝鮮移民的處境倒是相當重視。蘇聯中央成立了專門委員會,製訂在經濟上和文化上安置朝鮮人的措施。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的相關部門對於移民也做了相應的教育、就業、住房等安排。
此後,來到中亞的朝鮮人都成為了農民,少部分則進入工廠成為工人和職員。當地政府與這些朝鮮移民者一同建設了朝鮮人社區。經過幾年的努力,朝鮮人在當地開墾荒地,發展農業,終於在中亞站穩了腳跟。蘇聯也給他們頒發了新的“無限期業無住地登記”的護照。但同時也在遠東地區發布禁令,禁止朝鮮人在遠東邊疆區居住。
1953年赫魯曉夫當政,喀山為朝鮮人等被流放族群平反,但仍存在一些不成文的歧視性政策。例如,朝鮮族軍官隻能具有中校以下的軍銜。到20世紀70年代,朝鮮族人才可以擔任加盟共和國部長和蘇聯副部長,甚至在蘇聯內務部任職。這個時期,許多朝鮮族人成為醫生、工程師、律師、學者,甚至科學院院士。80年代以後,還湧現出了一些新的朝鮮族文化名人。
長達幾十年的民族文化教育事業中斷,割裂了中亞朝鮮人與本族的語言、曆史和傳統文化。隨著蘇聯解體,身處異鄉的中亞朝鮮人也不由得產生了迷茫。20世紀90年代左右,中亞朝鮮人開始提出倡議。要求建立民族文化組織,找回民族傳統,重說民族語言。因為顧忌到朝韓情感,中亞的朝鮮人也有了新的名字--中亞高麗人。
現在,在整個中亞地區生活著近35萬高麗人。其中哈薩克斯坦有10萬人、烏茲別克斯坦則高達21萬人、吉爾吉斯斯坦2萬人、土庫曼斯坦5000人、塔吉克斯坦也有1000-2000。中亞高麗人是時代與蘇聯政策造就的一批特殊族群。雖然曾是異鄉客居之人,但經過時間的洗禮,他們身上匯集了蘇聯、朝鮮、中亞等諸多元素。他們命運坎坷,未來卻有著無限的可能。
被譽為蘇聯搖滾之父的第三代移民後裔 斯托克-崔
鮑裏斯-尤蓋 吉爾吉斯斯坦陸軍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