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才可以發出那種嚎哭的聲音,這實在太不文明了……”
鄭念在曾經在獄中遭受過慘無人道的折磨,可是她卻始終無法發出痛苦的哀嚎,鄭念說她不知道怎樣發出那樣的聲音。
鄭念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什麽是真正的貴族,貴族其實並非是用金銀裝點外表,而是貴在靈魂。鄭念正是一位骨子裏透著高貴氣質的優雅女性,她也被譽為最後的貴族。
1、內外兼修的名門小姐
鄭念出生於1915年,原名姚念媛。鄭念的老家在北京,她的祖輩非富即貴,鄭念是貨真價實的名門之後。鄭念的祖父在清末年間是一位大儒,鄭念的父親是將軍,所以鄭念的家世背景在當時屈指可數。
鄭念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也是家人的掌上明珠。鄭念從小就會看英文報吃西餐,鄭念平時所用的生活用品都是名貴精致的奢侈品,餐盤也多半都是古董珍寶。對於這樣一位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名門大小姐來說,她的未來將會是一片光明。
鄭念不僅家世背景了得,她也長得嬌俏可人,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大美女。鄭念曾經因為出眾的外表榮登《北洋畫報》,很多王孫公子哥早已對鄭念心生愛慕之情。可是對於鄭念來說,她更加注重一個人的涵養。所以鄭念很愛讀書,她曾經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和北京燕京大學,後來還決定去英國留學。鄭念在英國拿到了碩士學位,鄭念不僅有顏還有內涵,舉手投足盡顯貴族氣息,她是骨子裏透著高貴,很多男子對鄭念心生愛慕卻隻能望梅止渴。
鄭念雖然是女兒身,但是她對自己的要求極高,鄭念內外雙修,讓她成為了當時無人能及的名門之後。鄭念有著這樣的家世背景,還有著極其高貴的談吐和內涵,什麽樣的男子能夠配得上她呢?
由於鄭念從小接觸了先進的思想教育,所以鄭念和同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女子不同,其他女子沒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她們隻能逆來順受,缺乏獨立思考。可是鄭念卻不同,她從小就保持著獨立的思考,也很清楚自己將來要找什麽樣的人生伴侶。
後來鄭念遇到了鄭康祺,鄭康祺和鄭念一見鍾情,鄭康祺見到鄭念的第一眼,就驚訝於世間竟然有如此高貴美麗的女子,而鄭念在初次見到鄭康祺時,也對他心生愛慕,她欣賞鄭康祺的才華,也欣賞他的談吐和紳士氣質。就這樣,兩個人走到了一起,組建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鄭康祺在和鄭念結婚以後就成為了一名外交官,由於工作性質比較特殊,所以鄭康祺需要常年在外國工作。鄭念嫁給鄭康祺以後,一直不辭辛苦地跟隨著丈夫在國外生活。1942年,鄭念生下了一個女兒,這個女兒的出生,為這個小家增添了很多歡樂,鄭念也對生活充滿了更多美好的憧憬。
1949年新中國成立,鄭念和鄭康祺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決定以後在國內發展。回國以後,鄭康祺成為了陳毅的外交顧問,他還擔任過英國殼牌石油公司上海分公司總經理一職。對於鄭念來說,她對於婚後生活十分滿足,丈夫有穩定的工作,回國發展以後一切順利,還在上海住著三層小洋樓。平時鄭念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家庭上,讓鄭康祺在出去工作時不用擔心家裏。鄭念和丈夫分工明確,這個小家其樂融融,女兒出生以後,也讓鄭念的人生變得更加完整了。
鄭念一直崇尚精致優雅的生活理念,所以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回到國內,鄭念都把家裏裝扮得十分溫馨。當年鄭念和鄭康祺在英國生活時,友人就曾經誇獎鄭念,因為有她的存在,讓貧瘠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新意。
2、突逢禍端
1957年,家裏發生了變故,讓鄭念原本穩定幸福的婚姻生活變得滿地狼藉。這一年,鄭念的丈夫鄭康祺因病過世,留下了鄭念一個人帶著女兒辛苦度日。
鄭念不得不一個人扛起生活的重擔,鄭念要照顧女兒,還要兼顧丈夫鄭康祺留下的業務。由於鄭念早年有留洋經曆,所以在鄭康祺過世以後,鄭念接管了丈夫曾經在殼牌石油公司總經理顧問一職。鄭念的這一行為在當時備受爭議,因為她不僅是女性,還去為國外公司工作。
但是鄭念完全可以勝任這份工作,就這樣,鄭念頂著巨大的輿論壓力,一直在殼牌石油公司工作。鄭念的出色表現很快獲得了公司高層的賞識,丈夫的辭世雖然對鄭念來說是不小的打擊,可是鄭念卻依然要繼續生活下去。她每天都穿著顏色豔麗的旗袍出現在世人麵前,她還是那位高貴的名門之後。
3、獄中受盡折磨
1966年,鄭念再次遭受了沉重的一擊,這一年鄭念因為曾經給英國人工作過,而遭到誣陷,說鄭念是賣國賊。
一天晚上,有幾十個人同時闖進鄭念的家中,把鄭念的家砸得稀巴爛。鄭念卻一聲不吭,第二天一大早,依然讓下人給她準備了精致的早餐。
鄭念雖然出生在名門貴族,但是她對於人生的變故處變不驚,麵對生活的挑戰,鄭念選擇正麵迎戰。同年9月,鄭念就被關進了上海第一看守所,鄭念的女兒則被關進了牛棚。
後來鄭念在獄中遭受了慘痛的折磨,可是鄭念卻無法發出一絲哀嚎。鄭念經常被折磨得沒有任何力氣,就連如廁都很困難。但是鄭念依然把獄中的生活過得十分優雅,那7年地獄般的折磨,沒有讓鄭念對生活失去信念,她選擇把優雅進行到底。
7年後鄭念出獄了,卻聽聞女兒自殺身亡的噩耗。鄭念不相信女兒會自殺,後來經過調查得知,女兒是被人謀害的,並偽裝成自殺的樣子。鄭念麵對這一打擊依然選擇沉著麵對,鄭念最後也為女兒伸張了正義。
1980年9月20日離開上海取道香港後至加拿大首都渥太華,三年後定居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
鄭念出國以後寫下了英文自傳性作品“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上海生死劫》,該書被譯為多種文字在各國出版。在書中鄭念記述了從文化大革命開始到1980年代初出國這段時間的個人經曆。從1966年上海紅衛兵以革命的名義對她進行抄家和逮捕,她在看守所單人牢房長達六年半的拘禁過程和她由於始終不承認各種指控,堅持自己無罪,而受到的監獄當局的種種迫害和她對此進行的抗爭直到出獄和1973年出獄後她得知自己的獨生女兒鄭梅平早已在自己入獄後不久受迫害而死,繼而努力查找女兒死因的過程。後來鄭念把自己的這些經曆寫進了書裏,她沒有因為這些痛苦的經曆而一蹶不振,反而依然對生後充滿了期望。鄭念用稿酬設立“梅平基金會”,資助大陸留美學生
2009年11月2日,94歲的鄭念由於腎衰竭在華盛頓去世。
從出生到過世,鄭念始終堅持優雅體麵地麵對生活賜予的一切。
鄭念的辭世,也意味著世間再無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