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國:周瑜真的不如諸葛亮嗎?別被演義騙了

處於三國鼎立的時期,每個國家都有自身的軍師。擔任敵對國家的軍師,競爭就在所難免。周瑜和諸葛亮則是其中的代表,人們常言“既生瑜何生亮”,這是對周瑜的可惜,卻也在某種層麵上認為周瑜不如諸葛亮。在今天,很多人對三國的了解是基於《三國演義》,然而這是一本長篇小說,它並不等同於曆史。在真實的曆史上,周瑜和諸葛亮又是怎樣的呢?
周瑜生活日期是175年至210年,諸葛亮則是181年至234年。周瑜21歲起跟隨孫策平定江東,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則發生在207年。也就是說,他們分別作為兩方勢力的軍師產生的交鋒隻有三年。而且在這期間,還有北方曹操勢力的存在,且曹操的勢力十分強大,他們想在三國中生存下來必須先聯合起來對抗曹操,因此兩國直接的正麵交鋒並不多。
揭秘三國:周瑜真的不如諸葛亮嗎?別被演義騙了
產生交鋒是在赤壁之戰後,周瑜向孫權建議軟禁劉備,還沒有得到孫權的同意。孫權決定聽從周瑜的建議討伐益州不久,周瑜就病逝了。而且當時的周瑜在東吳為孫權所重用,才名遠揚,曹操甚至曾派人遊說周瑜。諸葛亮雖然也協助劉備,並得到重用,但當時諸葛亮主要在於發展穩定後方,鞏固實力,諸葛亮的才華雖然也得到了肯定,但是還未才華廣傳。兩人的名氣暫時還不屬於同一水平。周瑜又如何會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呢?
作為兩國的重臣,對他們進行比較應著重他們的事業發展,重點在於對吳國和蜀漢發展做出的貢獻。周瑜21歲丹陽借兵支援孫策還提供糧草支持,24歲正式跟隨孫策並身居要職。孫策臨終前將國家大事委托給孫權,周瑜便盡心服侍孫權,出謀劃策。周瑜還多次率領軍隊出戰,斬首麻、保二屯首領,俘虜鄧龍,抓獲黃祖。其後又聯合劉備擊敗曹操,大破曹仁,為吳國的發展立下重大功勞。

諸葛亮27歲時跟隨劉備,勸說孫權共同對抗曹軍,平定益州,調整賦稅增強蜀國實力。先帝托孤之後鞠躬盡瘁輔佐劉禪,之後帶兵北伐,後期操勞病重而亡。

周瑜對於吳國的貢獻多在於政治軍事方麵,在吳國勢力擴張的過程中,出謀劃策,並親自上場指揮戰爭。諸葛亮對於蜀國的貢獻則更為全麵,在經濟方麵,興修水利,開建農田,軍屯耕地都是諸葛亮所提出的發展之策,這些政策也確實促進了蜀國經濟實力的增長,為後期蜀國北伐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在政治軍事方麵,諸葛亮輔佐劉備,分析天下大勢,但蜀國的戰爭更多是關羽和張飛與敵對戰。諸葛亮後期率軍北伐曹魏之時,也由於種種原因的限製並未成功。

因此,對兩人成就的比較是不合理的,他們所效忠的對象實力有差距,在各國擔任的職務也並不完全相同,而且基本沒有正麵交鋒。綜上,‘“既生瑜何生亮”隻是《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所說,而非出自曆史上真正的周瑜之口。三國時期,周瑜和諸葛亮也並不存在誰強誰弱的問題。如果硬要比較,大概還是司馬懿吧,畢竟他從臣子變成了權力掌控者。這隻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出於小說人物形象塑造的一種描寫。曆史紛紛雜雜,各種史料流傳眾多,具體了解每個時期的曆史對於普通人來說並不現實。小說則以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而成為人們了解曆史的重要途徑。但當評價一個人物的時候,還是應該去了解曆史記載,而不是把小說和曆史混為一談。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