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的三四十年代,軸心國侵占大量的同盟國的土地,挑起二戰。意大利由於某些原因,整體表現還尚算溫和,也是最早投降的軸心國。剩餘的兩個則半斤八兩,一個在歐洲橫行,一個在亞洲攻城略地。兩者還有相似的殘暴行為,然而他們在戰後卻有完全不一樣的表現,勃蘭特在華沙的一跪震撼了世界。
從此,在受過納粹鐵蹄蹂躪的東歐人民心中,德國人不再是殺人不眨眼的屠夫。他們的心裏永遠都會有一個跪立著的勃蘭特,那是真心為自己民族贖罪,真誠道歉的裏程碑。勃蘭特還曾說過:對事實的回避會給人造成錯誤的假象。可它們曾經的盟友卻絲毫沒聽進去,不思悔改,還妄圖將自己偽裝成受害者。
眾所周知,二戰的後期,風雨飄搖的日本其實必敗無疑。但他們卻依然持有瘋狂的戰鬥意誌,一度提出所謂的一億玉碎,各種同歸於盡的辦法與武器被製造出來。就連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美軍,有著最好的武器,每一次推進還是要付出血的代價。1945年2月的硫磺島戰役,美軍陣亡6871人、傷21865人,4月的衝繩戰役傷亡七萬多人。
為減少盟軍投降,加速戰爭進程,杜魯門允許了動用新式武器的方案。這新式武器便是原子彈,一顆丟在了廣島,另一個丟在長崎。短短三天的時間,便有大量平民和軍人傷亡,至少在二十萬。一段時間後,一張日本“反核”的照片傳遍全世界,便是上圖這張。小男孩背著他早已死去的妹妹,於是日本人說無差別的轟炸是戰爭罪,說東京的轟炸是罪惡。
當年的加害者,恍然間,竟然成了“受害者”。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了另一張,更為觸目驚心的戰地攝影作品,一個哭泣的中國娃娃。這張作品的攝影者為華裔美籍戰地記者王小亭,首度公開是在1937年10月4日的美國雜誌《生活》。盧溝橋事變後,中日雙方又在上海展開了激烈的戰爭,這便是淞滬會戰。
王小亭與小孩當時便在上海,彼時的遠東國際第一都市,它昔日的繁華都被湮滅在戰火之中。而在開戰的時候,日軍曾出動百架次的轟炸機,對上海進行戰略性轟炸。不少的平民受到牽連,有數據顯示,光是上海南火車站犧牲的市民便達千人。王小亭的辦公地點離南火車站很近,離轟炸也很近,不得已出門奔逃。
路上正好發現這個小孩,小孩是被一個中國救難人員救下,抱到鐵軌旁的。但那位救難人員還得去投入救援行動,因此小孩隻能留在原地,不由在戰火大哭起來。王小亭出於本職將這令人揪心的一幕拍了下來,孩子還那麽小,麵前是一堆被轟炸造成的廢墟。身上依稀可見還帶著血和灰塵,衣服也顯得破破爛爛,戰爭的殘酷在這張照片上體現得一覽無餘。
照片後來被輾轉送去了紐約,該周刊在全世界熱銷,西方世界紛紛譴責日本殺戮無辜。但事實上,這張照片隻是個代表,它的背後還有千千萬中國孩童的哭泣。就好比說重慶和南京,這兩座在當時有著重要地位的城市,是受到戰火侵擾的代表。一座城有著近三十萬冤魂,另一座城的人民在那段戰爭年代中,隨時隨地的躲警報與跑防空洞。
根據不完全統計,五年的時間中,日本對重慶轟炸至少218次。其中投彈數在11500枚以上,整個市區幾乎被換了個遍,至少有上萬的無辜人被轟炸而死。1941年8月8日至16日,連續七天的時間,重慶不超過六小時間歇的鳴響防空警報。這些地方又該有多少孩童的哭泣,有多少孩童失去了他們的兄弟姐妹,有多少家庭家破人亡。
可當時日本人不光不承認轟炸暴行,還狡辯誤炸,懸賞十萬元緝拿該照片的拍攝者。戰後為了洗脫罪行,更是認為王小亭所拍攝的那張照片為偽造,死亡人數也並非千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