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說:“1990年,我開海馬歌舞廳,賠了43萬!那時候北京一套四合院才1萬塊錢,如果我當時用這些錢全部買北京四合院,到今天我一定是北京首富”
誰也沒長前後眼,誰也無法預測未來!當年,倒騰古董,手握幾十萬巨資的馬爺,都沒看出來北京四合院現在會如此值錢,更何況,那時候剛剛能解決溫飽問題的普通老百姓呢?
當然了,馬未都說90年一套北京四合院一萬塊錢,肯定有一些誇大其詞!但是80年代初在北京,麵積小一點的四合院一萬塊錢一套,我覺得應該是真的!但為什麽沒有人願意買呢?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80年代,萬元戶比億萬富翁都稀有,很多人即便是想買也沒有錢啊!
不是不買,而是真的買不起!根據相關部門統計,1981年的全國人均年工資收入是722元,平攤到每月應該是64.3元。千萬不要被這些平均值所迷惑,因為那時候,80%的工人每月工資都在20~40元之間!
別說80年代了,就是90年代,如果你有一萬元,那就算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了,知名度不亞於現在的娛樂明星!1980年,我清楚的記得,爸爸一個月的工資才30塊錢,我媽就更低了,隻有十幾塊錢,一年下來,我們家的年收入也就是500元。但這樣的工資在當年,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了!至少可以解決一家人的溫飽問題!
因為,當時的物價非常低,80年代初,大米才1毛錢1斤,買豬肉0.95元1斤,電影票2-3毛錢,像土豆和西紅柿這樣的蔬菜,都是幾分錢1斤,饅頭和油條幾分錢一個,那時候過年的壓歲錢也就給1-2毛錢!一瓶茅台酒也就9塊錢!
當時北京的四合院一萬塊錢一套,絕對是真的,但當時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這個價格也是天價,以我們家為例,不吃不喝也要攢20年,才能買得起,真的太難了,也根本沒想過這事!
窮人買不起,極少數的富人,也不會買,為什麽?當時的有錢人,要麽把錢存進銀行,安全保險還能吃利息!要麽買一些稀罕物件,比如大哥大,錄像機,摩托車,甚至是小汽車!這些物件,在當時可以彰顯一個人的身份地位!就算是買房子,他們寧願去深圳買樓房,也不會在北京買四合院,好不容易從大雜院裏打拚出來,誰願意再回到那個鬼地方!
80年代,國家還有分房的福利製度,沒有人願意花那麽多錢買一個破院子!
80年代初,那時候商品房在國內鳳毛麟角,即便是北京,直到1985年,才在方莊試點建了一部分商品房,但也幾乎沒人買!不僅僅是因為太貴,更重要的是那時候都是單位統一分房,這個福利製度一直到1998年才陸續取消!當時分到的房子基本都是筒子樓,廁所是公用的,廚房都在外麵,一家幾口擠在一個十幾,二十幾平米的房子裏,但那時候的丈母娘也不挑,有住的地方就行!
而當時的四合院在人們的印象中是什麽樣呢?平房,大雜院,很多家混在一起住!幹點啥都不方便,而且特別吵,特別鬧,跟住大街上沒啥區別!住在裏麵的人,做夢都想搬出去!誰又願意花1萬元巨資買一個四合院呢?
80年代,大多數人也沒有投資意識,更沒有超前的眼光!
那時候,普通老百姓還沒有什麽投資意識的,更不沒有超前的眼光和足夠的遠見!說到沒有眼光和投資意識,我最佩服的就是我父親,忘了是87年還是88年,他老人家花了5000塊錢買了一台錄像機,可沒過幾年就被VCD淘汰了!現在成了沒人要的古董了,但這個古董卻一文不值!
如果說,80年代,你錯過了買一萬一套的四合院,覺得可惜了!想想1999年,北京天通苑剛剛開始出售經濟適用房時,什麽房價?2650元/平方米!比同等區域的房子每平米便宜1000多,但是市場認可度並不高,人們還是覺得貴,也看不上那的房子,根本沒多少人申請!現在天通苑的房子均價都得40000/平方米以上了!
所以,在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曆程中,這樣的發財致富的機會,曾經無數次擺在你麵前,但都被你選擇無視!誰也別怪,隻能怪自己目光短淺,毫無遠見,更沒有那個發財的命!
買一套北京四合院非常麻煩,不能貸款,而且產權歸多人所有!
80年代初,人們還沒有貸款這個念頭,當然了,那時候社會上金融體係也不夠完善,貸款買房想都別想!買一套四合院必須全款一次性付清,即便是現在,如果你想買一套北京四合院,依舊是沒辦法貸款和分期付款,這是最大的Bug!但相比於普通商品房的70年產權,北京的四合院是則是永久性產權!
說到產權,麻煩就更大,那時候北京的絕大多數四合院,一般都住至少10家人口,而且每一家都有產權繼承人,一家不同意,就沒辦法完成過戶!這是很多買家和四合院代理銷售機構最為頭疼的事情!一家一家的談下來,都同意安置條件後,可能需要花費1年以上的時間!
因此,以上這兩個問題,也讓很多想買四合院的人望而卻步!
80年代,願意花一萬塊錢買過四合院的人都有哪幾種!
80年代初,有錢並且有意願買一套北京四合院的人,基本上就是這三種人!
第一,那些有留學或者在國外生活經曆的人,這些人在國外耳濡目染,發現那些老外對我國一些曆史人文方麵的東西,特別感興趣,而且覺得很值錢!所以,他們認為具有上千年曆史的四合院,未來一定會變得更有價值!
第二,真正的投資或者收藏界的大佬,有眼光,更有遠見,在他們眼裏,北京四合院是一套房產,更是就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古董!所以,他們覺得北京四合院非常具有投資和收藏價值!
第三,瞎貓碰死耗子,無心插柳柳成蔭!手裏有點閑錢,家裏人口多,樓房裏住不開,就想著買一套四合院,大家生活在一起,舒服一點!
80年代,誰買過一套北京四合院呢?
有據可查,就是家有兒女中“劉星的姥姥”-孫桂田!老人家據說是北京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離婚二次,帶著三個孩子一起生活!80年代初,30幾歲的孫桂田做小生意,賺了點錢!於是她想為孩子們做點什麽,也不知道是懂投資還是眼光獨到,他先是花兩萬塊錢在北京買了一套四合院,後來又向親戚借了2萬多,又買了兩套,如今這三套四合院,每一套都至少價值上億元!
總結
人們之所以發出這樣的感歎,並提出這樣的問題,更多的還是因為目前北京四合院已經漲到了天價,每平米高達2-20萬,不管是東城還是西城,最不起眼的一套四合院也是上千萬起步,位置比較好的,麵積比較大的,已經價值上億!
但曆史不能重來,我們也不能總是倒著看曆史,錯過了就是錯過了!一切曆史,有因必有果!即便回到40年前,再給你一次選擇的機會,你也不一定會選擇花一萬塊錢買一套四合院!
所以,80年代,想買一套北京四合院,你必須同時具備,充足的錢財,長遠的投資眼光,收藏古董的決心,以及或多或少的運氣!
如今,四合院不僅僅是一座能居住的房子,它更是一種特定的文化產物,一種情懷,一種傳承!而且越來越多的有錢人開始迷戀四合院的生活方式和尊貴地位!
如今,有能力購買北京四合院的,依舊是非富即貴的人,而且是那些大富大貴的頂級富豪!很顯然,我們依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