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費!稿費!還是看看二三十年代連環畫家的稿費及其艱難生活吧。

本文內容已被 [ 鐵甲連環馬 ] 在 2021-02-25 10:10:1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 在二十年代除了有世界書局等幾家大型書局出版連環畫以外,更多的是一些小書商在經營連環畫,這些小書商中有二十餘家相對具有規模。當時小人書出現的時間並不長,連環畫家並不多,朱潤齋、陳丹旭、劉伯良等幾位是早期最為有名的連環畫家。朱潤齋的連環畫最見功底,畫中的人物造型背景,風景都非常生動、有趣,繪畫多取材於曆史題材的小說,故事具有很豐富的想象力。朱潤齋的連環畫很受市場的歡迎,同時也受到連環畫臨摹者的追捧,對許多後來的連環畫家如趙宏本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陳丹旭本身就是有名的畫家,他為世界書局畫了《連環圖畫二國誌》、《連環圖畫嶽傳》、《連環圖畫封神榜》等一係列連環畫,由於一些原因並未引起很大的市場反響。劉伯良在二十年代後期繪製了連環畫《革命軍北伐》等連環畫,風靡—時,但是受到本身的繪畫功底所限,其人物的造型顯得笨拙,並且在場景和畫麵的處理上多有雷同,後期沒有進一步的發展,受歡迎程度逐漸下降。
      
      較有名氣的連環畫家往往有相對較高的稿酬,並且是書商預付稿酬。而對於那些一般的連環畫家而言,則是相當艱難的生活。因為攤檔連環畫在夏季需求眾多,人們往往到書攤看書乘涼,暑假的到來,也使書攤熱閑起來,孩子們在書攤的長凳上不知不覺就過完了他們的暑假。書商看準了這個機會,多出書,猛掙錢,連環畫家往往日夜趕製都忙不過來,而到了冬季,寒冷把人們擋在室內,小書攤生意清冷,書商自然減少出版,畫家們則無事可做,或是另謀出路。這種巨大的反差,使得很多連環畫家的生活具有極大的不穩定陛,在淡季經常靠借錢或典當衣物度日。難怪有人把畫家創作的生活比喻為“臭蟲”(其習性夏季繁衍出沒,冬季悄無聲息),足見其悲涼與苦澀。前文所提的連環畫家朱潤齋,在連環畫出版界富有盛名,但其終因貧病交加,英年早逝,享年僅僅46歲。一位紅極一時的連環畫家尚且如此,那些默默無聞的連環畫家的生存狀況可想而知。然而對於很多出身貧苦,又沒有多高的文化素質,但是喜歡畫畫的人來說,畫連環畫尚為一個不錯的選擇,因此還是有很多人不斷地投入到這個行業中來。
      
      當時連環畫作者的成才途徑都是從做畫店學徒開始的,完全是舊式傳統手工業的性質。他們在手工作坊式的畫店裏拜師學畫,學徒生涯往往從給師傅帶孩子,做家務開始,一段時間後,開始從學習連環畫的一些配景入手,由淺入深的進入布景,最後學畫人物,而真正能夠進入人物階段的人並不多,多數人隻能畫畫背景。這也為連環畫的流水作業分工,提供了基礎,於是有了創作中的主筆、配角、場景等的分工。學徒一旦拜師,自己的一切都將交由師傅主宰。而這些拜師學藝的人,很多根本不具備藝術素質,往往隻是想學一門手藝糊口,因此很多人根本無法成長為連環畫家。而舊式的師門規矩,師傅往往對徒弟要求苛刻,不是自己特別青眼有加的弟子,也不會把自己的真才實學悉心相授。
      
      學徒在拜師之前,往往還要立定“關書’,即拜師協議,規定相關的權利和義務,關書的內容大體為:學徒需服從師傅教誨;學徒期間師傅斥責,家長不得過問;出師之前不得返家,不得半途而廢,學藝有成不得私自為人作畫,擅自營業;學業期滿師傅有優先雇傭權,雲雲。
      
      通過類似的“關書”,師傅把徒弟完全控製成自己的賺錢的工具。這類“關書”的年限一般是三年到五年,學徒期滿還要白白為師傅幹一年,叫做送師傅。所謂拜師,就等於把人身自由抵押給了名為畫師實為經營連環畫的出版商。往往學徒期滿了,也無法完全擺脫師傅的控製。
      
      更為令人氣憤的是,實際上有些師傅並沒有多少真學實才,自己畫的東西都不像樣子,卻裝模作樣的收學徒進行剝削,學徒隻能從臨摹名家的畫作中,學習一些繪畫技巧。
      
      從著名連環畫家趙宏本的學藝經曆中可以看出個中端倪,很典型地說明了那個年代學徒的悲慘處境。因為從小家貧,趙宏本16歲時就拜師學畫連環畫以謀生。
      
      師徒訂了“契約”,寫的是學徒三年期間,所有繪畫作品都歸由業師處理,不借膳宿,不負生病和死亡責任。
      
      雖然是這樣-份苛刻的契約,但想到能從業師手中學上一點東西,在以後走進社會後,能有吃飯本事,他就認命了。但讓人失望的是,所謂的“業師”,其實並沒有多少道行,人物畫得很不像樣。“培圳”僅僅三個月以後,趙宏本就畫了師傅寫的一部名為《打破九道山》武俠故事腳本,竟也被書坊收購出版了,賣了兩角錢一幅。
      
      以後的日子裏,就一本連著—本,為業師畫畫。趙的創作技藝不斷提高,被業師賣出的畫稿本的價格也不斷上升。日複一日,眼看學徒生活即將結束,終於可獲得自由身。不料還有一個規矩,學徒期滿之後還要送師一年,之後,這位師傅又耍盡手段,不惜威脅恐嚇,控製趙宏本達四年之久。後來趙宏本經高人指點,按江湖道上的規矩,花了300元大洋,拉了二隻台子,辦了兩桌高檔酒席,請了一些行業代表人物出麵,送禮謝師,才跳出火坑,結束了八年艱辛的學徒生涯。在這之前的整整八年中,趙宏本都是在資本家“老師”的殘酷剝削下度過的。
      
      有時害著病,也要日以繼夜地畫,如果說一個“不”字,或稍有延遲,就會招來嚴厲的斥責和威脅,“小心我敲碎你的飯碗”這樣的話是常常可以聽到的。後來他好不容易才擺脫了老板的羈絆,但是創作還是要聽命於連環畫出版商,自己根本沒有創作自由。
      
      雖說脫離了師傅可以自立門戶了,但是作為獨立接活的連環畫家,也並沒有多大的獨立性,他們的生計要完全依附於書商。即便是有了好的創意腳本,想要製作成連環畫出版,也要通過書商才行。當時曾有位叫趙家壁的文字腳本編輯,拿著創意尋求連環畫創作。他先找書店合作,得到否定回答後,輾轉找到兩位畫家,懇求他們按照腳本的要求創作兩部新的連環畫,得到同樣的否定回答。因為連環畫畫家受雇於店主,既沒有創作的自由也沒有人身自由,怕得罪店主,因而不敢接他的活兒。由此不難想象連環畫家處境之艱難。
      
      隨著連環畫的不斷發展,它的創作過程變得相對的繁複起來,於是開始采用“流水作業’的方式進行生產。
      
      創作人員都進行了各自的分工,畫人物的、畫背景的,畫衣服花飾的等等。創作中一般事先並沒有編好的腳本,而是由畫人物的作者根據某一小說或文學作品的內容,邊看邊畫。當時采用的是石印技術,畫連環畫的稿紙是半透明的,稿紙中有畫格,中縫有魚尾紋,折疊起來前後有兩幅,稱之為一張。一般出版用的畫稿紙的大小約是20厘米x27厘米,畫框約是17厘米x22厘米,橫豎都可以畫,由於製版時縮稿的緣故,創作時間用的稿紙要比出版的尺寸大四倍左右。兩幅為一張計算稿酬,這種底稿也叫做“底子”。主創人員把人物畫好後,於協創人員在空白處勾勒出背景、花草樹木、
      
      房舍家具,井在人物旁寫上角色的名字,預留出角色對白的“氣球”,還要在畫格之外用文字注上這一幅圖畫的意思,畫背景的根據這些要求畫上背景,最後補上人物的衣紋圖樣。等這些工作都完成後,繪畫部分算是脫稿了,可以交由書商結算報酬。書商拿到畫稿,並不能直接出版,還要找寫說明詞的人來,根據圖畫得內容和畫家的提示,給畫稿配上文字,並用毛筆書寫出來。這樣一部連環畫稿才算真正完成了。
      
      在這些協同分工中,也有高下貴賤之分。畫人物的在整個創作中占據著主角的地位,畫布景的屬於配角,而那些配衣飾、配文字的隻能算是跑龍套。因此在報酬的分配上,也有很大的差別,畫人物的要拿走稿酬的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畫布景的可多得一點,畫衣飾和配文的隻能拿個零頭。配文的則身價最低,報酬拿最少的一份,隻能吃點殘羹剩菜,於是戲稱他們為“叫花才子”。當然,在連環畫的發行過程中,隻有書商才是最大的獲益者。
      
      連環畫的市場因為有著明顯的季節性,所以很多時候書商們會在淡季的時候壓低價格收“底子”,等到旺季時再出版。在旺季,書商給的稿費,一般是向畫家約稿往往會預付全部稿費,或是書店約稿後,按照畫家交稿的情況實付稿費。然而在淡季,畫家的畫稿往往難以脫手,畫家們隻能另謀生路。
  •  
  •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