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恩師李漱清,兩兒一孫為革命犧牲,建國後主席破例照顧李家

來源: williamsteng 2021-02-02 18:11:3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0658 bytes)

史論縱橫2021-02-02

 

1949年8月4日,湖南和平解放,人民解放軍順利進駐長沙,革命即將取得勝利了,這一天,李漱清等了太長的時間。

湖南湘潭韶山的李漱清曾是一名激進的鄉村教師,一直對革命充滿期待,他鼓勵自己的兒子參加革命。

毛澤東1925年回韶山發動農民運動時,就讓自己的大兒子李耿侯給毛澤東當秘書。

算一算,李耿侯離開韶山出去鬧革命已經20多年了,做父親的李漱清卻一點消息也沒有。

因為韶山是敵人重點監視對象,任何跟毛澤東,跟井岡山有關的消息,都容易引發敵人的針對。

他對李耿侯最後的消息就是他跟著毛澤東上了井岡山。

現在革命勝利了,兒子應該回來了吧!

於是,李漱清讓自己的小兒子李介侯到長沙去打聽打聽兄長的下落。

李介侯帶著欣喜上路,卻帶著遺憾而歸,打聽了很多老鄉,都沒有李耿侯的消息。

李漱清又在家裏等了兩個月,新中國已經成立,可還是沒有李耿侯的消息。

毛澤東恩師李漱清,兩兒一孫為革命犧牲,建國後主席破例照顧李家

 

當父親的哪有不想自己兒子的?李漱清再也等不下去了,他要小兒子李介侯給毛澤東寫封信,問一下大兒子的消息。

毛澤東收到李介侯的來信後,得知恩師李漱清還在世,非常高興,但是李耿侯的消息,他不知道如何告訴這位老教師。

因為李耿侯在1928年可能就已經犧牲了,一起犧牲了還有李耿侯的兒子李德深。

想了一會,毛澤東還是給李介侯回信寫道:

介候先生:

惠書敬悉,深感厚意。

耿候兄自一九二八年在湘贛邊界雲寧岡山見過一麵,隨即率隊返湘南以後,未再見過。傳聞殉難,似屬可信,時地則無從查問了。

尊翁健在,可為慶賀。

尚祈轉致問候之意。

率複,順祝健進!

毛澤東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七日

李介侯將收到的信給父親李漱清看後,李漱清傷痛萬分,因為自己一共三個兒子,出了小兒子李介侯因為年紀小沒有來得及參加革命,剩下的兩個兒子都為國捐軀,還有一個孫子也犧牲了。

隨即李漱清給毛主席寫信,詢問兩個兒子李耿侯、李貢侯及孫子李德深犧牲的具體情況。

毛主席對於李家子弟的遭遇“極表同情”,並且回信說:“李耿候、李貢候、李德深三人為革命犧牲,均應發給光榮紀念證件。”

看到毛主席的回信後,李漱清潸然淚下,自己的兒子雖然犧牲了,但是革命最終取得了勝利,人民總算是當家做主了。

更難能可貴的是,主席並沒有忘記李漱清一家為革命做出的貢獻。

說起來,李漱清與毛主席之間,有太多的故事。

1936年,毛澤東在對美國記者斯諾的訪問中曾說道:“還有一種事對我有影響,就是本地一所小學來了一位‘激進派’教師,說他是‘激進派’,是因為他反對佛教,想要去除神佛。他勸人把廟宇改成學堂。大家對他議論紛紛,我最佩服他,讚成他的主張。”

毛澤東口中的這位“激進派”教師,就是李漱清。

毛澤東恩師李漱清,兩兒一孫為革命犧牲,建國後主席破例照顧李家

 

李漱清也是韶山衝人,比毛澤東大19歲,早年就讀於湘潭師範學校,後來又到長沙法政學校進修過。

民國時期是一個急缺文化人的時代,學八股文的人已經不能算作是緊缺人才,隻有那種上過新式學堂的人才算。

以李漱清當時的學問,如果從政,必然會有一個不錯的前途,民國時期的官員,大多有錢,但是李漱清卻沒有這樣做,而是回到家鄉當了教書先生。

在民國時期,當教書先生大概是有文化的人最沒出息的職業,尤其是這種到鄉間學校當私塾教師。

但是李漱清卻並不這樣想,他認為應該將知識傳遞給家鄉的人,讓家鄉的人都能夠接受新的思想,隻有思想徹底改變了,這個國家的未來才有勝利的可能。

當然,李漱清的教學方法與當時的私塾老師的教學方法可不一樣,當時的私塾教的都是一些“之乎者也”的東西。

雖然李漱清是一位充滿愛國思想的進步老師,但是他極力主張將私塾辦成“洋學堂”,因此遭受當地思想保守的封建豪紳和地主老財的反對,李漱清在鄉間的教育開展情況並不順利。

其實,當時社會上,並不注重教育,比如當時毛澤東的父親,在毛澤東14歲的時候,就不打算讓他繼續讀書了。

毛澤東恩師李漱清,兩兒一孫為革命犧牲,建國後主席破例照顧李家

 

此前,毛澤東已在私塾讀了5年書,他父親毛順生是一個比較務實的人,毛順生認為兒子已經讀過幾年書,認識幾個字,以後就可以記賬了,這樣以後經營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至於太困難,到城裏去給人當學徒然後再開商鋪也是夠用的。

因此就不打算讓毛澤東繼續讀書了,要讓毛澤東回家種地、記賬、跑買賣。

這一年是1907年,正是李漱清回鄉辦學期間。

輟學在家種田的毛澤東為李漱清全新的辦理理念所吸引,有一天趁著休息的時間,毛澤東專程來到五六裏外的李漱清家裏,向他請教學問。

推行新式教育受挫的李漱清,竟然碰到了這樣熱衷新式教育的學生,十分感動,經過聊天李漱清發現,毛澤東是一位十分有前途的少年,這樣的學生如果遵從其父親的安排,那一輩子也沒有什麽出息了。

李漱清深知,一個人如果錯失了教育的機會,將會是多大的遺憾,因此就對毛澤東說:“從今以後,你勞動之餘,隻要有時間,便到我這裏來讀書習文,我這裏有好多相潭帶來的新書,你想看什麽,盡管來挑!”

可以說,李漱清就是毛澤東的“補習老師”,不但不要學費,還單獨授課,借閱書籍。

從此以後,毛澤東三天兩頭到李漱清那裏去請教,然後借書看,在那段時間裏,毛澤東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農民,他的父親希望毛澤東能多幹一點活,這樣家裏就可以少雇一個幫工。

毛澤東白天挑糞、犁田、播種、砍柴、放牛什麽都幹,晚上還要幫父親算賬,等算完賬已經深夜了。

但是這也抵擋不了毛澤東對讀書的熱愛,在忙完所有的工作後,等到父親睡著之後,就用棉被把窗戶捂嚴實了,然後點上燈,如癡如醉的讀了起來,每天都讀到很晚。

毛順生看著燈油天天減少,料到這裏麵一定有貓膩,剛開始他以為是雇工偷用,就經常半夜來巡視,毛澤東害怕被發現,就躲到放雜物的小閣樓裏麵去讀。

毛澤東恩師李漱清,兩兒一孫為革命犧牲,建國後主席破例照顧李家

 

小閣樓裏麵蚊蟲特別多,他也不怕挨咬,每天都沉浸在從李漱清借來的書的海洋中。

毛澤東經常跟李漱清訴苦,說他父親不讓他讀書,然而李漱清畢竟是外人,不好插手他們家的事,就勉勵毛澤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給毛澤東打氣。

受到李漱清的鼓舞,毛澤東不管再難,也要堅持讀書,堅持與父親抗爭到底,你不讓我讀書,我偏要讀。

然而,最後毛澤東發現,自己還是太年輕了,鬥爭經驗沒有自己的父親豐富,有一天毛澤東正在被窩裏讀書,讀的正來勁,毛順生一把掀起了毛澤東的被子,抓了個正著。

毛順生暴跳如雷,怒不可遏的喊道:“石三訝子,你一夜熬掉我一盞桐油,一個月就是幾百元銅錢,你這樣胡亂搞下去,我這份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家產,早晚會敗在你這個不孝後代手裏!”

想想我們現在社會,假如我們肯主動讀一點書,父母早就樂開了花,可見那個時代的老百姓生活有多困難。

毛順生一看這些書,上麵寫著“李漱清藏書”幾個字,當時就暴跳如雷,第二天就氣勢洶洶的到李漱清家裏大吵一架,要李漱清不要給孩子看這些破書。

李漱清好言相勸的說:“你家的潤之,是一塊好材料,好好讓他讀點書,他會大有出息的!”

可是毛順生哪裏管那些,說道:“有出息!有出息!不幹活,光看書,就能填飽肚子呀!”

毛順生說完甩門而出,讓李漱清很沒有麵子。

當天晚上,毛澤東去李漱清家裏道歉,讓他惹了麻煩,李漱清卻給毛澤東出了個主意,以後讀書之前,把父親交待的農活幹完,然後光明正大的讀書,看他還說什麽。

毛澤東認為這個方法很好,有一天幹完活後就在樹下讀書,毛順生看到後就要打毛澤東,毛澤東針鋒相對的說:“我幹完了你交給我的挑十五擔肥的全部農活,你憑什麽還要打我?”

毛順生一看毛澤東沒有偷懶,也就不再說什麽,後來父子倆約法三章,以後毛澤東把活幹完就可以讀書了。

後來李漱清還是堅持讓毛澤東到學校去讀書,一直想盡各種方法勸毛順生,最後聯合了毛澤東的母親家的親戚,這才讓毛順生不得不同意送毛澤東到外麵去讀書。

毛澤東恩師李漱清,兩兒一孫為革命犧牲,建國後主席破例照顧李家

 

可以說,毛澤東後來能夠到外麵去讀書,並且走上革命的道路,李漱清起到的助力不小,毛澤東每次回鄉的時候,都會到李漱清那裏去看望他。

對於李漱清,毛澤東充滿了感激,能夠在知識匱乏的時代,帶來知識,這是比什麽都寶貴的東西啊!

事實上,毛澤東對李漱清的感激,並不止於從他那裏學習了知識,更是毛澤東投身革命後,李漱清對革命的支持。

1925年2月,毛澤東和楊開慧一起從上海回韶山養病,並領導當地農民運動。

當時鬧革命是很危險的事情,但是李漱清卻大力支持,不但自己加入其中,也讓自己的兒子李耿侯參加革命。

李家父子參加革命,大大鼓舞了韶山人參加革命的意願,李漱清的長子李耿侯,在1914年和他的父親一樣,畢業後在湘潭、衡陽等地“水土不服”,最終回到家鄉擔任小學教員。

在毛澤東與楊開慧回到韶山後,在李漱清的安排下,李耿侯就成了毛澤東的助手,協助毛澤東建立農民協會,開展革命鬥爭。

有一次,李耿侯看到毛澤東的《新民》等刊物,問毛澤東:“像我們韶山成胥生這樣的大土豪,我們能推倒嗎?”

毛澤東回答說:“依我看,推不推倒,就看大家齊心不齊心。隻要大家齊心,就沒有什麽敵人不能戰勝。”

李耿侯對毛澤東的革命理念更加信服了,後來經過楊開慧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韶山革命骨幹的重點培訓對象。

為了配合農民運動,李耿侯協助毛澤東開辦農民夜校,就像李漱清當初對毛澤東那年,不僅主動擔當了講課的任務,還承擔一部分油燈和書籍費,對韶山革命活動的開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毛澤東恩師李漱清,兩兒一孫為革命犧牲,建國後主席破例照顧李家

 

當年8月,湖南軍閥趙恒惕派人來抓捕毛澤東,李漱清與李耿侯掩護毛澤東從湖南到達廣州。

不久,毛澤東在廣州擔任宣傳部長職務,隨即邀請李漱清協助自己主編《政治周報》,李漱清有文化,有能力,工作起來兢兢業業一絲不苟,毛澤東還以宣傳部長名義下令嘉獎了李漱清,後來又被毛澤東親自推薦他到湖南省政府工作。

南昌起義後,李耿侯帶著農民武裝趕赴江西,結果聯係中斷,又遭遇伏擊,後來聽聞毛澤東要進行秋收起義,就回到韶山組織策應工作。

毛澤東上了井岡山後,李耿侯也帶著七八十人的工人自衛隊上了井岡山,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

李耿侯上了井岡山後,李漱清的另一個兒子李貢侯也參加了革命,在1929年6月犧牲了。

聽聞自己的二兒子去世了,李漱清老淚縱橫,但是他並沒有氣餒,他知道,毛澤東一定會帶領工農紅軍走向勝利,讓老百姓當家作主。

由於與毛澤東失去了聯係,李漱清在韶山繼續擔任小學老師,傳遞革命理念,讓更多的青年人知道革命從來都沒有間斷過。

正式因為李漱清一家的付出,才讓毛主席十分惦記,因此才在給李漱清的回信中,讓他帶著信去相關部門領取將領。

後來李漱清憑借毛澤東的這封證明,領取了三份《革命烈士證明書》和撫恤糧。

戰爭年代,為革命犧牲的人很多,但是像李漱清家這樣,一下子付出了三條生命的人家並不多,這一切,毛澤東是十分了解的,不能讓這樣的革命家庭在生活上出現任何一點困難。

對於李漱清提出的要求,隻要是合乎情理的,能夠辦到的,毛澤東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能照辦。

1952年7月和8月,毛澤東連續兩次寫信給他在老家的堂兄毛宇居,要毛宇居帶著李漱清等人到北京來“住一至兩個月”。

同行的人中,除了毛宇居和李漱清外,還有毛澤東啟蒙老師鄒春培之子鄒普勳,湖南一師校長張幹、曆史教員羅元鯤。

毛澤東恩師李漱清,兩兒一孫為革命犧牲,建國後主席破例照顧李家

 

來人全是跟毛澤東教育相關的人物,毛澤東老師的這個標簽實在是莫大的榮譽,如今的毛澤東已經成為中國人民的領袖人物,張幹和羅元鯤都是毛澤東讀大學時的校長和老師,在民國時期就已經是大學教師,其文化水平自然不需多說,在當時的教育局擁有極高的號召力。

鄒普勳雖然不是毛澤東的老師,但是他的父親鄒春培那可是實打實的啟蒙老師,而鄒普勳則是毛澤東少年時的玩伴。

相比之下,李漱清和他們比起來則有點“不倫不類”。

李漱清從師範學校畢業後,雖然在韶山執教多年,但是毛澤東卻並未在李漱清的學校裏讀過書,兩個人之所以有關係,是因為當時毛澤東輟學在家,經常找李漱清請教問題,按照現在的話來說,李漱清就是毛澤東的“補習老師”,隻不過不收錢而已。

但是在毛主席的心裏,李漱清與那些老師是一樣的。

9月26日,一輛銀色的灰色轎車,載著李漱清等四個人到達了中南海,毛澤東見到年僅八旬的李漱清十分高興,握緊他的雙手說道:“您老人家好健旺呀!”

李漱清已經很久沒有見過毛澤東了,因此有些拘謹,主席當時就說:“老熟人,老朋友,隨便一點麽,怕麽子囉?”

一口家鄉話說出來了,讓李漱清倍感親切。

隨後,毛澤東領著李漱清等老師們參觀了一下中南海,參觀完中南海,又請李漱清一行看電影、吃飯、照相,國慶節的時候,還請他們登天安門觀禮。

毛澤東恩師李漱清,兩兒一孫為革命犧牲,建國後主席破例照顧李家

 

李漱清深有感觸的說:“此次不是毛主席盛意,實難得此機會!”

在北京待了20多天,毛澤東用稿費為大家每人做了一套衣服,一件呢子大衣,還有100塊錢。

就快要離開北京了,此番進京受到毛澤東的熱情款待,天安門觀禮也看了,中南海也參觀了,名勝古跡也遊覽了。

唯一讓大家感覺到美中不足的,似乎就是在國慶時,看著飛機在天上飛舞好不神奇,活了這麽大對數,卻還沒有坐過飛機,也許以後一輩子都沒有機會了。

大家商量起來,都想要坐一回飛機,最後由李漱清執筆,向毛澤東寫了請求報告:“餘年八十,欲試航空,不置可否?請主席批準。”

毛主席看到後,當即批準,不久之後李漱清與張幹、羅元鯤、鄒普勳,等人登上了民航飛機,圍繞北京上空飛行,可以俯瞰首都及長城的風光,實現了幾位老人多年來的願望。

當時,張幹、羅元鯤等有資曆的人都在的情況下,卻讓李漱清向毛主席提要求,要坐一次飛機,最後毛主席答應了。

因為李漱清一家為革命做了太多的貢獻,任何合理的要求,毛澤東都會想盡辦法來滿足,不是出於私心,而是國家對革命有貢獻之人的照顧。

李漱清從北京回到韶山後,也多次給毛主席寫信,將鄉間的情況告訴毛主席,毛主席也回信請他“保重身體”。

1952年11月,李漱清被聘為湖南省文史館館員,一直到1957年2月去世,臨終時還再三對子女說:“請你們轉告毛主席,請他一定要好好保重身體,我們的國家,還有多少大事要他去做啊!”

毛主席得知李漱清逝世後,非常難過,說李漱清為革命做過很多有益的工作,再三囑咐有關部門,一定要照顧好李漱清的遺屬。

這是很難得的事情,我們知道毛主席給大多數人韶山鄉親們要求解決個人困難問題的親友,從來都是寫信回複:“我不便介紹”,教育他們“不要來北京”,“在原地自己設法解決”,“在地方上做些有益的工作為宜”。

然而對於李漱清一家,毛主席總是破例。

1951年3月28日,李介侯致信毛澤東,在信中說道:“我現在中國進出口公司機械科負責,我家眷已來到北京。北京方麵的生活圓滿解決了,一切都是由於你的幫助,可是我父親把被人遺棄的我妹女兒宋明,也交我家眷帶來北京。我父親有信請求您替她找一個免費的中學讀書。擬請設法進入產科、護士等免費學校或半工半讀的學校讀書。”

毛澤東恩師李漱清,兩兒一孫為革命犧牲,建國後主席破例照顧李家

 

從這封信中,我們可以看到,李漱清的小兒子李介侯能夠到北京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毛主席的照顧才實現的。

在信中,李介侯還提到宋明這個在舊社會被遺棄的孩子、革命烈士的親屬,毛澤東深表同情。

1951年4月2日,毛澤東複信李介侯:

介侯兄:

請持此信去統戰部找徐冰同誌,或其他同誌,和他商量是否有辦法為你妹妹(編者注:李介侯之妹的女兒宋明)找一個免費的或半工半讀的學校,如產科、護士或其他學校。

我想,隻要有可能,是應當替她解決學習和工作問題的。

毛澤東

四月二日

在毛澤東的關懷下,宋明通過自己認真補習功課,於當年秋季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女附中讀書,1954年又考入北京四女中學習。

在校享受人民助學金待遇,1957年得以順利讀完高中,畢業後,先在北京茶澱青年農場工作,1958年後在寧夏鹽池、靈武及湖南韶山等地教書。

除此之外,李介侯還向毛主席推薦過李啟熾,李啟熾曾經學過飛行,後來參加過國民黨空軍,後來不想打內戰,於1948年脫離部隊。

1949年長沙和平解放後,李啟熾寫了一份自傳,投書中共湖南省委有關部門負責人,被分配到華中人民革命大學湖南分校學習。

然而由於鄉村信息閉塞,李啟熾在開學前沒有接到消息,隻能重新求職。

於是請求李介侯推薦,找一份跟飛行有關的工作。

1951年6月18日,李介侯致信毛澤東。信中說:“瓦子坪李啟熾,現住在我家,有信請求您給予學習機會。他是李貢人七公的侄子,一個誠實青年。有空軍技術,如不改造他的思想,使他服務國家,實是一個損失。因此來信證明他的思想情況,請考慮並給他一個機會。”

對於李介侯的來信,毛主席十分重視,6月23日,他在回信李介侯的信中說道:

介侯兄:

李君有空軍技術,可持此信去空軍領導機關試行接洽,看可以收錄否?因我不明李君的政治經曆,要他自己向空軍部門去說明一切。

毛澤東

六月二十三日

從這封信中,我們能夠看出毛主席對來信的重視,對於李介侯推薦的人,允許他用此信去空軍部門接洽,這是相當難得的。

李漱清不僅個人與毛主席有著深厚的情誼,其一家更是對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因此,毛主席多次破例照顧李漱清家人人。

但是這種照顧不是為了徇私,而是對革命烈士貢獻的肯定。

毛主席與李漱清一家的交往是連續且深刻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毛主席待人待事的風格,一方麵要嚴格按照原則辦事,另一方麵卻又充滿溫情。

所有跟帖: 

人情味濃原則更分明,可憾潤之此去不重生! -whalx- 給 whalx 發送悄悄話 whalx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3/2021 postreply 12:08:44

好文!能否勞駕您貼到子女教育壇?謝謝!-:)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3/2021 postreply 20:18:3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