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流’這個詞已消失多年。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對因為饑餓逃離本鄉本土的農民的稱呼,當時發現後都要遣返原籍,本人曾協助遣返。

來源: 龍劍 2021-03-06 14:16:1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288 bytes)

                                                                                     水災逃亡記

    今年由於明尼蘇達州和達科他州的大雨和大規模融雪,使密西西比河爆發了一場是自上世紀初以來唯一一次波及美國中部的大洪水,讓我回想起一九六三年經曆的河北特大水災。

    那一年,我正在北京度暑假,八月八日清晨至九日清晨,北京全市所有地區二十四小時以內降水量都遠超過二百毫米的特大暴雨標準,朝陽區的來廣營地區更是高達四百六十四毫米,超過北京市平均年降雨量的三分之二。市中心的幾條主幹道積水達半米以上,市內公共交通全部癱瘓,全市死亡三十五人。

雨後,水逐漸退去,對度假生活似乎影響不大,但不斷傳來河北大水災的壞消息,因下旬學校將開學,就聯絡二十幾位同學,商量一起回上海的事。

    當時,三年自然災害剛過,人們剛把注意力從政治運動轉移到農業生產上來,那年老天爺也幫忙,雨水很足,莊稼長得好,四處洋溢著豐收在望的喜悅。那場暴雨在太行山東麓比北京更大,七天降雨四百毫米以上,區域達五萬多平方公裏。

接下來幾天造成海河上遊四十多條支流相繼山洪爆發,使海河南係漳衛、子牙、大清三條河流同時發生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大小支流頻頻漫決,一批水庫紛紛垮壩,洪水衝斷京廣鐵路多處進入平原地區。

河北三十三個縣城被水包圍,保定、邯鄲等城市內水深二至三米,天津城危在旦夕。冀中一片水鄉澤國,全省受災人口二千二百萬,死亡五千六百人。

    當時北京直接南下交通隻剩下津浦鐵路一線,因此,中央防汛總指揮部製定了“確保天津市、確保津浦鐵路,力爭縮小災害麵積”的抗洪方針,緊急抗災救災。

我們得知這一消息,決定離京沿津浦線返滬。到了天津,才發現我們理解這一抗洪方針有誤,原來確保津浦鐵路隻是確保路基不被衝垮,不是確保客運暢通。當天賈口窪水位暴漲,為減輕其防洪負擔,在王口鎮扒開子牙河兩岸堤壩,楊柳青的津浦鐵路二十五孔橋成為主要泄洪通道,為保證旅客生命安全,客運暫停。

但在天津聽到的消息是,為泄洪楊柳青大橋被炸了,我們困在天津,比在北京有家可回更糟糕。

被推舉為臨時召集人是在讀研究生的蘇德昌學長和本科生年級最高的筆者,我倆到處打聽消息,聽說當天下午有一班從塘沽開往煙台的客輪,二人當機立斷,決定繞過河北,從煙台到濟南再沿津浦線回上海。於是帶領同學們坐公車盡快趕到塘沽搶購船票,在塘沽港口小店吃了午餐,買了一些幹糧,在港口逛了半天,傍晚登船前往煙台。

    第二天早上到達煙台,直奔火車站,隻見人山人海,情況大告不妙。煙台本不是大站,最近幾天車票早已售空,這一天又要遣送幾百位逃荒出來的河南農民(當時叫‘盲流’)回原籍。這可是一件重大政治任務,車站工作人員全在忙這事,來不及照顧旅客。正在維持秩序的十來個警察,嗓子都喊啞了。

我見到一位負責人模樣的警察(後來知道是派出所所長),就拿出學生證,前去對他說:‘我們是途經貴地的複旦大學學生,看到你們這樣辛苦,可否讓我們協助你們。’

他一聽非常高興地說:‘我正擔心人手不夠,你們能幫忙真是太好了。’接著他拿來一些表明值班身份的紅袖章給大家佩上,男同學跟警察一起維持秩序,女同學燒水、送水、分發幹糧,車站工作人員撤下來做本職工作。

    後來他告訴我,當晚要護送這幾百人乘專列到濟南,然後由濟南警方用汽車送他們回原籍。還問我們願意不願意跟專列到濟南,我正求之不得,馬上滿口答應。他留下一半部下在煙台車站派出所,帶另一半人馬和我們在車上做護送工作。專列安排一節車廂供警察和我們休息,男同學和警察分兩組,在上、下半夜值班。

到了濟南做好交接工作後,他又聯係濟南車站,幫我們買上當天回滬的車票,直到現在,我還十分感激這位幫了大忙的所長。在困難環境中,人們相互信任和幫助,是多麽重要和難能可貴。

 

    該文刊登於2011年5月25日世界日報上下古今版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