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開始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什麽時候開始認識到無法戰勝中國的?
抗戰期間,日本一開始完全沒把中國放在眼裏,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後來是什麽時候什麽事情之後,才開始認識到無法戰勝中國的?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也是很沉重的話題。因為不僅是在二戰期間,即便一直到現在,日本也沒有覺得,單獨和中國交戰的話,日本會無法戰勝中國。最後日本在二戰中的戰敗,不是敗於中國,而是敗於美國。不但日軍最倚重的海空力量是在太平洋上被美軍基本消滅,而且在本土賴以維持戰爭的能力和工業,也是在美軍的戰略轟炸和海上封鎖下被基本摧毀。接著扔在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更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使得日本徹底喪失了將戰爭繼續下去的能力和信心,不得不宣布投降。
所以這個日本什麽時候開始感到無法戰勝中國的問題,其實就是個偽命題。日軍在1944年,在太平洋上整個戰略局勢已經節節敗退極度惡化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在中國戰場發動打通大陸交通線的“一號作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豫湘桂戰役,投入了五十萬部隊,這也是整個抗戰期間日軍規模最大的進攻戰役。而且這一戰的結局,日軍還是基本實現了預期的戰役目的,從越南到東北橫貫中國南北的交通線被打通。也就是說,至少在1944年,日本還是沒有認為中國是無法戰勝的。
我們很多人至今都無法麵對這個現實,喜歡用虛幻的或者說是意淫的精神力量之類的東西來麻痹自己,自欺欺人,掩耳盜鈴,自我陶醉。
我們當時固然在敵後戰場,如華北地區,南方江淮地區都有我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部隊,確實有著堅定的抗日決心,但是當時無論自己意誌多麽堅定,客觀上真的還不具備戰勝日本的決定性能力。正麵戰場上的國民黨軍隊,無論兵力還是裝備,都是要比八路軍新四軍強,在湖北湖南長江一線,憑借兵力上的優勢,再借助多丘陵多河流的有利地形,也隻是勉強能夠與日軍形成僵持,除了個別部隊,大部分一旦遭遇日軍進攻,還是很難抗擊。李宗仁白崇禧的桂軍,在當時中國軍隊裏已經算是很能打的精銳了,在豫湘桂戰役中也一樣難以阻滯日軍的進攻,真的是一言難盡,說起來都是淚。
日本從上到下,自明治維新起,對中國就一直有著侵略野心,並且有完整的戰略計劃,但是對國民的動員宣傳,一樣到了底層就會出現大麵積的激進派,這是任何一個社會中急於在大事件中改變自己命運的底層民眾的共性。在日本軍隊內部,這就是所謂的“少壯派”。從石原莞爾九一八在東北偷雞得手,讓關東軍賺得盆滿缽滿以後,很快他本人都從少壯派領袖,淪為打壓後進的保守派,總有更年輕更激進的冒出來,把高層設計的對華戰略刷新成一次次的軍事大冒險大躍進,最後連軍部大本營都被誤導,認為自己可以像明末李自成的大順軍、滿清八旗軍一樣,隻要對中國進行一次戰略上的“斬首行動”,就可以一舉戰勝中國。
幻想隻要拿下首都南京,後來是武漢,整個中國就可以傳檄而定。無奈國民政府再怎麽無能,與清政府相比,也是有著古典與現代政府的差別的,具體體現就是高層當中還是是有不少睜眼看世界的眼光,關於日本的野心和缺陷,蔣百裏先生早有著述,對抗戰爆發後的國共雙方高層都有很深影響,以持久戰、以空間換時間,直到拖到國際局勢對日本不利,隻可惜當時國民政府的社會組織能力和動員能力,比古代封建王朝也強不到哪裏去,因此單獨麵對已經完成初步工業化的日本,麵對社會組織動員能力能排進世界最前沿的日本,麵對幾十年如一日把軍事技術按照專門壓製中國軍隊設置的日本,確實是很難能夠戰勝日本的。
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國民支持力度和軍隊戰鬥力首先是取決於政府的社會組織能力和動員能力,到二戰末期,日本工業係統基本被美軍空襲摧毀,就是憑借超強的組織動員能力,在太平洋戰場還能對美軍造成重大殺傷,甚至在1945年8月的東北地區,還能對蘇聯軍隊造成重大殺傷。隻是這時候,美蘇的超強國力和軍力,已經遠超過了在組織動員方麵略遜於日本的差距,所以即使代價很大損失很大,也不足以動搖勝利根基。而中國,要做到讓二戰日軍感到無法戰勝,至少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時,都沒有能夠做到。
對於這一點,最明顯的例證,就是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後,中國派遣軍司令岡村寧次甚至還準備在中國戰場拒絕投降命令,繼續打下去。因為他手上還有近一百萬建製完整的日軍部隊,有了這一百萬軍隊,就算當時國共兩方的部隊加在一起,都沒有放在眼裏。隻是考慮到這不是單獨對抗中國軍隊,如果繼續作戰,東北的蘇軍和太平洋上的美軍都會加入到中國戰場,這樣別說一百萬中國派遣軍,就是兩百萬三百萬也是無法抵抗的,所以隻好接受天皇投降命令,向中國投降。
但是從日本人心裏,就真的認為是被中國打敗的嗎?顯然不是,大部分日本人都認為二戰日本是被美國打敗的,中國是跟在美國後來搭上了戰勝國的順風車。所以,日本對美國服氣,對中國始終不服氣,即便過去了七十五年後的今天,依然如此。如果對這個事實都不敢直麵,還談什麽研究曆史展望未來?
如果是中國和日本單獨交戰的,中國肯定是打不贏的。設想一下,如果日本不發動太平洋戰爭,將南方軍,還有關東軍都投入中國戰場,使得在中國戰場的日軍總兵力達到三百萬的規模,再加上海軍3000架作戰飛機的支援,試問,能不能打下重慶?打下延安?
中國戰場如果和蘇德戰場相比,真實的情況,確實有點令人難以接受。蘇軍是殲滅了德軍最精銳的裝甲部隊,德軍不要說是師級編製,就是集團軍級的部隊都有被全殲的戰例。對這一點,德國人自然是服氣的。但是在中國戰場,包括國共在內的所有中國軍隊,都沒有全殲日軍一個師團的戰例,就算是幾個全殲日軍聯隊級的“玉碎戰”也都是在緬北滇西戰場,是在美軍的空中支援和後勤保障下取得的。在太平洋戰場,日軍整個師團被全殲的戰例,不說比比皆是吧,也是不少的。就衝這一點,日本人會服氣誰?
當然,中國在二戰中也不是沒有貢獻,中國對於戰爭的最大貢獻,就是拖住了日本,消耗了日本相當大的資源和力量。因為畢竟中國是個幅員廣闊的大國,日本即便實現了工業化,對於還在農業化階段的中國,依然是個蕞爾小國,就是退一萬步說,中國放棄了抵抗,日本光在中國國土上派駐部隊戍守,一個縣城放一個小隊,沒有兩三百萬人也根本擋不住。所以,隻要中國堅持抗戰,就像是給日本開了個小創口,就算不是靜脈上的致命傷口,就算是一滴一滴的滲血,也足以讓日本逐漸虛弱下去。
當武漢會戰之後,中國抗戰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日本速勝戰略失敗以後,日本就陷入了中國戰場的大泥潭而無法自拔。因為,如果日本傾盡全力來和中國交戰,當時中國的國力和軍力確實很難抗衡。但是,日本的野心絕對不是僅限於中國,所以日本是不會全力投入中國,他是要保留相當一部分力量,準備和蘇聯或者和美英開戰。這樣一來,隻要中國咬著牙堅持下去,就如蔣百裏所說,“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要和他講和。”這個拖字訣就是日本的命門死穴!
如果日本的野心僅僅是中國,在九一八之後,就像石原莞爾規劃的那樣,不急於向華北擴張,而是著力經營東北,充分消化東北的資源,無論是用偽滿洲國的傀儡幌子,還是幹脆直接吞並,那麽試問,麵對囊括朝鮮半島、台灣島和東北的日本,三十年五十年,誰有底氣說我們能夠收複東北?
所以,抗戰中采取“保存實力,避免大戰,等待國際形勢的變化”,這無疑是中國最明智的對策。
中國對於二戰最大的貢獻,就是在於拖住了日本,消耗了這個本來資源就非常匱乏的島國。到1939年,實際上日本的經濟已經因為對華戰爭的消耗而接近崩潰的邊緣,就算日本占領了中國東部、南部最富饒的地區,但這些地區的富饒還是相對於農業化國家而言,對於已經初步實現工業化的日本來說,其實真正有效的收益並不多——除了東北,東北的豐富資源對日本確實是至關重要的。而中國東部南部最精華最繁榮的地區,僅有的一點工業已經撤到了西南大後方,還有一部分則是屬於西方列強的租界,日本都沒有拿到。
也可以更直白的說,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至少在短期內是虧的,為了維持戰爭機器還能運轉,日本就不得不開辟新的戰場——東南亞,這也是日本最終發動珍珠港事變的硬核原因。
而日本一旦和美英開戰,就邁向了覆滅的不歸之路,最終連東北,連朝鮮半島台灣島,甚至連自己的北方四島都輸得一幹二淨。這就是中國在二戰中的最大貢獻,硬生生用自己的龐大體量,把日本給逼上了飲鴆止渴的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