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1984年9月國家決定開始評獎,85年第一次開始評,積累了全國26年的成果,年代久遠,很多當事人甚至離開了人世或者離開了原先的工作,篩,初評,再評審,考察,驗證等工作量加大。
申報者也必須進行大量的準備。把26年的成果資料進行追溯整理,尋找當時的當事人等等,難度極大。
所以必須提前申報,而且是全國範圍的,申請者甚眾,也沒有計算機進行管理這些過程和文件等。國家也在組織各專家委員會研討,製定規章和標準。
1985年評獎至少提前半年送交申請,甚至更早。而且成果必須運行至少一年以上,經過實際考驗的眾所周知著名的成果。
1985年的評獎與以後任何次評獎都不一樣,所有大名鼎鼎的科技泰鬥都出現了。
即使三等獎也是重量級人物的,國家級的獎項不是等閑視之,特別是首次評獎。這件事的震動和77級恢複高考一樣的大。
1985年評獎積累了26年的成果,所以數量是以後的2倍還多,都是重量級的。特一二三等獎總數是1000多一點。
而當時學部委員有400多個,比如蘇步青教授才獲得二等獎,獲得了2個。
當時中科院有120多個研究所和中心,各部委有100多個大研究院,約1000多個研究所,還有大設計院幾百多個,高校400多所,各省還有大研究院所,大設計院上千個。
很多大學和大研究機構連一項國家獎也拿不到。
幾壇有個人自稱1985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那麽讓我們來看一下有沒有可能。
他逃避下鄉走後門當了石油工人,77級國家高考沒考上,後來走後門進了石油係統內部的石油院校。1982年2月或者7月畢業,他上了研究生,3年後1985年到單位報到。
此時各單位申報科技進步獎早就已經申報上去了,即使什麽不幹,把名字加上上去都沒有機會。他剛熟悉環境也沒開始幹課題。申報上去後經過不同級別的幾級專家組評審委員會的多次評審,再驗證等一係列複雜的耗時過程。
即使有幾個月的時間,他有時間對此項目有所貢獻嗎?
若說他是拿到了1985年單位的獎,時間上也不對。
我堅信,1985年是首次評獎,不可能有77級的獲獎,更況且他是85年研究生畢業。
看一看1985年首次評選當選的什麽分量的,是對建國以來26年累積的舉世矚目的重大科技成果的獎勵。這些成果的水平都是世界級的,當選人也是世界級的大科學家。1987年可能還對過去的成果進行一些補遺,而從988年開始就比較正常化了。
來自維基。
1985年至1999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設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2000年至2002年設一等獎、二等獎。2003年至今設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獲獎項目分為通用項目與國防專用項目兩類。
年份 | 獲獎總項數 | 特等獎 | 一等獎 | 二等獎 | 三等獎 |
---|---|---|---|---|---|
1985 | 1761 | 23 | 135 | 535 | 1068 |
1987 | 807 | 4 | 50 | 237 | 516 |
1988 | 515 | 3 | 34 | 151 | 327 |
1989 | 504 | 3 | 36 | 152 | 313 |
1990 | 505 | 3 | 32 | 142 | 328 |
1991 | 502 | 1 | 32 | 140 | 329 |
1992 | 649 | 3 | 38 | 195 | 413 |
1993 | 441 | 2 | 27 | 122 | 290 |
1995 | 607 | 2 | 25 | 182 | 398 |
1996 | 536 | 4 | 20 | 169 | 343 |
1997 | 475 | 3 | 19 | 150 | 303 |
1998 | 471 | 3 | 22 | 133 | 313 |
1999 | 476 | 2 | 17 | 143 | 314 |
2000 | 250 | 22 | 228 | ||
2001 | 191 | 17 | 174 | ||
2002 | 218 | 18 | 200 | ||
2003 | 216 | 1 | 16 | 199 | |
2004 | 244 | 16 | 228 | ||
2005 | 236 | 18 | 218 | ||
2006 | 241 | 1 | 20 | 220 | |
2007 | 254 | 19 | 235 | ||
2008 | 254 | 3 | 26 | 225 | |
2009 | 282 | 3 | 17 | 262 | |
2010 | 273 | 31 | 239 | ||
2011 | 283 | 1 | 20 | 262 | |
2012 | 212 | 3 | 22 | 187 | |
2013 | 188 | 3 | 24 | 161 | |
2014 | 202 | 3 | 26 | 173 | |
2015 | 187 | 3 | 17 | 167 | |
2016 | 171 | 2 | 20 | 149 | |
2017 | 170 | 3 | 21 | 146 | |
2018 | 173 | 2 | 21 | 123 | |
2019 | 185 | 3 | 13 | 131 |
特等獎
注:括號中的為“國防專用項目”獲獎數。1996年、1997年各有一項獲獎項目未知。
時間 | 內容 |
---|---|
1985:23(16) |
|
1986 | 停評 |
1987:4(3) | |
1988:3(1) | |
1989:3(1) |
|
1990:3(1) | |
1991:1(1) | |
1992:3(1) | |
1993:2(1) | |
1994 | 停評 |
1995:2(1) | |
1996:4(2) | |
1997:3(2) |
|
1998:3(3) | |
1999:2(2) | |
2000 | 未設特等獎。 |
2001 | 未設特等獎。 |
2002 | 未設特等獎。 |
2003:1(1) | |
2004:1(1) |
|
2005 | 無 |
2006:1(1) |
|
2007:1(1) |
|
2008:3(2) | |
2009:3(3) | |
2010:3(2) |
|
2011:1(0) |
|
2012:3(1) | |
2013:3(2) |
|
2014:3(2) | |
2015:3(1) | |
2016:2(1) |
|
2017:3(1) |
|
2018:2(2) |
|
2019: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