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水稻之父,中國人認為是袁隆平,國外學術圈為何卻不認可?
搜狐科學 2020/05/28 12:49
來源:吃貨曆史觀
2000年,70歲的袁隆平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用以表彰其在(秈型)雜交水稻領域做出的貢獻。
當時還在上小學的我,一度認為自己吃的大米,都是這位值得尊敬的袁隆平院士培育的。長大以後,隨著對水稻知識有了一些了解,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作為一個東北人,從小吃的大米和袁隆平的雜交水稻關係並不大。
袁隆平培育的雜家水稻雖然很有名,但時至今日,在全國範圍來說所占的比例並不多,這是為什麽呢?
無數星光匯聚的一點,雜交水稻背後要比我們想象的更複雜
中國雖然是水稻的原產國之一,但由於曆史的原因,水稻相關育種技術領域長久以來一直落後於外國,比如我們所說的雜交水稻,是1963年由美國人Henry Beachell在印度尼西亞首次實現的,這位美國人也因此被學術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即使是三係雜交法,也先是由日本人新城長友於1968年實現的,不過其針對的是粳稻,而袁隆平針對的則是秈稻,二人都是發現了雄性不育株,進而實現了三係水稻雜交法的推廣。
看到這裏,估計大家也就明白了,為何外國人並不認可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的稱呼,因為在此之前雜交水稻的理論和實踐都已經有人做過了,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袁隆平更多的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進行了突破。
所以曆屆的諾貝爾獎並沒有提到過中國的雜交水稻,雖然按照我們當初的說法,既然是能夠解決十多億人吃飯問題的貢獻,諾獎肯定是囊中之物了,但事實是至少理論上並不是完全的創新。
除了國外,在國內也有很多比袁隆平更早的研究者,並且也取得了很多成績。
比如1973年與袁隆平等一起首次育成強優勢雜交水稻的李必湖,
研究秈型雜交水稻恢複係,並獲國家特等發明獎(1981年)的張先程,
培育出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並發明兩係法雜交水稻技術的石明鬆,
目前種植麵積最大的雜交水稻品種培育者謝華安,
培育出耐鹽堿稻的陳日勝
…………
如果要一一列舉估計一篇文章都不夠,而且在這些被列舉出來的人背後,也有無數支持協助的團隊。
說到這裏很多人估計也就明白了,水稻作為世界三大農作物,本身就有極其廣泛的種植麵積,也有無數因地製宜的水稻品種,雜交水稻隻是其中一個分類,而和袁隆平有直接關係的雜交水稻和總體比起來就顯得更微乎其微了。
畢竟長江後浪推前浪,當初袁隆平作為一個標杆推到全國人民麵前的時候都是20年前的事情了,如果二十年後,在國家投入大量資源,無數科研人員投身的情況下,還要依靠這位已經90歲老人的曆史成果,那豈不是很悲哀?
個人認為,袁隆平作為一個旗幟,一個標杆,他早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人物形象了,而是無數默默無聞,常年在田間地頭和水稻育種打交道的科研人員的代表,無數星光匯聚在了這一點,自然綻放出璀璨的光芒。
其實平心而論,上麵列舉出來的諸位水稻專家,也都獲得了相應的肯定和榮譽,隻不過他們更少的出現在報紙和電視上而已。
全國人民需要一個解決糧食問題的代表人物,而不是一個水稻培育專家名冊,簡化為一個人,也可以更好的做宣傳,其他的科研人員也可以專心於研究。這也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吧,那些無名的科研人員的精神著實令人敬佩。
在大多數時候,影響人類的大問題,都不是一個人能夠並且有能力解決的,想要取得一定的改善和進步,背後往往有著幾代人的隱忍和付出,以及眾多默默無聞工作者的努力。
雜交水稻高產固然重要,但好不好吃也很重要
雜交水稻除了自身種類繁多,其在水稻大家庭中所占的比例也很有限,這背後與其本身的局限性有很大關係。
我們知道水稻種出的大米好不好吃,除了和水稻品種有關以外,還和生長周期、日照、溫度、土壤肥力和水質有著重要關係。
這個原理就好比現在的豬肉,速生豬不到半年就可以出欄宰殺了,而傳統家養土豬則至少要一年左右才能出欄。同樣份量的一塊肉,人家用一年長出來的和隻用半年催肥出來的,口感和味道自然不能比。
這點放在水稻上同樣適用,以秈稻為例,其主要特點便是生長周期短耐旱卻不耐寒,所以秈稻大多種植在溫暖濕潤的江南,並且可以做到一年兩熟,甚至一年三熟。
這也是為何國土麵積並不大的泰國和越南可以成為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國。與秈稻不同,粳稻雖然耐旱生長周期卻長,這就是為何東北一年隻能種一茬水稻,緯度靠近赤道的卻可以種好幾茬。
而隨著改革開放,國人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衣食住行的要求也水漲船高,在吃飽了肚子的以後,自然想到的便是如何吃的更好。
這時候米質更好吃的粳稻的優勢便體現了出來,在市場中的價格也逐漸走高,連帶著收購價格也被抬高。同樣是一塊地,種出的雜交水稻(主要是秈稻)雖然比粳稻多,但這部分優勢很可能被粳稻較高的收購價抹平了。
除此之外,常規品種的粳稻種子,農民隻需要從當年的收獲的水稻中,提前預留一部分授粉純正的作為種子便可以了,而雜交水稻則無法人為留種,相反每年都需要花費一筆錢來買種子,這樣在無形中便提高了種植雜交水稻的成本,農民的種植意願也就降低了。
對於水稻,我們既要追求高產,也要注意品種多樣化,不然後果很可怕
2014年,以袁隆平命名的上市種業公司隆平高科(000998.SZ)被曝出,其名下售賣的“超級稻”——“兩優0293”品種在安徽蚌埠地區萬畝減產絕收。
雖然相關的雜交水稻種子被停產並停止推廣,但由此卻引發了一係列針對雜交水稻的質疑之聲,主要觀點包括“高產低質口感差”、“高肥高水不環保”、“種子無法留種”……麵對這些質疑,袁隆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
稻瘟病是水稻的癌症,它是一直在變化的,難度很大;超級稻的抗性隻能說不那麽理想,其實還是可以的,中等抗性,不是那麽高抗。
在這裏需要引起我們注意的是,過於單一的水稻品種,非常容易讓植物病蟲害在短時間大麵積的擴散,造成減產絕收的可怕後果。
這種情況是有曆史案例的,當初歐洲人在美洲發現了土豆(馬鈴薯)時,是有好幾百個品種的,當地人會讓不同品種的土豆混合種植,目的便是要防止品種單一,無法抵抗具有針對性的病蟲害。但當時的歐洲人並沒有意識到這點,於是便直接選出最高產的品種帶回去推廣種植。
時間沒過多久,當歐洲多個國家開始廣泛種植土豆後,一場突如其來的土豆“瘟疫”(晚疫病菌),讓農民連續多年顆粒無收,饑荒四處蔓延,無數農民不得不背井離鄉,踏上了逃荒之旅。
所以說,從這個好角度看,與袁隆平有直接關係的雜家水稻種植麵積有限,也並非完全是壞事,雖然我們很少吃到,但相信隨著無數水稻科研人員的努力,會有越來越多的更優良的品種等待人們的品嚐。
2020.5.25(晚)
參考資料:
《中國雜交粳稻研究現狀與對策》鄧華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