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聽爸爸講過去的事

來源: 離湖 2021-02-20 16:10:1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021 bytes)

小時候最喜歡聽爸爸講他小時侯和我們有記憶前的事情,我們常常圍坐在飯桌前,或是夏天乘涼時圍著爸爸的竹躺椅,饒有興趣地聽,不時地提問和發表評論。現在想來那是最美好的親子時間,有些事情幾十年過去了,我仍然記憶猶新。

爺爺的爸爸是個窮秀才,沒留下什麽產業。爺爺一邊種幾畝薄地,一邊在家辦私塾,靠微薄的學費補貼家用。爸爸從小就在在私塾裏混,學得比那些大孩子還好。爺爺有時出門打麻將,讓爸爸督促學生們背書。

家裏幾乎常年不見葷腥,奶奶用布條係著一塊肥肉,炒菜時在鍋裏飛快地遛一圈算是放了油。爺爺有時帶爸爸去釣魚,運氣好時能釣上幾條兩三寸長的小魚,就算開葷了。爸爸那時最喜歡去姑奶奶家,姑奶奶嫁得好,夫家是當地比較大的地主,家境殷實。姑爺爺忠厚仁慈,每次去都好吃好喝地招待,絲毫不嫌棄窮親戚,回家時姑奶奶總要給爺爺塞點錢帶回家。可惜解放沒多久姑爺爺就被當成惡霸地主槍斃了,姑奶奶一家落了難。(詳情見博文 兩個地主婆的故事

稍大一點,也就十多歲吧,爸爸跟著村裏的戲班子一邊演戲一邊要飯。他那時候經常扮皇帝,因為長了個長方臉,顯得比較有威嚴。戲班子管飯, 爸爸的訣竅是吃第一碗時,盛一碗平平的,飛快地吃完。吃第二碗時盛一碗滿滿的,壓得實實的,吃不完就倒進袋子裏帶回家。有一年大年初一,他們演戲討飯到了縣城,敲開一個大戶人家的門,開門的是個年輕女人,看神情穿著估計是個姨太太,人很和善,給了爸爸五角錢。爸爸給我們講故事時,一再感慨她心地善良,人也長得漂亮。

農閑時候,爸爸跟爺爺去江對岸的鄰省砸石頭掙錢。他和爺爺因為是外鄉人,經常受到欺負,但有一位中年人對他們很友好和照顧。有一次爺爺病了,爸爸和中年人一起幹活,他負責扶鉗子,爸爸不小心一錘子砸傷他的手,他也沒責怪爸爸。爸爸後來說可惜找不到那位中年人了,可真希望有機會能感謝和補償他。

十一歲時他去地主家幫工,也就是在家裏打打雜,混口飯吃。估計也不是真正有錢的大地主,因為爸爸當時和地主家同桌吃飯。有一次他們家來客人,做了很多菜。爸爸通常隻吃自己麵前擺的剩菜或者素菜,那天實在饞了,伸手舀了一勺糖炒花生米。地主立即問他在家是不是從來沒吃過這個,爸爸羞得抬不起頭。還有一次,地主的女兒嫌他吃飯太多,拿起鍋鏟打在他頭上,在爸爸的額角留下一個永久的疤痕。我們小時候總問地主的女兒後來怎麽樣了,問爸爸想不想“報仇”。爸爸笑笑,說解放後他們已經遭了難,再說那時候她也還是個孩子,談不上報仇。

十二歲爸爸去一家糕點鋪當學徒,也隻是管飯。他在那兒學了一點基本的記賬和算盤,為後來進銀行工作打下了基礎。在糕點鋪學徒時,有時可以吃點心,尤其是形狀烤得不好的,但絕對不可以帶回家。爸爸一想到家裏人沒得吃,自己也不忍心吃,我們那時笑他傻,說反正家裏人也沒得吃,他不吃白不吃。

爸爸十三歲就參加工作了,在銀行的收發室負責分發信件。他對新生活充滿了熱情和好奇,曾經爬到房頂去摸電燈泡,好奇它為什麽會發光,差點觸電。第一次看見同事們吃冰棒,五顏六色地很好看, 問是什麽, 有個同事開玩笑說是糖。爸爸覺得一分錢能買這麽大一塊糖很劃算,就跟著買了一塊。一口咬下一大塊,毫無思想準備的他立馬呲牙咧嘴地捂住腮幫子,旁邊的人一陣哄笑。

爸爸勤學好問,很快學會了算盤和銀行業務,不到18歲就做了主辦會計,媽媽那時在他手下工作。他覺得媽媽聰明漂亮,業務一教就會。爸爸那時候喜歡寫文章,走到哪裏都帶著本子和筆,隨時記錄下想寫的東西。剛開始還讓媽媽給他改,很快就看不上她的水平了。慢慢地文章越寫越好,被調到縣委辦公室工作,後來被稱為縣裏的頭號筆杆子。文革期間被造反派當成走資派的狗頭軍師和司爺被關了一段時間,因為成分過硬,沒多久就被放出來了。

六十年代哥哥出生後沒多久,爸爸得了很嚴重的腎炎,在縣醫院治療半年沒有效果。那時他頭腫得象豬頭,醫院覺得沒救了,準備放棄治療。在媽媽的一再請求下,單位送他去省城的醫院。在醫院碰上了他的救命恩人李爺爺,一位靠祖傳秘方專治腎病的中醫。李爺爺接手爸爸兩個星期就說有信心治好他的病,因為爸爸樂觀而且有恒心配合治療。半年的住院過程中,爸爸謹遵醫囑,嚴格控製食鹽的攝入量,吃了半年沒鹽的飯菜。爸爸好奇心強,喜歡看書和問問題,李爺爺非常喜歡他,總是耐心解答,時常感慨爸爸是塊學中醫的好材料,比他的幾個兒子強。出院後爸爸逐步開始吃帶鹽的食物,有一次就著一片香腸就吃了八兩米飯。

爸爸出院兩年後,有機會去省城出差,輾轉找到李爺爺家,那時他已經被打倒,在醫院掃廁所。他一見爸爸就忍不住流淚,說一輩子救了很多人的命,隻有爸爸會在這種時候還去看望他。李奶奶看見爸爸帶去的兩斤肉,連說雪中送炭,李爺爺已經三個月沒吃過肉了。爸爸後來每年總要趁出差去看望李爺爺幾次。李爺爺文革後成了我們省裏數得上的名醫,醫務極其繁忙,但隻要是我們家的人或者是爸爸介紹去的朋友,他從不推辭。九十年代初我上大學時和爸爸一起去看過他,他那時快九十歲了,生病住院,瘦得皮包骨。幾個月後李爺爺就去世了,據說臨死前老問爸爸怎麽還沒來看他。當時爸爸因抗洪救災脫不開身,釀成遺憾。

哥哥出生八個月就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中間偶爾回縣城住一住。兩歲左右時,爸爸抱著他出門逛。他指著蘋果說是番茄,指著香蕉說是黃瓜,吃飯時說肉真好吃,好久沒吃過了。過了幾年,到了上學年齡,爸爸去接他回來上學,他不肯,轉身就跑。爸爸在大堤上追上他,打了他屁股幾下。聞訊趕來的爺爺立即讓爸爸跪下,爺爺拿著戒尺也打了爸爸兩下,並說自己也是教訓兒子。哥哥遠遠地看著,覺得有人撐腰,更加不肯跟爸爸回家上學了。後來哥哥回家讀高中,調皮搗蛋,和爸爸關係一直不好,爸爸和爺爺免不了互相埋怨。(詳情見博文哥哥兩次被判刑)哥哥和我們姐妹關係也很生疏,我覺得和他從小不跟我們生活在一起有很大關係。

後來我們慢慢長大了,不再追著爸爸講過去的事。可是四十多年過去了,我現在卻不時地回想起當年的情景,往事曆曆在目,曆久彌新。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你哥可惜了。和老人住,老人溺愛孫子是大忌。我也是和我外婆在農村長大,14歲才離開。 -衡山老道- 給 衡山老道 發送悄悄話 衡山老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0/2021 postreply 16:56:43

派出所吵鬧,強開汽車,逼人買單,這幾件事情,可以看出混不吝個性,當年坐牢也許斷了後來黑社會之路。 -Laogui123- 給 Laogui12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0/2021 postreply 17:41:48

好故事,中醫救了令尊大人。你家每人得去他家後院種棵杏樹 -立竿見影-1- 給 立竿見影-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0/2021 postreply 19:35:06

貴老爸従十幾歳開始學生意到後來縣委辦公室工作、自有一番兢兢業業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1/2021 postreply 07:08:2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