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會, 人是遊蕩的, 有些人、時候采摘, 有些人、時候狩獵。隨著時代發展,采摘的進了兩步: 1. 種植產生農業, 2. 定居進而產生城市。狩獵的隻進了一步:牧養動物, 但繼續遊蕩。
我們知道:幾乎所有的文明進步、技術科學發現都是農耕定居,然後社會分工,然後城市化, 所帶來的。農耕社會因而產生了遊牧部落所沒有的社會繁榮、多種高檔物質。
當時並沒有國家邊界、戶口製度,遊牧部落的人隻要有意願, 他們是可以自由、和平地成為農耕社會和城市文明的一分子。但是他們中的很多選擇保留相對落後的遊牧生活,我也承認:遊牧生活確實比汗流狹背的農耕生活舒適、浪漫、自由。浪漫,所以他們的歌舞都比較好,在遊蕩也可以碰到不同的人(特別是各族的姑娘);自由,古時農民常一輩子不出百裏之外,被土地所有權捆綁、不得不接受政府的各種轄製、沒多少自由,而牧民常年遊千裏、碰到壞的部落領導時, 比較容易離開。
但他們憑借他們騎馬、弓箭的優勢,蠻狠地要求分享農耕文明的成就,你不給、他就搶。從中國曆史的角度,這是從秦朝到清朝約2000年的主軸之一。在兩河流域、印度、埃及、南歐, 遊牧民族入侵也是改變曆史的多次主因。
說古道今, 有沒有發現:美國多元化口號下, 有些民族團體, 也是同樣的思路:明明科技是現代文明的主要經濟動力, 我不喜歡這種枯燥的學習、枯燥的生產線上班,但我還是要同樣分享科技產生的成果。不給, 我就鬧、我就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