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如下:

  
  

  【按】毛澤東中學時期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論》,展於長沙市一中校史陳列室,原件藏中央檔案館。1912年,湖南省全省高等中學校始建(1914年5月更名為湖南省立第一中學,今長沙市一中),毛澤東以第一名成績考入,編在普通一班就讀一學期。本篇作文即作於1912年6月,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毛澤東一生中最早文稿,全文413字。文稿中載附柳潛先生眉批五處76字,尾批65字,總計141字。是時,毛澤東十八周歲,既已擁有憂國憂民的政治誌向。
  《商鞅徙木立信論》肯定了商鞅新法“懲奸宄以保人民之權利,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富力”主旨,褒讚商鞅是四千年以來中國首屈一指的偉大政治家。同時,從“徙木立信”典故中揭示了一個疑問,即麵對如此“良法”的實施,民眾何以顧慮重重不予信任?當時執政者又何以非要借“徙木立信”這一俗常之舉來說服民心?並感歎道:“吾於是知吾國國民之愚也,吾於是知數千年來民智黑闇、國幾蹈於淪亡之慘境有由來也。”其實,意在不言之中:這既與曆來統治者奉行的類似孔子所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有關,又是曆來統治者的法令一貫無信譽於民所致,實際上也是對時下社會政治進行的針砭。
  試以注釋此文用意,除有助於讀者正確領會及欣賞之外,亦在於回敬某些有意曲解者的悖論。(璞如子)

  
  

 
商鞅徙木立信論

毛澤東


  吾讀史至商鞅<1>徙木立信<2>一事,而歎吾國國民之愚也,而歎執政者之煞費苦心也,而歎數千年來民智之不開、國幾蹈於淪亡之慘也!謂予不信,請罄其說<3>。

  法令者,代謀幸福之具也<4>。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5>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維持之,務使達到完善之目的而止。政府國民互相倚係<6>,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則不惟無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懼,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雖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7>?乃若商鞅之與秦民,適成此比例之反對,抑又何哉<8>?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試一披<9>吾國四千餘年之紀載,而求其利國福民偉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當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戰事正殷,舉國疲勞,不堪言狀<10>。於是而欲戰勝諸國,統一中原,不綦難哉<11>?於是而變法之令出,其法懲奸宄<12>以保人民之權利,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富力,尚軍功以樹國威<13>,孥貧怠以絕消耗<14>。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憚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15>?吾於是知執政者之具費苦心也,吾於是知吾國國民之愚也,吾於是知數千年來民智黑闇、國幾蹈於淪亡之慘境有由來也<16>。

  雖然,“非常之原,黎民懼焉<17>”,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18>?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彼東西各國文明國民聞之,當必捧腹而笑,噭舌<19>而譏矣。烏乎!吾欲無言<20>。



  國文教員柳潛對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論》所作評語:

  〔卷標〕:傳閱。

  〔眉批〕:實切社會立論,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報筆,而義法亦駸駸入古。精理名言,得未曾有。逆折而入,筆力挺拔。曆觀生作,練成一色文字,自是偉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力能扛鼎,積理宏富。

  〔尾批〕:有法律知識,具哲理思想,借題發揮,純以唱歎之筆出之,是為壓題法。至推論商君之法為從來未有之大政策,言之鑿鑿,絕無浮煙漲墨繞其筆端,是有功於社會文字。

  〔批注者落款〕:滌庵<21> 六月二十八號



  【注釋】

  <1> 商鞅(約前395年—前338年),衛國(今河南濮陽)人,漢族。戰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的後裔,公孫氏,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後封於商,後人稱之商鞅。應秦孝公求賢令入秦,說服秦孝公變法圖強。先後兩次實行變法,變法內容為“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製,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商鞅曾說:“法之不行,自上犯之。”變法日久,秦民大悅。秦國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在位執政十九年,秦國大治,史稱商鞅變法。孝公死後,商鞅被貴族誣害,車裂而死。

  <2>“徙木立信”:徙 ,遷徙。見《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列傳》:
  孝公既用衛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複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3>“謂予不信,請罄其說”:你若對我說不信,請聽我仔細論說。罄:盡,傾盡。此指傾吐。“其說”:這一觀點、說法。
  <4>“代謀幸福之具也”:“代謀”:代理謀取。具:工具,手段。
  <5>“布”:公布,頒布。
  <6>“互相倚係”:互相依賴。
  <7>“雖欲吾信”:雖然想叫我相信。
  <8>“乃若”:至於,類於。“適成此比例之反對”:“適成”,恰成為,恰出現。“比例”,即事例。“反對”,即背對。“抑”:文言用在句首的發語詞。“抑又”與今時的語句“那又”“那又是”類同。“何”:何故,為什麽。此句意為:至於商鞅與秦國民眾,恰恰出現此類相背對事例,那又是什麽緣故呢?。換句話說,商鞅立的是“善法”,做的是好事,民眾本應當“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維持之”才是,而何故又恰恰以背相對呢?
  <9>“一披”:一展,一閱。“披”:展開、打開、展閱。
  <10>“鞅當孝公之世”:“當”,正值、正處於。孝公:即秦孝公。“鼎沸”:此喻指紛亂、動亂。“戰事正殷”:戰事正頻繁。“不堪言狀”:難以表述那種情景狀況。
  <11>“不綦難哉”:“綦”,極,很。
  <12>“奸宄”:奸邪之輩。“宄 guǐ”,泛指奸人、壞人、歹徒。
  <13>“尚軍功以樹國威”:“尚”,崇尚,增強。“軍功”,軍事力量。
  <14>“孥貧怠以絕消耗”:“孥 ”,通“奴”,使成為奴役。指古代獲罪入官供役使的人,後泛指奴仆。《後漢書·楊終傳》:太宗至仁,除去收孥。“貧怠”:即“怠而貧者”。此句引用《史記·商君列傳》之語:“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事末利”:從事商品投機的人。“怠而貧者”:指因懶散而致窮困潦倒的人,多指不勞動、遊手好閑、坐吃山空之輩,並非概指勤懇勞作的貧苦百姓。《說文》:怠,慢也。《廣雅》怠,懶也。“孥貧怠以絕消耗”,即將那些因遊手好閑、懶散成性而致窮困潦倒的人收為奴役,以杜絕人力、物力資源的白白消耗。
  按:“孥”,在此句中通“奴”,即“收…為奴役”,不兼有“妻子兒女”含義,而另有譯作“把因懶惰不勞動而致貧困的人及其妻子兒女收為奴隸”者,實為堆砌一詞多義的譯法,不足取。
  <15>“民何憚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民眾為何有顧慮而不肯相信,以至於非要采用“徙木賞金”方式來確立信任?“者”,此為強調疑問的語氣助詞。
  <16>“吾於是知數千年來民智黑闇、國幾蹈於淪亡之慘境有由來也”:“黑闇”,即黑暗,喻指民智蒙昧。“幾蹈於”:幾乎陷於。“有由來”:是有來由的。此句實際已說明:“數千年來民智黑闇、國幾蹈於淪亡之慘境”,這既與曆代統治者奉行的愚民政策有關,又是曆來統治者的法令一貫無信於民所致。
  <17>“非常之原,黎民懼焉”:此指商鞅變法之事。“原”:最初、之初、指事務端始。此句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非常者,固常之所異也。故曰:非常之原,黎民懼焉。”譯文:異乎尋常之事,當然是常人所詫異的。所以說:非常的決策之初,百姓難免會感到疑惑和恐懼。
  <18>“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民眾即是如此的民眾,指心誌如此蒙昧的民眾。法即是那個法,指商鞅的新法。“吾又何怪焉”,此句是說:針對徙木立信這件事,我又有什麽感到奇怪的呢?
  <19>“執政者”:此指奉行變法的執政者,與以往封建統治者奉行的政策是有所區別。“噭舌”:可譯作口舌、嚼舌。“噭”,《說文解字》:口也。亦通叫。“譏”,譏笑。此句實際是以借鑒西方國家開化民智的舉措,指責那些封建統治意識者奉行的愚民政策以及國家政府無信於民的現狀。
  <20>“烏乎!吾欲無言”:“烏乎”即“嗚呼”簡筆,文言感歎詞。吾欲無言:我不想說了。見《論語》:子曰:“予欲無言。”不宜譯成“我想說,但無話可說。”
  <21>滌庵:即柳潛,字鈞湄。湖南湘陰人,清末秀才。時任湖南省立一中的國文授課教員。
 

毛澤東中學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論”注釋

 

文/璞如子 2011年06月06日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