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解放軍進入東交民巷【蕭婷】

來源: mikeOZ 2021-03-19 04:16:1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9960 bytes)

1950:解放軍進入東交民巷

--作者:蕭婷

新中國以決絕的姿態,摒除了百年來西方列強套在中國身上的各種桎梏,同時也斷絕了與西方的聯係。無論後世如何評價這種“一邊倒”的外交政策,但在當時的語境下,中國人的確發自內心地感到“從此站起來了”。 


1950年1月,解放軍開進北京東交民巷,北京市軍管會正式征用美、法、荷等國設在東交民巷的兵營。“喪失了整整50年的東交民巷真正回到祖國的懷抱。”

這年4月底,當美國前駐北平總領事柯樂博無限悵然地離境回國時,甚至連在中國購買的古玩字畫也沒能帶走,而他身後的中國則從此肅清百年來西方列強留下的恥辱遺跡。

限期征用

1950年1月6日,英國前駐北平總領事高來含發現“領事館”門口貼了一張布告。時值下午,館內的中國雇員都下班了,高來含費了好大勁才找人把布告上的內容翻譯過來:

一、某些外國,過去利用不平等條約中所謂“駐兵權”,在北京市內占據地麵,建築兵營。現在此項地產權,因不平等條約之取消,自應收回。

二、此項地產上所建之兵營及其他建築,因地產權收回所發生之房產問題,我政府另定辦法解決之。

三、目前此項兵營及其他建築,因軍事上之需要,先予征用。

四、此項征用,自布告之日起,七日後實施。

落款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市軍事管製委員會。

就在當天下午,他剛剛向中國外交部辦公廳主任王炳南遞交了英國政府承認新中國“為中國的法律上的政府”的照會。

英國成為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國家。本以為蜜月期就此開始,沒想到卻收到這樣一份“見麵禮”。這著實讓高來含有些錯愕。

與此同時,同在東交民巷的前美、法、荷、意等國“領事館”的大門上也一一貼上了內容相同的布告。

1949年6月30日,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28發周年的發言中,毛澤東鮮明地亮出了新中國“一邊倒”的外交政策。他說:“中國人不是倒向帝國主義一邊,就是倒向社會主義一邊,絕無例外。騎牆是不行的,第三條道路是沒有的。”

毛澤東如是說,新政權也如是做。

就在幾個月前,美國前駐沈陽總領事沃德和4名“領事館”工作人員,被控毆打中國雇員齊玉衡,鋃鐺入獄。雖然美國政府提出抗議,沃德等人還是被判處3至6個月監禁。直到三天前的1月3日,他們才費盡周折地回到美國。

頭回外交衝突,美國前總領事柯樂博就已深深領教了紅色政權的強硬。看了布告後,他更加憂慮。事態將如何發展,柯樂博心中著實沒底。當晚,他一麵向美國國務院發電請示,一麵打電話約英、法、荷、意、比五國“領事”次日碰頭,商量對策。

第二天一大早,各位前領事們次第趕到美國“領事館”。如何應對這場危機,前領事們莫衷一是,商量來商量去,也沒商量出個所以然來。

此時,高來含發現,布告貼出不久,又被人悄悄揭走了。原來,貼出布告後,中央才得知英國已經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鑒於這個新情況,中央決定暫緩征用英國兵營。這讓高來含有理由相信“這是中英和好的表現。”

既然,中國對英國青眼有加,那麽英國也沒必要跟各國湊份子了。眼看商量不出個名堂,高來含幹脆以沒接到軍管會正式通知為由,一走了之了。

中國收回兵營是何用意?新生的紅色政權將如何處理與西方的關係?各種猜測在北京的外國人圈子中流傳著。《英國外交文件集》中記載著這樣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說法。彼時,毛澤東正在蘇聯訪問。有人樂觀地認為,收回兵營此舉“純屬軍方設計的方案,對此外交部沒有過問,甚至可能不同意;事實上,朱德(解放軍總司令)趁毛澤東不在北京的時候,向周恩來施加了壓力……並且成功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從而使與美國的友好關係毫無可能。”

任何了解中國政治的人都能看出其中的荒謬可笑。西方世界顯然不明白收回東交民巷兵營對這個剛剛揚眉吐氣的民族有著多大的象征意義。

國中之國

東交民巷原名東江米巷,明萬曆年間曾是南方向北京運送江米的集散地。清康熙年間,俄國在東江米巷玉河橋西建了座俄羅斯館,作為接待俄國使節和來往商人的落腳之處。日後這裏成為使館區便濫觴於此。

1860年,被燒了圓明園的清政府與英、法、美、德各國簽訂城下之盟--《天津條約》。依據條約規定,各國可派公使常駐北京。從此,東江米巷聳立起一座座異域風格的小洋樓。江米成了“交民”,東交民巷也成了近代中國喪權辱國曆史的小舞台。

1900年,號稱刀槍不入的義和團殺入北京城,矛頭直指東交民巷。但刀槍不入畢竟是癡人說夢,僅僅56天,八國聯軍攻陷京城,義和團作鳥獸散,慈禧太後不得不帶著光緒皇帝匆匆“西狩”。

第二年,清政府與英、美、日、德、俄等十一國簽訂《辛醜條約》。其中第七款規定“大清國國家允定各使館境界以為專與住用之處,並獨由使館管理。中國民人,概不準在界內居住。亦可由行防守。”附圖上標明使館區四致,南起東城根,北到東長安街,西至東交民巷西口(戶部街),東到崇文門大街,是原來使館區麵積的20倍。

使館區內的清政府各衙門和民房也成為各使館搶占的對象。英國使館原址擴充,占了北側的翰林院、東部鸞駕庫、鴻臚寺等處;俄國使館占了太醫院、欽天監;美國使館占了東交民巷西口的會同館、庶常館和附近一些民房……

就連使館區街道也改成了外國名字。東交民巷變成Legation Street(使館街),台基廠街改為Rue Marco Polo(馬可波羅路),東交民巷東口改成“大和街”,兵部街改叫“委民微支路”……

《辛醜條約》還賦予各國“常留兵隊分保使館”的權力。於是,各國紛紛開始在東交民巷大興土木,建造兵營。

使館區四致建起6米高的界牆,上設炮台、碉堡,下挖壕溝。原來的木柵欄門改成鐵門,白天由外國士兵把守,晚上關閉,儼然是一個“國中之國”。

日本人小川運平曾不無嘲諷地描繪:

(皇宮)黃瓦燦爛,高壁層樓,儼然莊嚴深奧,亦有古王宮城之感。所惜者一轉目而望東交民巷一帶列國之使館,何無所憚而為炮壘之建築,對陣之設備。而且深其壕,厚其壁,背倚城垣,俾倪皇城耶。峻峭奇拔之使館炮壘,隔一道,而與雄大古雅之皇城相對峙,真絕妙之配合,世界第一奇觀也……

此時的老大帝國,就像這皇城一般,連最後一點裝模作樣的威儀也喪失殆盡。收回東交民巷中的兵營,實是洗雪百年國恥之最佳昭示。

“抗議是你個人的事,我們是來執行命令的”

收到外交部“接收兵營”的命令後,北京市軍管會緊鑼密鼓地部署起來。1月6日上午,軍管會召開聯席會議商討具體行動方案。考慮到對方肯定會采取不開門或借口兵營“已作為公務之用”等理由拒不交出。軍管會決定“先禮後兵”,貼布告通知其限期交出,不成再來武的,強製征收。

前領事們當然不會輕易就範。1月9日根據美國國務院的指示,柯樂博給中國外長周恩來寫了一封信。信中柯樂博強調,根據《辛醜條約》之規定,美國政府擁有東交民巷22號(即美國兵營)的所有權。1943年1月11日中美條約中重申了這一權利,為此美國放棄了治外法權。柯樂博還強調,所謂“兵營”早已改造成了美國總領事的辦公樓,希望“貴方即不采取任何構成侵犯美國政府上述之權利之行動為荷。”

柯樂博沒想到的是,這封信還沒送到周恩來手中,就被北京市政府外事處退了回來。外事處表示,中美沒有外交關係,柯樂博作為普通僑民,根本沒資格代表美國政府向中國表明態度。

柯樂博不死心,回去後又給周恩來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稱如對領事館院內任何部分實施征用命令,美國政府將認為該行動侵犯其權利,除了關閉在中國所有領事館,撤走所有外交官外,別無他法。

考慮到英國剛剛承認新中國,柯樂博建議美國政府請英國人出麵轉交此信。

《英國外交文件集》中記載了英國外交大臣貝文看到此信後的矛盾心理。所謂唇亡齒寒,一方麵貝文認為英國政府不應對美、法等國兵營被征用坐視不管;另一方麵,他又不願與美國口信中“強硬的語氣”攪在一起。於是,他指示高來含,要讓中國政府相信,在此事中英國隻是傳話而已。

於是,在把信交給外交部歐洲和非洲司司長宦鄉後,高來含著意強調說:“貝文先生對於這些情況發展很感不安。他希望中國當局無意對過去條約中所規定給予使領館之權利加以忽視。”

宦鄉回敬道:“我們現在所征用的隻限於兵營,那是在過去帝國主義不平等條約下造成的,現在新中國絕不允許它們的存在。外國兵營在中國的存在不僅是中國的恥辱,而且也是派兵來侵略中國的外國人自己的恥辱。必須也隻有把它們除掉,才能有助於中外之間關係的改進。”

隨後,宦鄉又表示,柯樂博沒有資格代表美國政府表態,中國政府不能接受這封信。但中英剛剛建立關係,為了照顧高來含的麵子,“我個人不願意給高來含先生以難堪,等一會兒我叫人退回給你。”

很明顯事關國家主權,新政府絲毫不會含糊。為了化解尷尬,高來含連忙打圓場道:“謝謝你給我個人的這種優待。”

同一天,正在進行中的中蘇條約談判,行到柳暗花明之處。當日,毛澤東在與蘇聯外長維辛斯基舉行會談時表示,中國共產黨打算在國內采取兩項措施,以激勵起中國人民的政治熱情,進一步孤立親美的資產階級右翼。其中一條,就是強行征用在北京的前外國兵營。

隨後,北京市軍管會接到毛澤東從莫斯科發來的指示:

同意1月13日電,貫徹征用命令,征用外國兵營並準備著讓美國將所有在華之舊領館全部撤走。

1月14日上午9時,北京市軍管會開始接收行動。軍管會代表李幻山、譚誌超帶著一名聯絡員和一名攝影師來到前美國領事館。

李幻山向柯樂博宣布,他們奉命接收原美國兵營。隨後,柯樂博例行公事地提出抗議說:“此為美國政府財產,對此項征用我代表美國政府提出正式抗議。由征用所引發之後果,應由征用人負全部責任。”

李幻山不回答任何問題和抗議,徑直來到一牆之隔的美國兵營。到了美國兵營大院,柯樂博又把剛才的話重複了一遍,說完他悄悄問身邊的人,我說的跟剛才一樣嗎?

此時,李幻山回敬道:“抗議是你個人的事,我們是來執行命令的。”後來曾任北京市檔案局副局長的李幻山,也許沒有想到,他這句豪氣幹雲的答話,此後經年仍被人們津津樂道。

反抗是沒有意義的,軍管會走後,柯樂博立即組織人員搬運兵營內的物品。在遠處城牆上執勤的解放軍戰士隱約看到,嚴寒中柯樂博穿著一件襯衫,忙得不可開交的身影。

關於接收行動,外交部檔案這樣記載道:

美、法、荷前領事接到命令後,曾藉口與國民黨反動政府所訂立之條約,多方狡賴,企圖拖延,但我軍管會維護國家主權之立場嚴正,態度堅決,終於十四日將法、荷兵營全部接收,前美國兵營亦於十六日接收完畢。由於此項行動之名正言順,各該國前領事亦自知理屈,對我軍管會之命令頗能服從,故接收工作進行異常順利。

接收行動的第二天,美國之音廣播了美國政府將從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沈陽等地撤回全部“使領館”人員的消息。曾一度致力於和稀泥的英國,最終也在三個月後被責令交出兵營。

西方官方機構撤出後,新中國去西方化的雷霆之舉,很快波及到社會的各個角落。數以千計的外資企業、大中小學、神學院、圖書館和文化團體,短短幾年間或凍結,或轉讓,或關閉。

新中國以決絕的姿態,摒除了百年來西方列強套在中國身上的各種桎梏,同時也斷絕了與西方的聯係。無論後世如何評價“一邊倒”的外交政策,但在當時的語境下,中國人的確發自內心地感到“從此站起來了”。

 

所有跟帖: 

前三十年與後三十年是一體的 -beijingconnection- 給 beijingconnection 發送悄悄話 beijingconnection 的博客首頁 (182 bytes) () 03/19/2021 postreply 10:08:45

東交民巷,明清太醫院所在。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受《辛醜條約》所迫遷往東安門大街 -信筆由墨- 給 信筆由墨 發送悄悄話 信筆由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9/2021 postreply 17:12:3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