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尚奎夫人水靜與賀子珍的交往zt

來源: 世事滄桑 2021-07-31 11:11:2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1961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世事滄桑 ] 在 2021-07-31 11:15:5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前言:

1980年,水靜去上海前,心裏對賀子珍的狀況抱有好的幻想。上一次見麵是廬山會議之後,雖然已有近20年,但在水靜心裏,賀大姐向來是堅強的,變化應該不大。

當水靜走進賀子珍的病房後,卻兀自流出淚來。是的,她看到的不再是一個精幹陽光的賀大姐了,而是一個老態龍鍾白發蒼蒼的老太太。水靜暗暗一算,賀大姐已有71了,心中突然一陣心疼。

 

 

第一個願望,想去北京

水靜比賀子珍小20歲,和賀子珍的相識,緣於愛人楊尚奎。1954年6月,楊尚奎去上海治療鼻炎,水靜陪同一起去。賀子珍聽說楊尚奎病了,便去醫院看望他,正巧遇到了水靜。

那段時間,賀子珍正沒什麽事情,李敏一直在中南海居住,南下的時間很少,賀子珍一個人也自由,便在南昌,福州,上海三個地方來回跑,要麽去看看家人,要麽去看看戰友。楊尚奎就是賀子珍的戰友。

1927年秋收起義後,楊尚奎加入了當地遊擊隊,發誓要跟著紅軍隊伍,並在老百姓中積極宣傳紅軍的精神,1928年,楊尚奎參與了攻占興國縣城的戰鬥,加強了自己的信心,直到1929年4月,毛澤東帶領紅四軍第三縱隊來到興國縣城,楊尚奎和毛澤東相識。

在戰友林雲山、張聲的介紹下,楊尚奎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後,他長期參加宣傳工作,後來被調到赤衛大隊時擔任政委。賀子珍當時是毛澤東的秘書,和楊尚奎在一起常常討論宣傳工作。

楊尚奎給妻子水靜介紹說,這位就是賀子珍同誌。當時的水靜,聽到賀子珍便突然就想起來了,早就聽楊尚奎說過,她曾是毛主席的夫人,1937年去了蘇聯。水靜趕緊握住賀子珍的手,親切地叫了一聲姐。

水靜曾這樣描述當時的賀子珍:她身體苗條,皮膚白淨,清秀的瓜子眼上,生著兩條細而濃的眉毛,嵌著一對大而黑的眼睛。在齊肩黑發上,紮了一條黑色綢帶,發梢內卷,優雅自然,把她的膚色襯托得更加白皙細膩。她穿著樸實,卻又非常得體。

從水靜的描述看來,當時賀子珍的狀態還是不錯的,因為那段時間她和毛主席的書信來往最密切。對於這個比自己小的小妹妹,賀子珍可以說是關照有加,水靜提什麽問題,賀子珍也一一作答。對於賀子珍來說,她也好久沒有這樣和人談心了。

 

水靜是1929年生人,她出生的時候,賀子珍和毛澤東剛剛結婚不久,按理說,這樣一個跨年齡的姑娘,對賀子珍的故事應該是避而不談的,但水靜是個十分聰明的姑娘,她把賀子珍是當做自己的姐姐,特別喜歡聽賀子珍講故事,也就是在這時,賀子珍給她說了她第一個心願,她想去北京。

賀子珍是打心裏想去北京的,即便不在毛主席身邊,在北京生活也是可以的,畢竟,那是她為之浴血奮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賀子珍在天津時,曾對毛主席的警衛員閻長林說過,當初她去蘇聯是抱著學習的想法去的,打算學習兩年就返回祖國,可她到了蘇聯不久後就得知毛主席再婚的消息。賀子珍告訴水靜,去了蘇聯後,曾生下了一個兒子,這是她和毛澤東的第六個孩子,但是不久後便夭折了,這件事對她的打擊很大,當時嬌嬌還沒有去蘇聯,這種前所未有的孤獨可想而知。

賀子珍在蘇聯經曆的一切,毛主席當時並沒有了解多少,即便是李敏講給父親,也隻是一知半解。隔著籠籠的夜色,賀子珍對水靜講述了幾十年前的故事。

 

1937年賀子珍到達蘇聯後,被安置在一個不知名的酒店,位於繁華的莫斯科街頭。張梅是林彪的前妻,在莫斯科很長的時間都是張梅和賀子珍在一起的。她曾回憶說,賀子珍是孤獨的,尤其是被編入國際兒童院後。

在蘇聯學習兩年後,很多和賀子珍一起來的學員都已經陸續回國,但賀子珍被組織安排留在了蘇聯。在現在的國際兒童院賀子珍的檔案中,就有一張1939年8月21日共產國際簽發的賀子珍在蘇聯長期居住的證明。

和賀子珍同去蘇聯的劉英回國後,和毛主席講述了賀子珍的情況,考慮到賀子珍一個人的孤寂,毛主席決定把嬌嬌送去蘇聯,當時嬌嬌還不到5歲,也就是後來的李敏。

本想著這一切應該是幸福的,不料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然入侵蘇聯,戰爭蔓延到莫斯科,賀子珍和孩子們一起是被轉移到伊萬諾沃第一國際兒童院。在這裏,賀子珍和張梅一起學習縫紉、幫廚,為低年級學生補衣服、教中文。

當時賀子珍身體內的彈片還沒有取出來,身體的煎熬和工作的煎熬,讓賀子珍緩不過氣來。當時賀子珍曾給組織寫過一封信:

“我不懂俄文,工作困難,加之身體不好,時常多病,尤其我身上還有四個彈片不能取出……影響到神經不好,時常頭痛、背痛腰痛,睡眠很不好……”

由此可見,賀子珍確實非常難受。此外,她還要照顧孩子。1942年冬,嬌嬌患了重病,甚至到了奄奄一息的狀態,由於病情危急,賀子珍親自把孩子帶回家治療。賀子珍性格倔強,如果不是真的很難,她不會求助的。當時,她又給共產國際的工作人員寫了 一封信:

“幾乎小小的生命沒有了。因為這裏去年冬天完全沒有生火,女孩子身體很弱,受不起這樣劇烈的寒冷……這樣完全不省人事經過九天,完全自己不會吃飯,眼前最困難的就是沒有爐子,也沒有電爐,房子冷得不行,小孩要燒點茶、溫點水都沒有……”

“我可以不吃飯,不睡覺,可以夜以繼日地織毛衣,織襪子,但不能失去女兒。”

嬌嬌,成了賀子珍的全部。李敏曾回憶,那時候媽媽被認定有精神病,被送走那天,拉著我嚎啕大哭。從瘋人院出來,賀子珍便常常悶悶不樂,眼裏沒有精神。1947年初,時任中共中央候補委員王稼祥、中共中央東北局副書記羅榮桓先後到蘇聯養病,他們幾經周折終於打聽到了賀子珍的下落。

朱仲麗曾回憶說:我還記得我去開門,一眼就見到賀子珍大姐,嬌嬌在後頭,我趕快拉著她進到屋裏坐下。當時給我的印象是,子珍同誌不太愛講話,顏麵表情呆板一些,不很活潑。

經曆了這麽多,賀子珍想家了。那是1947年的春天,那年她38歲。

回國後,賀子珍一直生活在哈爾濱,在靜靜等待著消息。然而從妹妹賀怡那裏得到消息,組織讓他南下。總之,不可進京。其中的個中緣由不得而知,當初賀子珍的離開已成為了曆史,滄海桑田後,賀子珍接受了現實。

好在,女兒李敏一直作為兩個人溝通的橋梁,毛主席也時不時給賀子珍送點東西,有時候還給她送點香煙。看得出來,盡管現實如此,毛主席對賀子珍還是十分關心,他曾告訴過陳毅,說賀子珍的開支可以從自己的稿費中扣除。

 

第二個願望,和毛主席見一麵

和毛主席見一麵,是賀子珍藏在心裏十年的願望了,在廬山重逢前,賀子珍雖未和毛主席相見,但心裏並未釋然。

1954年和水靜道別後,水靜便常常抽機會去看望賀子珍,雖然毛主席常常和賀子珍寫信,但是難以治療賀子珍的心病,這一切,水靜更為理解。雖然有“千裏共嬋娟”的情愫,但畢竟孤身一人,生病的時候真的十分孤寂。

考慮到賀子珍的狀況,組織上給賀子珍安排了一位護士照顧她,即便如此,每次水靜登門拜訪,總能看到賀子珍一個人在椅子上無聊地坐著。

從1958年秋開始,賀子珍開始失眠,常常睡不著。她的護士盧泮雲回憶,姨媽(賀子珍)晚上常常失眠,半夜的時候會坐起來發呆。

1959年廬山會議前,賀子珍的戰友曾誌曾去看望過她,曾誌回憶,當時的賀子珍穿著穿一條長衫,兩條短辮子用黑卡卡在腦後,十分精幹,閑聊的時候,一提起來毛主席,她的眼神裏就放光,看得出來,賀子珍很想念他。

水靜曾問過楊尚奎:“為什麽毛主席不跟賀子珍見一麵呢?這對於他來說,應該是一件容易的事。”

麵對水靜的提問,楊尚奎搖搖頭嚴肅地說道:“你不要想得太簡單了,毛主席是全國人民的領袖,他的一舉一動都是人民的表率,況且,主席這個人紀律性很強的。”

一句話,把水靜給說哭了。她心疼她的賀大姐,想到賀子珍的狀況,水靜哭著鼻子說:“毛主席作為一個領袖,還不如一個老百姓自由。

曾誌看望過賀子珍後,便上廬山見了毛主席。在她的回憶錄中記錄了廬山會議前,她和毛主席的一次談話。

曾誌說:“主席,我下了一趟山,見到子珍了。”正在看報紙的毛主席微微一怔,轉過頭來問:“她怎麽樣?”曾誌說:“她很好嘛,跟我聊起往事,好像又回到了挺進贛南、閩西時的戰鬥年代!”毛主席當即眼眶就濕潤了,沉默了好久,對曾誌輕聲說道:“哎,我們是十年的夫妻喲……”不一會,毛主席又說:我很想見見她。

廬山,是中國的名山,誰曾想在這裏會留下這樣美好的故事。1959年7月7日黃昏,水靜受楊尚奎的囑咐,再一次來到賀子珍家裏。水靜和賀子珍算是老朋友了,水靜說,大姐,你要是覺得無聊,我邀請你去廬山住幾天。

好啊,賀子珍脫口而出,廬山是有名的避暑山莊,賀子珍求之不得。看得出來,賀子珍對於麵見毛主席沒有絲毫的準備,因為她從未想到,上廬山是毛主席安排的。看到賀子珍如此高興,水靜心裏苦不堪言,她多麽想要告訴大姐,但不能說。

賀子珍在廬山住了一晚,第二天才見到毛主席,也就是7月9日。水靜回憶說,當她把賀子珍帶到毛主席住處的二樓時,賀子珍才意識到這是要去見毛主席。想必那一刻,賀子珍心裏也淩亂了。

賀子珍和毛主席說了什麽,無人知曉。賀子珍曾回憶說:我做夢都想不到,在那個時候會見到毛主席,我真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隻有不停地哭。主席說,我們見麵了你不說話,光哭,以後見不到了,又想說了。

這次見麵僅僅一個多小時,和這漫長的一生比起來,時間真的是太短太短了。這次談話結束,毛主席無助地對水靜搖搖頭說:“不行了,賀子珍腦子壞了,答非所問。”說完後,又囑咐水靜:“你要注意她的情緒,你一步也不要離開她。”言語中,牽掛之情油然而生。

千言萬語,總算是了卻了一樁心事。廬山見麵後,賀子珍曾生了一場大病,或許是因為激動,聽說賀子珍病重,毛主席急忙安排女兒李敏南下,當時李敏剛剛結婚,還沒有來得及度蜜月就急忙坐上了南下的火車。臨走的時候,毛主席特意安排了幾籃子水果,還多次囑咐李敏:照顧好你媽媽。李敏說,我記得那天父親目送我走了很遠很遠。

 

水靜:大姐,你還有什麽心願嗎?

1962年,賀子珍離開南昌去福建,當時賀子珍的哥哥賀敏學在福建當省長,此後,水靜便再也沒有和賀子珍見過麵。

1980年,楊尚奎和水靜去北京,路過上海時,突然想到賀子珍在上海,水靜執意要去看望她。當時賀子珍正在華東醫院住院,水靜十分激動,分別已有18年,不知道大姐變化了多少。楊尚奎知道,水靜是十分喜愛這個大姐姐的,也十分心疼她。

水靜說,我怎麽也沒有想到,一走進病房,我所看到的竟是一位白發蒼蒼肌肉鬆弛的老太太。她臉上浮腫,精神倦息,穿著病號服,半倚在床上。我暗暗一算,便不覺得奇怪了,大姐今年已七十有一了。

歲月流得太快,毛主席已逝世4年有餘了。想到這裏,水靜禁不住流出淚來。賀子珍一看到水靜,馬上就認出來了,眼裏放著喜悅的光。賀子珍伸出手來,緊緊握著水靜的手。

賀子珍吐字艱難,想起身卻怎麽也起不來,這時楊尚奎才發現賀子珍已病得不成樣子,賀子珍告訴他們,自己老了,從1977年病重以來,從此半身癱瘓,不能動彈,就像是黏在床上一樣。

 

楊尚奎說,您要安心養病,現在咱們國家醫療條件好了,啥病都能治。聽到這裏,賀子珍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和賀子珍閑聊著,楊尚奎才得知,賀子珍剛去了北京,並瞻仰了毛主席遺容,臉上多了幾絲欣慰。

那是1979年,賀子珍被增補為全國政協委員,9月,在女兒李敏和女婿孔令華的陪伴下,賀子珍來到了北京。這是賀子珍這一生中,第一次來北京。來北京是賀子珍藏在心裏30年的願望,剛回國的時候,她就想去北京,如今她已然坐上了輪椅,自己最思念的人也溘然長逝。那一刻,賀子珍提出想去毛主席紀念堂,瞻仰毛主席遺容。

隨同賀子珍一起去的還有他的外孫孔繼寧和外孫女孔東梅,日後孔東梅在回憶起當天的情況時說,外婆剛看到是外公的大理石雕像時,便痛苦地哭了出來,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比外婆更熟悉外公了。

水靜對賀子珍的北京之行十分激動,她為她的賀子珍大姐感到高興。臨走的時候,水靜又問賀子珍,大姐,您還有什麽願望嗎?

水靜和楊尚奎明天就要去北京了,願意為賀子珍辦點事,或者捎點東西也行。賀子珍思考了一會,艱難地搖了搖頭。或許對她來說,最後一個願望,已經完成了,那就是和毛主席最後見一麵。

1984年4月19日,賀子珍在上海逝世,享年75歲。4月25日下午,賀子珍的遺體在上海火化,骨灰被運到北京八寶山後,李敏捧著骨灰盒放在院子裏的桌子上,大家圍著鞠躬,致敬,然後由李敏把它送進了一室。這位最早上井岡山的紅軍女戰士,帶著思念,帶著已完成的心願,輕輕地走了。

著名作家陳冠任曾這樣評價賀子珍:賀子珍同誌是長征路上唯一負過傷的女英雄,她也是延安紅色聖地的女精英。她是情路坎坷的巾幗英雄,是高尚無私的革命戰士,也是人間罕見的奇女子。

 

轉貼附注:2021年4月14日,水靜因病醫治無效,在南昌逝世,享年92歲。

所有跟帖: 

賀子珍年輕是脾氣爆,身體有傷也是一個原因,在延安曾吵架時往毛身上砸東西。 -桂雨1- 給 桂雨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31/2021 postreply 14:26:57

"長征路上唯一負過傷的女英雄" - 四方麵軍有一個婦女獨立團,犧牲負傷超過一半 -znr0505- 給 znr050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31/2021 postreply 14:45:42

水靜本來是另外一個江西幹部的媳婦,後來和楊軋姘頭,勾搭成奸。不是什麽好人 -公鯊- 給 公鯊 發送悄悄話 公鯊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1/2021 postreply 21:57:14

高處不勝寒, 毛家出現的精神病人多, 前妻, 兒子, 女兒. -planet- 給 planet 發送悄悄話 (74 bytes) () 07/31/2021 postreply 22:37:48

老毛命太硬,因此和他一起,非死即傷。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1/2021 postreply 23:06:19

動物凶猛 請勿靠近 -世事滄桑- 給 世事滄桑 發送悄悄話 世事滄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2/2021 postreply 13:29:3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