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帝——蕭衍

來源: Katrina2005 2021-04-23 15:15:43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084 bytes)

  梁武帝(蕭衍)是南北朝時代梁朝的開國君主,本來出身寒族,以擅長文學知名於時,與著名文人沈約、任舫等齊名;又崇信佛法,以佛門弟子自命。他本是齊朝的雍州刺史(鎮襄陽),公元五〇二年,趁齊朝內亂,起兵攻入建康,滅齊自立,國號曰“梁”。

  這位既通文學又崇佛法的人物做了皇帝之後又如何呢?“妙”得很,他出身寒族,做了皇帝之後,對士族卻非常巴結。梁朝偏安江南,隻有二十三州,他為了多容納求官的士族,分為一百零七州,按州的大小,分為五品。下品州多在邊池,往往在一個村落裏就設立起州或郡縣,還有二十餘州,根本不知設在什麽地方,但是仍按照“州”的體製,設置官員。又巧立名目,廣增官職,例如:鎮、衛軍軍官的名號就有一百二十五個。所以梁朝是官製最混亂的一個朝代。

  不但如此,他對待親屬和士族,一概不用法律,這些人犯了罪,都可以得到寬免。對待民眾卻完全相反,用法極嚴,一人有罪,一家老幼都要連坐,一人逃亡,全家都被囚禁作苦工,可是他為了表示他的“菩薩心腸”,每次“斷重罪”(殺普通民眾),總要涕泣一番,整天不露笑容。

  還有更“妙”的是:這位皇帝做過幾次和尚,自稱是“舍身為奴”,要臣民用大批的錢財將他“贖”出來;他建立同泰寺;早夜到寺禮拜,屢設救苦齋、四部(僧、尼、善男子、善女子)無遮會,親自在會上講演佛經,說是做功德事為百姓求福。公元五二九年,他到寺舍身,群臣出錢一萬萬,向同泰寺贖他回來;公元五四六年,又去舍身;宣稱他和宮人以及全國都舍了,群臣又出錢二萬萬贖他回來。他覺得這個辦法不錯,隻隔一年,又“舍身”要做和尚了,這次民窮財盡,為了替皇帝籌“贖身錢”,過了個多月才湊足一萬萬,所以他這次“出家”的時間比較長,做了三十七天和尚。他用“舍身法”訛詐了四萬萬錢,這些雖說是群臣捐出采的,但還不是向民間搜刮來的嗎?所以,他每—次“舍身”為百姓“求福”,百姓就多一次災殃。

  更不幸的是在他贖身回家那晚,同泰寺的塔燒毀了,他說這是魔鬼作祟,要做更大的法事來鎮壓魔鬼,於是大興土木,役使百姓造十二層高塔,但塔未完工,他就被侯景拘禁餓死了。

  梁武帝對民眾殘暴,卻要裝作是“好皇帝”,他的作偽之術,在曆代皇帝中也真算得是獨一無二,人所難能的。他在冬天三更就起床辦事,手凍得坼裂也不停筆;他即位不久,便按照佛教規矩,長齋禮佛,祭天地祖宗以及朝廷大宴會,也隻用蔬菜,不府牲畜,在齋戒期伺,每天隻吃一頓菜羹粗米飯。他穿的是布衣,掛的是木棉黑色帳,一頂帽子戴三年,一條被子蓋兩年,平時不聽音樂。任何時候他都衣冠整齊,就在大暑天也一絲不苟。對待宮中太監,也是禮貌嚴肅如對貴賓,對待士大夫的時候,一派謙恭下士的態度,那就更不消說了。

  可是他的偽裝,就連他的某些臣子也看不過眼,有個叫做賀琛的大臣就曾上書,直言他的惡政。說他:一、搜刮殘酷,民不堪命;二、官員窮奢極欲,無限浪費;三、權臣作威作福,專找別人罪過;四、朝廷大興土木,百姓勞累困苦。句句揭穿他的偽善麵貌。梁武帝看了,全不承認,舉出自己的節儉生活為證,大大駁斥一番,這個賀琛也就不敢再說話了。

  於是這位口念彌陀的梁武帝,就仍然我行我素,一麵吃粗米飯,一麵用“舍身術”大刮其財;一麵殺人,一麵又在殺人之後痛哭一場來表示他的仁慈了。

  粱武帝一生以“宏揚佛法”為己任,他對佛學也的確似乎頗有研究,曾在無遮會上親自主講過佛經。不管他的信仰是真是假,他這樣提倡佛教,也的確為他帶來了許多好處;即使撇開麻醉民眾以利統治這點不談,隻談實際的“利益”;他就曾用“舍身為奴”,出家做和尚的方法刮了四萬萬錢。

  上麵說過,他一生以偽善麵孔出現,口念彌陀手持屠刀,他大做功德法事,說是替百姓“求福”。他主講佛經,宣揚善惡果報之說。他役使大量民眾,為同泰寺建築十二層高塔,說這是做大善事,做了大善事,就可以鎮壓魔鬼。若按照他的說法,他當是國中獨一獨二的“大善士”了,那麽他的“報應”如何呢?可不妙的很,他是活活餓死的。

  若說“因果”,他也的確是曾種了“惡因”的。惡因之一就是上麵所說過他的對士族縱容,而對民眾殘暴。自東晉渡江,在南方立國之後,那些從北方渡江而來的豪門貴族,把江南當作他們征服的殖民地一般,“占地名田,封山錮澤”,處處欺壓“土著”,內部早已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這矛盾也包括了外來統治階級與當地統治階級的矛盾)。到了梁武帝時代,由於豪門貴族的特權更加擴大(他們可以不必遵守法律)。豪門貴族,白天在大街上公然殺人,或者夜間派人去搶劫,盜匪逃進王侯家,就沒有人敢追捕,而老百姓犯法,則要全家連坐。這麽一來,當然是民怨沸騰,難以壓製,到“侯景之亂”一起,就立成燎原之勢,不可收拾了。

  侯景原是北朝東魏的將軍,自小和魏宰相高歡交好,高歡得勢,給他率領十萬大軍,駐紮河南。漸漸坐大,成為南朝北朝都要借重的軍閥。後來北朝高歡死後,其子高澄執政,忌他勢大,想收拾他,於是他就要南朝的梁武帝封他為河南王,並都督河南北軍事。他自恃勢大,曾向皇帝請求和王謝豪門聯婚。梁武帝說:“王謝門高,非偶;可於朱張以下訪之。”意思是說他不能配第一級的豪門,隻能配二、三級的豪門。他當時就大發脾氣,說將來要把這些豪門的兒女配給奴隸。恰好其時北朝的東魏要和南朝的梁講和,侯景正處在進退兩難之境,於是舉兵反叛,不到半年,就攻陷建康,將梁武帝困於台城,逼得他活活餓死。

  侯景的叛亂,為什麽發展得這樣迅速呢?一方麵固然是由於梁朝內部的腐敗,無可戰之兵,另一方麵也是他懂得利用江南百姓仇恨外來豪門貴族的心理。他在圍攻建康未下時,就一方麵抄沒得勢的豪家,把那些豪門的子女妻妾沒入軍營,一方麵解放豪門的奴隸,大族的家奴來投奔他的都有官做。另外,趁著侯景叛亂,江南土著大族也紛紛而起,造成了極大的混亂。不過,侯景隻是一個利用民氣的野心軍閥,而不是站在人民這邊起義的。土著大族的乘機而起對“僑寄”(南渡來的,稱為“僑寄”)大族報複,骨子裏也隻是利益的爭奪。所以豪族的受打擊,雖使百姓稱快一時,但百姓在這場混殺中,死傷更是不計其數。更加以碰上江南大饑,於是“百姓流亡,死者塗地……千裏絕煙,人跡罕見。”到侯景之亂平定時,南朝的國力也消耗殆盡了。

 

 

所有跟帖: 

看日文的梁武帝介紹、対他的評価比較高的。不是表麵上的裝様子、減租稅建科挙収集人材等等、保持了48年的安定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3/2021 postreply 21:19:06

在他的治下、六朝貴族文化達到了頂峰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3/2021 postreply 21:26:22

這不就是琅琊榜的那個皇帝嗎? -warara- 給 warara 發送悄悄話 warar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4/2021 postreply 12:42:10

The history of the king is a mirror. -19428182- 給 19428182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4/2021 postreply 15:11:59

多謝故事,這個時代是被曆史遺忘的角落,所知不多。但是 -Christmas38- 給 Christmas38 發送悄悄話 (1054 bytes) () 04/24/2021 postreply 18:14:2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