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是我的故鄉,雖然已經離開那裏很多年了,但是往日的記憶卻是始終難忘的,尤其是八十年代的鄭州。鄭州自1952年省會由開封遷到之後經曆了一次大的城市發展的飛躍!在八十年代已經由原來隻有幾條小街道的小縣城一躍而成為中原地區最大的城市。
八十年代鄭州分為兩大部分,基本上以火車站為中心分為實際上的東郊的行政區(省之機關以及大專院校以及黃委會係統)以及西郊的工業區(包括占工業比重很大的棉紡織廠,以及另外一些大型機械廠)。另外在火車站西邊就是隸屬於鐵道部的鄭州鐵路局,他們有自己的公檢法係統,有自己的中小學校和醫院等等,基本上就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幾乎占了整個城市的五分之一。火車站向來是藏汙納垢之地,鄭州也不例外。那裏有很多批發零售商場,周圍還有兩三個長途汽車站,從來都是車水馬龍人流不斷。那裏的治安問題很大,坑蒙拐騙之徒甚多,本地人幾乎都不敢到那裏去。
八四年左右,在火車站附近的二七紀念塔旁邊建起了亞細亞商場,並隨之帶來了震動全國的轟轟轟烈烈的商戰,並最終勝出。九十年代亞細亞更是瘋狂擴張到全國各地,一時成為鄭州人的驕傲!無奈高樓起的快倒的也快,很快便塌方搬倒下去了。二七紀念塔在八十年代周圍沒有超過它的建築,記得小時候登上去一次,無論如何八十年代在上麵是看不到麥田莊稼地的。當時鄭州有四所軍校,分別是工程兵技術學院,測繪學院,鄭州炮校和另一所名字忘記了。在行政區這裏,集中了大多數大中專院校,主要的有化工部的鄭州工學院,輕工業部的鄭州輕工業學院以及河南農業大學,財經學院,財稅專科,省中醫學院等等。河南雖然一直是人口大省,可是在教育方麵,特別是大學方麵先天不足,數量不多質量就更加一般!河南大學作為河南唯一的曆史悠久的大學至今仍在開封,受很多原因限製,至今仍然比較一般。
八十年代的鄭州雖然不如現在繁華,當時湛藍的天空和寧靜安逸輕鬆愉快的生活節奏。八0年鄭州開始大規模住宅建設,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大都是五六層樓,沒有電梯。在此之前,西郊工人家屬區倒是有筒子樓,而省直機關幹部的家屬區卻是一片平房,一直到九十年代初這些平房才逐漸消失。我就是在這些平房大院裏長大的。雖然有甲乙丙丁戊五個大院,但是即沒有大門也沒有院牆。房子一排排的,分隔成不同的小院落,都沒有大門,互相通達,倒是挺方便。這些房子似乎並不是按照單位分配的,因為記得鄰居中有各個不同單位機關的。印象裏聽大人們說房租很少每個月一點點而已。每家每戶一個廚房,但是水龍頭卻在院子外麵,兩三個院子共用一個。衛生間跟也是這樣。所以經常要去提水。
八十年代的行政區比較冷清,餐飲行業以及文化娛樂生活遠不如西郊工業區。特別是晚上,甚至機關這裏街道空空燈光昏暗而西郊則是車水馬龍燈火通明。每年的元宵燈節也是在西郊舉行。這種狀況到九十年代以後完全顛倒過來了!現在鄭州東郊政府機關單位附近是燈紅酒綠最紅火最高檔的,而西郊則黯然無光了。八十年代初,經常跟表哥到工廠玩,那裏業餘文化生活比機關豐富多彩。那個時候,工人比機關幹部收入高,工廠普遍效益好福利好,工人們分房比省直機關幹部還容易。所以不少年輕的機關幹部就跟工人結婚住在工人家屬院。八八年以前鄭州的物價是很便宜,一大碗羊肉燴麵才五毛錢。
八十年代的物資供應想到豐富的,即便七十年代雖然記憶不多,但是也不覺得供應有什麽緊張。所以聽到某些人說1976年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非常不理解!80年工業企業普遍運行良好,工廠規模不斷擴大,工人住房福利都在穩步增長,倒是九十年代以後鄭州的紡織工人以及其他行業數以萬計的工人失業以至於現在陰影還在。我的表嫂一家四口都在某柴油機廠工作,父親是八級鉗工,八十年代分配了樓房,一家人收入頗豐令人羨慕,可是九十年代後表嫂與她媽媽,哥哥先後失業,風光不再。
總之,八十年代的天空也還湛藍,八十年代的人們也還淳樸。特別是年輕人無論工人農民或者科研人員,學生機關幹部感覺普遍生活無憂無慮,充滿陽光,充滿希望。八九之後,這份陽光和天真爛漫被“步子再大一點”的烏煙瘴氣的全民經商全民貪腐搞的煙消雲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