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類什麽時候開始注意到地球的天氣變化有周期規律,因為史前文明沒有文字記載,現在已經無法知道。最早原始人類無疑是從日出和日落,產生白晝、黑夜和一天的概念,接著應該是從月亮圓缺周期總結出一個月的時間周期。進入農耕社會,人類越來越多從事農業生產,因此更加需要確定一個從天氣寒冷經炎熱再到寒冷循環往複周而複始的長周期到底包含了多少個從月圓經月缺再到月圓的中周期,和多少個從白天經黑夜再到白天的短周期。雖然大約在新石器時期,先民們根據農作物的生長周期就已經發現了春種秋收交替的規律,但從世界各地考古發現,不管哪個地區、那個古代部落,古人類好像不約而同地都根據天象變化確定一年的周期。這是因為天氣變化伴有較大的隨機性,很難確定一年到底應該包含多少天,而天象變化不僅遠比天氣變化穩定得多,就是在許多代人的壽命總和這樣一個很長時間裏也是穩定的。於是隨著人類天象知識的積累,產生了原始的曆法。幾乎所有的文明都發源於對時空關係的總體認知和實踐達到了改變人類生活純粹依附自然的程度,這就是天文曆法誕生的必然性,構成文明創生和傳承的價值。天文曆法推廣應用中的節日與節慶文化就是這種文明價值的特有表達方式。
在古代,對這個長周期的稱呼有過幾次變化。據《爾雅》“釋天”篇記載,這個周期堯舜時稱為“載”,夏代稱為“歲”,商代稱為“祀”,直到周代才稱為“年”。堯舜時代未有留下文字,僅有古書依據口頭代代的傳說,據說堯的重大貢獻之一是命羲和觀測天象,製定曆法,這個“載”字也僅是一個傳說。夏代是否已產生流通的文字,史學界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商代甲骨文字形字義都已相當統一,不會突然如此,應該在夏代文字基礎上發展完備的,近年考古學界對出土的夏代疑似文字作出了辨識。雖然現在還不知道夏代文字中的“歲”字怎麽寫,甲骨文中卻有這個字,“歲”字象一種有柄之半月形切割工具,其刃部上之二點,乃刃上所穿之孔,以便穿繩而將刃部緊縛於柄。古人用歲收割禾穗,又用以切割牲畜胴體,故“歲之言穗,言劌”。有人猜測這個一年中隻在收獲季節使用一次的農具,夏代就用它表明一年的時間周期。“祀”字也可以從甲骨文中找到,商代是個迷信鬼神的朝代,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把祭祀和軍事並列為國家最重要的兩件大事,“祀”排名還在“戎”之前,這就不奇怪商代用“祀”字稱呼這個周期。從甲骨文看,“年”字好像是一個手向前的人背著穀物。金文的“年”字也與甲骨文相同也從禾、從人。《穀梁傳》:“五穀皆熟為有年。”“五穀大熟為大有年。”“大有年”就是大豐收。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是穀穗成熟的樣子。《說文解字》也稱:“年,穀熟也。”這樣“年”就成為慶賀豐收喜悅的意思,在農業生產已有長足發展的周代起,我國就一直使用它稱呼這個周期(僅在唐玄宗天寶年間使用過“載”字)。
規定一個周而複始的起點,便有了‘新年’的概念,古代史籍上叫“春王正月”。舜在當上部落聯盟首領的那一天,祭告天地,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最早的農曆新年。中國新年在哪一天,在各朝代並不相同。大年初一以我們現在所用農曆為準,夏代定在一月初一,商代定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定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定在十月初一。到西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推行當時計算最精確的《太初曆》,恢複了夏代的以正月為歲首,並把二十四節氣訂入曆法,所以後世也稱農曆為夏曆。後來曆朝曆代雖對曆法有過修改,但基本上仍然以《太初曆》為藍本,以夏曆的孟春正月為歲首,正月初一為元旦,即新年的第一天,一直沿用至清末。
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清朝統治被推翻,孫中山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政府。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開會議,討論曆法問題。會上達成了“行夏曆,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的共識,決定使用公曆,把公曆1月1日定做“新年”,把農曆正月初一稱做“春節”,但並未正式命名和推廣。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曆紀年法”,將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把農曆正月初一定名為“春節”,並規定春節放假三天,讓人們熱烈地慶祝農曆新年。
春節時間延續長,地域跨度廣,節日活動豐富,是我國最重要、最隆重,也是曆史最悠久、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時間延續長是因為包括新年前的一段準備時間在內,正好都處在農閑之中,有充分時間籌備和參加各項節日活動。過去新年活動的持續時間,即使不算大年初一前的最早從臘八,通常從臘月二十三祭灶開始的準備時間,也不限於現在的三天假期,而是會持續到正月十五以後。此時各種作物都已收獲完畢,正是一年之中倉廩最為充實的時候,也有足夠物質條件應付籌辦費用和物資。
新年的一係列習俗的雛形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詩經·豳風·七月》中記載了西周時期的一年農事,最後說:“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享,日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周代是以十一月初一為元旦,所以九月霜降,十月農事結束以後就舉行舊歲新年交替時的節慶活動。此時的新年習俗處在萌芽狀態,慶祝活動相當簡單,隻不過為報答神的恩賜而舉行“臘祭”而已,也就是詩中所說人們將美酒和羔羊奉獻給諸神,以酬謝一年來神的保佑和賜福。
西漢初,經過“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社會生產得到了恢複和發展,社會秩序比較穩定,人們的生活情趣提高,便從一係列新年的節日活動形成了新年習俗。特別是《太初曆》推行後,曆法長期穩定,從此新年的日期就確定在正月初一,一直延續到今天。
從漢朝到南北朝,過新年的習俗逐漸定型,諸如祭祖、守歲、燃爆竹、換桃符、飲屠蘇酒、遊樂賞燈等活動都已出現,新年成為我國第一大節日。這些活動開始產生的時候是為了祈禱神靈賜福,攘除鬼蜮為害,具有十分濃厚的神秘色彩。到了唐代,國力的強盛,使人們越來越自信,新年習俗漸漸轉向了人們自己的娛樂遊藝,享受生活。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元旦的爆竹不再是一種驅鬼辟邪的手段,而成了一種歡樂、喜慶的方式。唐代以後,所有的新年活動,可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集中在除夕晚上到子夜時分進行,另一部分則在大年初一以後幾天裏陸續舉行,可以一直持續到元宵節,甚至更晚一些。因為這些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使得新年成為普天同慶,萬民歡度的“佳節良辰”,元旦轉變成娛樂型、禮儀型節日。到了明清時期,進一步增加了節日的娛樂氣氛,玩獅、舞龍、演戲、說書、踩高蹺、劃旱船等等,人們暫時忘卻煩惱,盡情地歡樂。直到近代北京人逛廠甸,廣州人遊花市,蘇州人聽寒山寺鍾聲,上海人看城隍廟雜耍……各地遊藝活動自具特色,各種娛樂活動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新年習俗把中國傳統文化完美地融合起來,成為集中展示我國幾千年風俗文化的民俗博覽會。在娛樂氛圍中,同時增加了禮儀和應酬的新內容:人們在新年相互拜謁,達官貴人互送名帖,或者登門叩拜;平民百姓也講究“禮尚往來”,饋贈禮品,互相拜年。中華過年習俗還輻射到周邊如日本、越南、朝鮮、韓國等國家,他們也和我們有相似的慶祝新年方式。
古時候基本是聚族而居,家中即便有人外出,也必定要趕回家與親人團聚過大年,祭祖宗,守歲,這些已成為炎黃子孫共同的習慣。現代,除夕時祭祖活動漸漸淡出,但全家團聚在一起,從吃年夜飯開始的守歲活動,直到子夜時分放鞭炮、貼春聯等迎接新年來臨的習俗依然流傳著。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裏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有一副流傳相當廣的對聯:“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就是寫除夕守歲的。守歲習俗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記》: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時下有個關於守歲起源的流傳頗廣,“年”是一隻凶惡的怪獸的故事,恕筆者寡聞陋見,這個傳說不曾在傳世的典籍中查到過,恐怕隻是近代民俗學者杜撰出來的,不足采信,也就不錄入本文。
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筆者家鄉至今還沿用周處的說法,稱這頓晚餐為分歲酒,置辦得很豐盛,從前未入席還要先供祭祖先,現在這一步驟已被省略。年夜飯的席麵上年糕和魚是不可少的,年糕諧音年年縣高處走,魚寓意年年有餘,最好是全魚,甚至有用木頭雕刻成一條魚放在盆裏,象征性地表示一番。北方的年夜飯似乎更簡單,隻是合家一起擀皮、剁餡,包餃子,最後下餃子吃,雖然簡單,卻洋溢著濃濃的人情味。根據南北朝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同時期的詩人徐君倩在《共內人夜坐守歲》一詩中寫道:“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裏覓楊梅。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催。”詩中生動地記敘了詩人在除夕與妻子一起宴飲守歲情景,從多個側麵反映了一千四百多年前普通人家在除夕之夜歡樂待曉的情景。這也是我國最早的守歲詩之一。唐太宗李世民一首《守歲》詩:“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則寫盡了皇宮除夕守歲的豪華勝景。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宋代席振起的《守歲》詩雲:“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映碧紗。三十六歲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 阿戎指同族兄弟,典故出自晉宋間人多呼弟為阿戎,如《宋書》:謝惠運初不為父所知,族兄靈運曰:“阿戎才悟如此,而何作常兒遇之。”作者除夕夜倍感歲月無情青春不再,決心要從此“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蘇軾任鳳翔府簽判時,除夕思歸而不可得,給弟弟蘇轍寫了《饋歲》、《別歲》、《守歲》三首詩,《守歲》詩為:“欲知垂歲盡,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係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食,相守應歡嘩。晨雞旦勿鳴,更鼓畏添過。坐久燈燼落,起看北鬥斜。明年豈無年,心事空蹉跎。努力盡今日,少年猶可誇!”作者當時二十七、八歲,用形象的蛇蛻皮喻時間不可留,暗示要自始至終抓緊時間做事,免得時間過半,雖勤也難補於事。努力應從今日始,表達了自己隻爭朝夕的願望。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又如明代文征明的守歲詩道:“人家除夕正忙時,我自挑燈揀舊詩。莫笑書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詞。”除夕夜仍不忘挑燈用功,足見其何等珍惜光陰,其誌之遠大,怪不得他在書畫詩文各方麵都取得很高成就。
子夜一到,守歲的重頭戲登場:燃爆竹,貼春聯,晚輩給長輩磕頭拜年,長輩給小孩紅包壓歲。這些活動都由來已久。
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裏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劈劈啪啪的響聲,這就是最原始的“爆竹”。《荊楚歲時記》寫道:“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這段記載說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種驅瘟逐邪的音響工具,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習俗從一開始就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實,這完全是由古人的誤解所致。據《神異經》(舊題漢代東方朔撰,從寫作風格看當是六朝文人所依托。)說,古時候,人們途經深山露宿,晚上要點篝火,一為煮食取暖,二為防止野獸侵襲。古人說山中有一種動物名叫“山臊”可令人寒熱,是一種使人得寒熱病的鬼魅,它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經常趁人不備偷食東西。為了對付這種動物, 人們就想起在火中把竹子燃爆,用竹子的爆裂聲嚇跑山臊,以驅逐瘟邪,求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個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裝在竹筒裏,點燃後使其發出更大的聲響和更濃烈的煙霧,結果驅散了山嵐瘴氣,製止了疫病流行。這便是裝硝爆竹的最早雛形。以後火藥出現,人們將硝石、硫黃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燃燒,產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除夕夜晚,震耳欲聾的鞭炮席卷神州大地,萬象更新的新年來到了!
曆代春節詩可謂浩如煙海,最有名的大概要數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詩中除了寫到爆竹之外,還寫了屠蘇酒和桃符。
屠蘇,也名“屠酥”、“酴酥”,本意是一種闊葉草,有人認為屠蘇酒是用屠蘇泡浸的酒,實際是用多味中草藥泡製。唐代韓諤《歲華紀麗·元日》“進屠蘇”條的注解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俗說屠蘇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歲除夜遺閭裏一藥貼,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於酒樽,合家飲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姓名,但曰屠蘇而已。”據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記載:“屠蘇方:大黃十六銖,白術十五銖,桔梗十五株,蜀椒十五銖,去目桂心十八銖,去皮烏頭六銖,去皮臍茇葜十二銖。” 一兩為二十四銖,按該方配製各味中藥,浸在釀製酒(現在更流行的蒸餾酒要到元代才有規模生產)中一段時間就成為屠蘇酒。如果分析一下屠蘇酒所包含的七味藥草的藥性和功效,我們就知道它是防治瘟疫的。大黃的功能是排除各種滯濁之氣,推陳致新,所以被稱為藥中的將軍。白術是健胃、利水、解熱的藥,久服能輕身延年。桔梗能補血氣,除寒熱,祛風痹,下盅毒。蜀椒也能解毒、殺蟲、健胃。桂心的功能是化瘀、活血、散寒、止痛。烏頭能去風痹,去痞,溫養髒腑。茇葜能驅毒、防腐、定神。綜合這些藥的功能,可以肯定它是防治疫病的有效藥方。古代元日飲屠蘇酒是飲用之前把盛滿酒的酒樽放在井中,所以是冷飲不是熱飲。古人飲酒,和現代人先幹為敬相反,是以後幹為敬的,因此總是從年長者飲起,隻有元日飲屠蘇酒是按自少至長的次序飲之。宋代的《時鏡新書》引晉代人董勳對此所作的解釋說:“少者得歲,故先酒賀之;老者失時,故後飲酒。”小孩過年增加了一歲,大家要祝賀他;而老年人過年則是生命又少了一歲,拖一點時間後喝,含有祝他們長壽的意思。所以唐代白居易《歲假內命酒》詩:“歲酒先拈辭不得,被君推作少年人”,宋代蘇轍《除日》詩:“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後來元日飲屠蘇酒的習俗慢慢消失了,現在再也沒有人在大年初一冷飲屠蘇酒了。
桃符,又涉及另外一個風俗。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裏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幹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荊楚歲時記》就記載有:“正月一日,帖畫雞戶上,懸葦索於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可見那時已有正月初一貼門神的習俗。《西遊記》第九回記載了魏征斬龍的故事:魏征在唐太宗手下為大臣,還是天庭的人曹官。長安附近的涇河老龍王與欽天監袁天罡的叔父算命先生袁守誠打賭。為了賭勝,晚下一個時辰,少下三寸八點雨,犯了天條,玉帝要將他斬首,派魏征在午時三刻監斬老龍。老龍於前一天托夢,懇求唐太宗為他說情,唐太宗滿口答應。第二天,唐太宗宣魏征入朝,並把魏征留下來,同他下圍棋。不料正值午時三刻,魏征打起了瞌睡,夢中靈魂出竅斬了老龍。老龍陰魂不散,怨恨唐太宗言而無信,天天到宮裏來搗亂,鬧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征知道皇上受驚,就讓唐太宗派秦瓊、尉遲恭這兩員大將,守在宮門保駕,果然,老龍就不敢來鬧了。唐太宗體念他們夜晚守門辛苦,就叫畫家畫了秦瓊、尉遲恭兩人之像貼在宮前門,畫了魏征畫像貼於後門,結果照樣管用。此舉也開始在民間流傳,秦瓊、尉遲恭便成了門神,唐朝以後門神形象就有兩種版本。
桃符又演變成為後來的春聯,據說是因為五代時期,後蜀國後主孟昶有一年除夕心血來潮,要翰林學士辛寅遜為他在桃木板上寫兩句吉利話掛在自己寢宮門上。辛學士好不容易想了兩句,孟昶認為對仗不工,給否定了。孟昶自己動筆寫了兩句:“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據說這就是我國有史以來可查的第一副春聯。唐朝的律詩中有聯句,可推測在這之前不一定沒有,隻不過沒有記載下來。後來老百姓紛紛仿效,用紅紙代替,就成了春聯,隻是在王安石的時候,桃木板仍然保存著,所以他是寫成“總把新桃換舊符”,不是寫成“總把新聯換舊符”。
子夜時分,隨著辭舊迎新時刻的來臨,除了燃爆竹、貼門神、貼春聯,同時還有一片拜年的祝福聲。拜年是自古至今,春節期間最大的禮儀,通常的順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孩子們此時最期待,也最興奮,他們紛紛給長輩磕頭拜年,長輩們則要忙不迭地給“壓歲錢”。長輩給小輩壓歲錢,是希望小輩平安幸福,遠離晦氣和災難。現在初一隻是家人拜年,並不外出,初二開始,穿戴一新的人們四處串門拱手作揖互賀新禧,親友間更要來往拜訪、歡聚宴飲。古時拜年一般都攜帶賀禮,但主人隻禮節性收一部分,還要回贈“利是”,對孩子或下輩則要發壓歲錢。拜年可以一直拜到正月十五,隻是正月初二,傳統上是女兒女婿回娘家的日子,即是女婿給嶽父母拜年,俗稱“迎婿日”。現在,行政機關舉行的團拜早在唐代就有了,即機關成員大夥共聚一堂集中拜年。 唐代人包佶有一首《元旦觀百僚朝會》詩雲:“萬國賀唐堯,清晨會百僚。衣冠蕭相府,繡服霍嫖姚。壽色凝丹碧,歡聲徹九霄”,生動描述了文武百官上朝“團拜”的盛況。宋代發明了用帖子(即名片)拜年的新方式,拜年者不必與主人見麵,隻需向對方投張名帖以示禮節就行了,稱為“飛帖”。各家就在門前掛一紅紙袋,上書“接福”,用來裝外人送來的拜年帖。至明代“飛帖拜年”已很流行,有文征明《拜年》詩為證:“不求見麵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可見當時“飛帖”之盛。“飛帖”之俗民國時期還有遺留,解放後就消失了。
此外,除夕夜,我國民間還要舉行踩歲活動,即在院內將芝麻秸粘上用黃紙卷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後,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並借用芝麻開花節節高之吉祥寓意,祝願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