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對於毛主席,在張耀祠的印象中是非常和藹的,是一位值得大家尊敬的領袖!
初次相遇毛主席
“你經過長征沒有?”毛主席詢問道
張耀祠回答道:“經曆過,長征開始時,我曾在紅八軍團保衛局偵查科,到了貴州黎平,便被調到國家保衛局偵查科任科員”
這段毛主席和警衛員張耀祠的對話,發生於1954年的一天,當時張耀祠跟隨毛主席去廣州越秀山露天遊泳池遊泳。
對於張耀祠的一生,很多他的老戰友都感慨道:“耀祠同誌這輩子隻做了一件事,就是保衛毛主席!”
張耀祠不僅經曆過紅軍,而且在參加紅軍之後所站的第一班崗,便是在毛主席辦公室的門口,此後四十多年的時間裏麵,他再沒有離開過毛主席。

對於毛主席的第一印象,張耀祠可謂是記憶猶深:
那時他細長的個子,麵骨突出,身體很弱。當時中央領導人每人每天有12兩糧食,5分錢菜金,40歲的毛主席顯然是營養跟不上,麵容顯得很疲倦。
這裏,我們先對張耀祠的前半生進行一個曆史回顧。
1929年,毛主席和朱老總所率領的工農紅軍解放了張耀祠的家鄉,並先後成立了勝利縣政府、曲洋區政府、石灶鄉政府。
那時年僅13歲的張耀祠,對於紅軍隊伍非常有好感。
因為在那段日子裏,很多紅軍戰士深入山村,寫標語、撒傳單、召集窮苦人開會,宣傳共產黨的主張,成立鄉、村蘇維埃政府,組建遊擊隊,進而發動百姓打土豪、鬥地主、分田地、分財產等。
正是在紅軍的種種政策下,頓然間使得死氣沉沉的山村,煥發生機,熱氣騰騰。
盡管張耀祠那時年齡還很小,不懂得什麽大道理,但他明白一件事:紅軍來了之後,鄉親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以往是吃不上肉的。

為此,張耀祠在心中便有了想要參加紅軍的想法。在當時像張耀祠這樣想法的年輕人很多,都想要加入紅軍,參加革命,改變自己的生活。
張耀祠是於1931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在其中先後擔任兒童團長、鄉共青團支部書記等。別看張耀祠年齡不大,但頭腦聰明,為此便常常負責放哨和查路條的工作,防止特務混進蘇區偵查情報,配合遊擊隊打擊進攻蘇區的敵對勢力的破壞。
1933年5月,根據局勢的變化,黨中央便提出:擴大鐵的紅軍100萬人,粉碎敵人對中央蘇區第五次“圍剿”,號召共青團員和青年踴躍參加工農紅軍。
張耀祠對於革命事業擁有堅定的信念,在得知這則號召後,他便帶頭參加。由於張耀祠出色的表現,為此同年7月,他便被調往瑞金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警衛連,擔負保衛毛主席和政府機關安全的任務。
那時,因為黨內形勢的變化,毛主席便被調到瑞金中央政府任主席兼人民委員會主席,主管政府工作。

在軍事鬥爭壓倒一切的形勢下,毛主席相當於失去了在中央蘇區的領導權和發言權。不過由於毛主席在中央蘇區有著深厚的根基和群眾威望,加上他還是中央政府主席,所以他仍然享受蘇維埃國家一級安全保衛的待遇。
中央政府警衛連在成立後,張耀祠便被調入其中。某天,張耀祠在跟隨隊伍進行訓練,休息時,班長便找他進行談話:“張耀祠同誌,輪到你站崗了,你準備一下。”
張耀祠在聽到班長的話後,內心很激動:“好的,班長,我保證完成任務!”
不過令張耀祠沒有想到的是,他的第一次站崗便是在毛主席辦公室門口。張耀祠站在那裏,手持著槍,既感到緊張又感到激動。對於毛主席,他自然是不陌生,甚至非常的敬佩對方。
不多一會,毛主席便拖著疲倦的身子出來了,他是到屋外麵散步的。張耀祠那時心中反複默念:毛主席,是毛主席!

在下哨後,張耀祠始終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為此在見到同班同誌後,他便興奮的講道:“你們知道我今天見到誰了?毛主席!”
不久後,中央便決定從中央政府警衛連抽調一部分同誌到紅八軍團。
4月,張耀祠便被分配到紅八軍團保衛局偵查科擔任科員,並跟隨部隊參加了長征。5月,部隊從瑞金開始出發,經過江西於都縣、到興國縣崇賢前線,跟國民黨部隊進行了幾個月的激戰。
10月上旬,張耀祠便跟隨部隊撤退,向於都開進。在九九重陽節這天下午,紅八軍團等部渡過於都河,從此中央紅軍開始了二萬裏千裏長征。
對於長征,晚年的張耀祠曾如此回憶道:
我們大家隻是跟上部隊,天天爬山。白天敵機偵察轟炸,大部分是夜間行軍。夜間走路,人很疲勞,特別是青年人熬不了夜,走著走著,隻要大隊人馬稍站一下,站著就睡著了。說來好笑,其實是真事,我個人就有好幾次一站定就睡著了。遇上爬大山時,部隊在白天準備點火用的竹子,到了晚上打著竹火把爬山。走到山頂上,再回頭看後麵部隊的火把從山溝到半山腰就像一條蜿蜒的火長龍,真好看。

在長征途中,我軍一方麵需要克服沿途的艱難險阻,另一方麵則是要應付來自敵人的襲擊和騷擾。
讓張耀祠印象最深的作戰,便是突破敵人的第四道封鎖線時。
張耀祠所在的紅八軍團損失慘重,一萬多人的隊伍打得最後隻剩下1000餘人,因形成不了建製,為此他們便被分散到其他部隊。
紅八軍團保衛局的人調了一部分到國家保衛局,其中便有張耀祠。1935年1月7日,紅軍占領了黔北重鎮遵義,為布置中央首長進城的安全工作,張耀祠等人便被送入到遵義城內,提前了解城內情況。
張耀祠在進了城後,便前往老城區找街道居民、商店店員、小商販和學生等,對敵特及社會情況進行廣泛的調查了解。
在此期間內,張耀祠等一行人他們一邊調查了解,一邊向群眾宣傳黨的政策和主張,特別是向老百姓宣傳紅軍的任務和性質。
不久後,中央領導一行人便進入了遵義城。

毛主席當時在老城府衙門廣場向群眾演講,張耀祠就穿著便衣站在毛主席側前一點的位置。
在遵義會議後,中央紅軍便在毛主席等人的指揮下,成功地跳出了國民黨的包圍圈。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到達陝甘革命根據地,進入陝北蘇區的大門保安縣吳起鎮。
這一天,自然也是值得慶祝的一天。在張耀祠的回憶中:
這天天還沒有亮,毛主席與紅軍陝甘支隊一縱隊出發,於下午4時進入吳起鎮。當晚,毛主席便住在洛河東岸的新窯院裏,周總理則是住在吳起前街的宗灣子。
在長征結束後,張耀祠同樣是負責保衛毛主席的安全。從1937年到1947年,在這十年的時間裏,張耀祠便始終跟隨在毛主席身邊,負責保衛毛主席。
正是在這麽多年的艱苦作戰中,張耀祠便和毛主席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
毛主席對他的教導
在革命戰爭年代,張耀祠在毛主席身上學習到了工作方麵;那麽在建國後,張耀祠從毛主席身上學習到了一心為民的思想。

1953年5月,張耀祠便接到中央警衛師政委張延楨的通知:“汪東興同誌有事找你,你準備一下,去趟中南海。”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張耀祠便立即起身去找汪東興同誌。
對於張耀祠這個同誌,汪東興也是非常認可他的工作能力的,兩人在閑聊一會後,汪東興便說道:“中央準備成立中央警衛團,負責保衛黨中央領導核心,經過組織上的考慮後,決定有你來擔任首任警衛團團長。”
在將汪東興同誌的話聽完後,張耀祠便深知這個任務的重要,擔心自己幹不好,為此便說道:這個任務責任重大,我自己工作能力欠缺,恐無法勝任。組織上最好還是重新選取其他同誌吧。”
汪東興聽後,笑著說:“張耀祠同誌謙虛了,這項任命是上級決定的,無法更改。”
就這樣,張耀祠在將手頭的工作交接後,便開始前往新崗位任職。按照編製序列,中央警衛團的代號為8341部隊,機關對外聯係工作,幹部、戰士寫家信與親朋、好友通信來往,都用8341部隊的代號,不用中央警衛團的番號對外,以利保密。

8341部隊的建製是歸中央軍委總參謀部領導,警衛任務是歸中央公安部九局領導,時任中央公安部部長的是羅瑞卿。
原本張耀祠就是毛主席的警衛員,如今成為中央警衛團的團長,更是對毛主席的安全問題而操心。
為了能夠保證毛主席的安全,張耀祠每天都陪在毛主席身邊,主席入睡後,張耀祠才睡在一側的值班室內。1966年8月以後,毛主席便一直在中南海遊泳池工作和居住,張耀祠便也常年守在那裏。
其實,張耀祠的住處離遊泳池很近,步行的話最多一刻鍾,但他卻始終不願回家去住。
當然這是張耀祠個人在保衛毛主席方麵所做的努力,不過大家別忘記了,他是中央警衛團的團長,如果全靠他自己一人,自然是辜負了上級對他的信任。

為此,在部隊組建沒多久,張耀祠便對中央警衛團的各級幹部,進行了幾次輪訓。這次輪訓的目的,便是想要提高大家的革命警惕性!
什麽是革命警惕性呢?這是指階級堅定性、保衛黨中央和毛主席安全的責任心。
要知道“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敵人是不會赤裸裸地出現在你的麵前,而是會通過各種各樣的偽裝出現在你麵前。
為此張耀祠便說道:“在麵對這種情況時,我們的警衛戰士要具備高度的警惕性,防止和消滅各種‘暗箭’。這就要求我們的戰士,不僅要具備英勇獻身精神,還要學會同隱蔽敵人作鬥爭的本領,既要心細如絲,又要不畏強暴。”
在張耀祠的帶領下,中央警衛團不僅做好了安全保衛工作,同樣也注重政治保衛,維護政治影響。
當時有些哨兵對於中央領導人的車輛不熟悉,為此有時便會攔住詢問。同樣,機關人員外出辦公時,因為哨兵對他們不熟悉,為此便常常會鬧出一些矛盾。

在張耀祠看來,這是有關政治影響的問題。
因此,他便教育每個哨兵要熟悉業務,記住首長的汽車牌號、姓名、特征及其他記號,盡力熟悉機關工作人員,便於他們出入中南海大門。
在戰友和同事眼中,張耀祠的話不多,但保密工作做得最到位。
毛主席在外出工作時,不管是毛主席的行程、住所還是出行時間,全部都是由張耀祠一個人來安排,絕不允許其他人參加。
在毛主席身邊工作,最需要注意的一點便是:不該問的不問,不該打聽的不打聽。該你知道的,一定會有人告訴你,告訴你多少就是多少,知其一不能知其二。
保密工作在當時可謂是重中之重,倘若泄露了黨和國家的機密,這就相當於向敵人繳了械,安全就沒有保障,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就要受損。
保密工作做得好的話,那麽敵人就搞不到我們黨和國家的機密情報,就好比是個瞎子,找不到我們的目標,人民和國家的利益便能夠得以保障。
張耀祠正是知道這一點,為此便要求警衛員們做到“五個忠於”,即:
忠於黨、忠於毛主席、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職守。
正是如此,新中國在建立後,一直沒有發生過任何重大政治事故。

對於張耀祠的工作能力,向來是得到毛主席認可的。為此便常常會有事情交給他來辦,比如說在1955年時,毛主席便想要了解農村基層最真實的情況,為此他便將這個重任托付給了張耀祠。
讓他安排中央警衛團的戰士們,輪流下鄉去搞調查工作。在此期間,毛主席便召集警衛團一中隊的全體成員,然後對他們都能叮囑道:
從今以後,在你們隻需負責三項工作就好。第一,安保工作;第二,學習,學習文化;第三個便是下鄉調查工作。你們返鄉後,不要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千萬別擺架子,要和鄉親們打成一片,向他們取取經……
張耀祠保衛毛主席多年,親眼目睹過他為國為民日夜操勞的情景,同時,張耀祠也親身體驗到,毛主席盡管身居高位,但卻平易近人,能夠體恤老百姓的不容易。
晚年,張耀祠曾這樣回憶:“毛主席來自人民,他為中國人民開創了一個新世界,又為人民能過上好日子而耗盡了一生的精力,這樣的人,才是人民愛戴的人,才是人民深深懷念的人。我在毛主席身上學習了很多,尤其是為人民服務的信念。”
和毛主席相處的點點滴滴
毛主席在晚年時,對於身邊的工作人員都非常的不錯。
在張耀祠的記憶中,當時毛主席已經80歲的高齡了,然後某天找到他想要跟他扳手腕,比比誰的手勁大。
張耀祠在看到毛主席興致很高後,便欣然答應。
張耀祠便專門擺出一副很認真的樣子,跟主席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但他並沒有使勁。在比賽開始後,毛主席便使勁壓張耀祠的右手,為此他便說道:“主席,您的手勁真大,我是比不過您的。”

毛主席在聽到這句話後,便哈哈大笑,並最終取得這場比賽的勝利。
對於毛主席的晚年生活,張耀祠曾這樣回憶:直到晚年,毛主席還十分留戀井岡山和長征的歲月,經常會和我談起紅軍過雪山草地的日子,教育我們不能夠忘本,每每講到動情處,他的眼淚就不由自主地流下來。
對於張耀祠而言,自己能夠在毛主席身邊工作43年,這無疑是他一生最值得稱讚的經曆。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因病在北京逝世,張耀祠在得知這個消息後,頓時淚如雨下。43年的陪伴,毛主席在他心中早已不再是單純的領袖,而是一位親人。

正如同張耀祠老戰友所說的話一樣,張耀祠的一生隻做一件事便是保衛毛主席。由此我們便可得知,他對毛主席有著怎樣深厚的情感。
在之後的歲月中,張耀祠在老戰友們的勸說下,他將自己在毛主席身邊工作的經曆寫成回憶錄,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毛主席的懷念。
退休之後的張耀祠,也沒有忘記毛主席當初對他的叮囑:不要顯擺自己,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
2010年10月30日,張耀祠因突發心髒病在南昌不幸逝世,享年9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