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方案

中國的石油工業隨著1963年大慶油田產油300萬噸,實現國內石油基本自給。到六十年代後期的“三五”計劃時期,勝利油田、遼河油田等大油田會戰成功,不僅滿足了國內高速增長的石油需求,還有富餘。這是中國農業由依靠農家肥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轉向大量依賴化肥、農藥、農機灌溉排澇的石油農業的能源與原料基礎。

1972年1月22日,遵照周恩來指示,國家計委報送了《關於進口成套化纖、化肥設備的報告》。建議利用西方國家在經濟危機中急於尋找出口市場、商品與技術價格較低的有利時機,1972年上半年引進國內急需的化纖新技術成套設備4套、化肥設備2套、以及部分關鍵設備和材料,約需4億美元,投產後每年可生產化纖24萬噸、化肥400萬噸,所需的石油氣、油田氣、石油原料在國內也有保障。經周恩來批示呈報,同年2月5日,毛澤東批準了該報告。

1972年5月5日,國家冶金部向國家計委建議從國外進口並消化吸收先進的一米七大型鋼板冷軋機、以及配套的熱軋機等國內鋼鐵工業急需的設備技術。同年8月6日,國家計委報送《關於進口一米七連續式軋板機問題的報告》,約需4億美元。毛澤東、周恩來予以批準。

1972年11月7日,國家計委報送《關於進口成套化工設備的請示報告》,涉及23套化工設備約需6億美元。獲得毛、周的批準。並要求國家計委把總額33億美元的另一個進口方案報送中央合並考慮。

1973年1月5日,國家計委向國務院提交《關於增加設備進口、擴大經濟交流的請示報告》,建議利用西方經濟危機,在今後3至5年內引進價值43億美元的成套設備(其中12.5億美元的設備項目中央已在1972年批準),通稱“四三方案”。

以後陸續追加一批項目,追加8.8億美元,計劃進口總額51.4億美元。利用這些設備,共興建26個大型工業項目,總投資額約214億元。到1982年,26個項目全部投產。

山東勝利石油化工總廠,淄博,日本,1974年4月開工,1976年7月完工。
四川化工廠,成都,日本,1974年5月開工,1976年12月完工。
河北滄州化工廠,滄州,美國、荷蘭,1973年7月開工,1977年4月完工。
遼寧遼河化肥廠,盤山,美國、荷蘭,1973年6月開工,1977年12月完工。
黑龍江大慶石油化工總廠,大慶,美國、荷蘭,1974年5月開工,1977年6月完工。
宜昌湖北化肥廠,枝江,美國、荷蘭,1974年10月開工,1979年8月完工。
湖南洞庭化工廠,嶽陽,美國、荷蘭,1974年4月開工,1979年11月完工。
瀘州天然氣化工廠,瀘州,美國、荷蘭,1974年4月開工,1977年3月完工
赤水天然氣化肥廠,赤水,美國、荷蘭,1976年1月開工,1978年12月完工。
雲南天然氣化工廠,水富,美國、荷蘭,1975年1月開工,1977年12月完工。
廣州石油化工總廠,廣州,法國,1974年12月開工,1982年10月完工。
南京棲霞山化肥廠,南京,法國,1974年9月開工,1981年2月完工。
安慶石油化工廠,安慶,法國,1974年3月開工,1982比6月完工。
上海石油化工總廠,上海,日本、西德,1974年1月開工,1978年12月完工。
天津石油化纖廠,天津,日本、西德,1977年6月開工,1983年11月完工。
遼寧遼陽石油化纖廠,遼陽,法國、意大利、西德,1973年9月開工,1981年12月完工。
長壽維尼綸廠,長壽,法國、日本,1972年2月開工,1981年12月完工。
吉林化學工業公司,吉林,西德、日本,1976年12月開工,1983年12月完工。
北京化工二廠,北京,西德,1974年10月開工,1977年12月完工。
燕山石油化工總廠,房山,日本、西德,1969年3月開工,1976年12月完工。
南京烷基苯廠,南京,意大利,1976年10月開工,1981年12月完工。
天津大港電廠,天津,意大利,1974年12月開工,1979年10月完工。
河北唐山陡河電廠,唐山,日本,1973年12月開工,1978年3月完工。
遼寧元寶山電廠,赤峰,法國、瑞士,1974年9月開工,1978年12月完工。
遼寧清河電廠,發電機組110萬千瓦,蘇聯,1984年完工
南京鋼鐵公司氯化球團工程,南京,日本,1978年1月開工,1980年12月完工。
武漢鋼鐵公司一米七軋機工程,武漢,日本、西德,1972年3月開工,1980年3月完工。

1972年全國進出口總額48.4億美元,其中進口22億美元,四三方案計算,引進43億美元,加利息50億美元,總折合人民幣214億元,72年全國基建總投資412億元。73年底大部分項目簽約完成。79年上述26個項目合同履行完畢,共用39.6億美元,比原計劃少3億多美元。

“四三方案”之外,同期還引進國外先進設備技術有:從美國康寧公司引進彩色顯像管成套生產技術項目;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西方等購買新舊船舶,擴建遠洋船隊;購買英國三叉戟飛機;從蘇聯進口伊爾-62遠程寬體客機、米-6、米-8直升機,進口火電機組建成當時亞洲最大的火電廠遼寧清河電廠;等等。

1970年到1975年,安排投資80億,在全國推廣侯德榜主持設計碳化法合成氨流程製碳酸氫氨工藝,規模為年產2000噸裝置,通常所稱的小化肥。全國共建1533個小化肥。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