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是自傳體,但是虛構了一些,增加點趣味性,有些事年代久遠,也記不太清了,大家就當故事看吧。
我先說說那個外企,在上海的波特曼大酒店的附樓,幾層樓圍著一個大廳,屋頂是玻璃的,陽光照射下來,光潔典雅。這個外企當時在中國剛剛起步,都不規範,比如一個在雲貴山溝裏的某某部第幾研究所,買了三五千美元的一個儀器,就得從美國派個工程師來,中國再加個陪同的,到那裏安裝調試,這樣的模式,哪個公司受得了? 在美國,這樣的儀器,往往一買就是十幾台,甚至更多, 本地的工程師就解決了。因此培養本土工程師就成了當務之急,我們這幾個人,都是先在國內工作一段時間,然後到美國培訓三個月,後來就沒這個待遇了,後來就是從美國派培訓人員來,國內的培訓基地各種設備也逐漸完善了, 也有了自己的培訓部門,聽說現在的培訓都外包了。
我的情況有些特殊,那時公司正和中國談論一個大項目,有比較大的設備,經理苦於中國本地項目管理的水平太差,太不規範,因此想讓我去美國從頭至尾參加一個項目,看看國外的項目是怎樣做的. 同時我也是技術人員,本來對大設備來說從美國派技術人員是劃得來的, 但是估計是經理的考核目標就是本土化成績,他為了自己的業績,堅持自己做,我就這樣準備去美國,開始計劃半年,後來拖成了一年多。
再說說哪個上海小囡囡,她一心出國,上海那時的風氣就那樣,誰也不能免俗,她在大學裏就考了托福,正在準備GRE,她工資也不高。聽說我要去美國,就說我們都談了這麽久了,該見見父母了。我想你什麽時候和我談過,欲擒故縱的遊戲你還玩的少嗎?
我去她家,很緊張,她父母很友善,準備了豐盛的飯菜,聊天的時候就說你們年輕人思想開放,不急,我們年紀大的可不行,你和我家小囡在一起,總不辦手續,怕人說閑話,還是把這事定下了吧,我們也放心。我們就這一個女兒,希望她早些生活安定下來。 說的合情合理,我自然也很高興。
這以後我才告訴小姑娘我結婚了,還有小孩,她驚訝的表情我一直不能忘,我慢慢解釋,她又哭又鬧,但是答應隻要我離婚,就不追究了,小孩本來和我沒血緣關係,應該不會拖泥帶水的。 我其實和那位大姐姐老婆討論過離婚的事了,她早就答應,並且希望早些辦手續。我其實對她有怨氣,覺得她毀了我的生活,還引誘我結婚,想當麵問個清楚。
我對麵問她的時候,她沉默了半晌,才說結過婚的女人和男人一樣,也有那方麵的需求,也喜歡年輕高大的男人,你還年輕不懂。我還憤憤不平,她又說,你當時不也猴急猴急的嗎? 你總抱怨單位不批準你結婚,你那麽著急結婚想幹什麽呀? 我有些不好意思,但是還問,那你為什麽想和我結婚,她說不都是同事起哄嗎? 你比我小, 我和你在一起沒安全感,當時頭腦糊塗,其實我結婚就後悔了,以後找個年紀大些,老實本分的,才是現實的生活。我開始同情她,覺得自己也不好,對不起她, 頭腦也不是什麽清楚的人,就不說什麽了。
第二天早上,我依依不舍的離開她,帶著各種證明,回上海了。
回到上海,拿到了護照,還沒簽證。我還記得那時的護照是公務護照,深綠色的,不是後來紅色的那種,很精美,那時有護照的人還不多,大家都當稀罕物看了一遍。
關於我的第二任賢妻,以後還有故事,她象個大姐姐, 粘粘乎乎,慢聲細語,卻使人感到親近,有種溫暖平和的感覺,下麵這張圖,比她當時的年紀大,但是氣質很類似。
這照片年紀偏大,又衣著整齊,很正經,我也發正經的照片,證明我這個人也很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