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奪嫡中為什麽惠妃不支持親兒子老大,反而支持老八呢?

來源: 趣看曆史 2020-11-09 16:47:1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7810 bytes)

因為老大胤禔就像他老爹康熙說的是個蠢材,是一個不成器的蠢材,所以惠妃沒辦法隻能在“九子奪嫡”中轉而支持自己一手撫養長大的老八胤禩。

胤禔是九子奪嫡中唯一沒有被雍正或乾隆寬恕的皇子

不止胤禔老媽惠妃不喜歡他,在皇室之中沒幾個人喜歡他,而且胤禔也是參與“九子奪嫡”中在死後唯一沒有得到皇帝寬恕的皇子。

康熙朝參與“九子奪嫡”的九位皇子分別是老大胤禔、老二廢太子胤礽、老三胤祉、老四胤禛也就是雍正、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老十三胤祥、老十四胤禵。

這其中老大胤禔自己算一黨,也就是大阿哥黨;胤礽和老三胤祉事宜黨屬於太子黨;雍正和老十三胤祥最初也算是太子黨,二廢太子後雍正決意爭儲,才有了四爺黨;剩下的就是老八、老九、老十以及老十四是一黨,也就是八爺黨。

最終老四雍正勝利獲得了皇位,老十三自然成為雍正朝最為受寵和信任的王爺,並且在死後獲得了鐵帽子王的待遇,雍正和老十三的兄弟情誼古今少見。

那麽這兩位獲勝者結局都很好不用多說,其他七位呢?

老大胤禔和廢太子胤礽在康熙時期就被康熙下旨圈禁起來,雍正繼位後也沒有赦免他們倆,但是雍正對待他們倆的待遇卻是差別十分明顯。

雍正對老二胤礽及其長子弘晳都非常好,雍正將弘晳封王,弘晳成為了弘字輩中第一位封王的人,當時雍正的親生兒子包括乾隆在內都沒有被封王,而且在胤礽死後雍正追諡他為理密親王,弘晳還承襲了親王爵位,並且雍正明言廢太子胤礽人死罪消,還是他的好哥哥,也就是雍正替胤礽將獲罪於康熙的罪全部抹平,算是替父親康熙寬恕胤礽了。

而對待老大胤禔家族則沒有這麽好,胤禔的兒子都沒有像弘晳那麽被雍正厚待,胤禔死後雍正也沒有像對胤礽那樣說出人死罪消的話,隻給胤禔以貝子禮下葬,胤禔的兒子弘昉隻繼承了鎮國公爵位,相比於親王、郡王甚至貝勒和貝子這些爵位,公爵就顯得很寒酸了。

這就看出雍正對待老大和老二的區別了,這主要因為雍正自11歲孝懿仁皇後病逝以後,就一直是由胤礽撫養長大,所以雍正與胤礽兄弟感情極其深厚;除此之外,康熙始終最牽掛的是廢太子胤礽,臨終前一再叮囑雍正善待胤礽,並下遺詔讓雍正繼位後封弘晳為王爵。所以雍正繼位後對廢太子胤礽父子非常好。

除去老大和老二,雍正繼位後就開始收拾八爺黨,雍正采取各個擊破的策略,先是在雍正二年(1724年)老十被雍正最先開刀,奪爵圈禁起來。

緊接著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的同母弟老十四也沒被雍正客氣對待,先是被雍正幽禁起來,後來又改為圈禁。

到了雍正四年(1726年)重頭戲就來了,老八和老九開始被雍正開刀,他們倆也是“九子奪嫡”中被整得最慘的兩個人,他倆被雍正下旨褫奪爵位還被削除了宗籍,被改惡名為“阿其那”和“塞思黑”,相比於其他兄弟的圈禁,他們倆是囚禁加折磨,看好囚禁可要比圈禁環境以及待遇差很多,所以半年時間他倆就相繼被折磨致死了。

最後被雍正收拾的是老三胤祉,其實胤祉是野心比較小的皇子,他之所以也沒有逃脫掉雍正的打擊迫害,主要在於他一是太子胤礽死忠,二是他的兒子弘晟與老八過往密切,有黨附老八之嫌疑,三就是胤祉與老十三胤祥關係不太好。

雍正將胤祉褫奪爵位圈禁的理由也是與老十三胤祥有關係,雍正以胤祉在雍正愛妃年妃去世時和雍正愛子福惠去世時以及老十三胤祥去世時表現的不夠悲傷為理由,在雍正八年(1730年)將胤祉褫奪爵位圈禁在景山永安亭。

被圈禁兩年之後胤祉抑鬱而亡,但是胤祉死後雍正對他還算不錯,以郡王之禮將胤祉下葬,不過雍正始終沒有撤銷胤祉身上的罪名,也沒有給胤祉上諡號。

這樣一看其實雍正對老大胤禔還算不錯,相比於其他兄弟,胤禔除了不如廢太子胤礽之外都要比其他兄弟好多了,畢竟他可是被圈禁在自己的直郡王府之中,除了沒有自由和政治權力以外,胤禔的生活和待遇要比後來被雍正圈禁或囚禁的那些兄弟好多了。

而且胤禔自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臘月被圈禁起來,於雍正十二年(1735)去世,從37歲一直被圈禁到63歲去世,整整被圈禁了26年多,在這26年的圈禁生活中胤禔生了20個子女啊,可見他的生活相比於其他後來被雍正圈禁的兄弟要好得多。

但是胤禔身後之名卻是這幾位皇子中最差的,因為在乾隆時期除了胤禔之外的參與奪嫡被雍正打擊迫害的皇子都得到了平反和寬恕,唯獨沒有胤禔。

乾隆繼位後最先釋放還活著的兩位叔叔老十和老十四,乾隆先是封了他們倆公爵,後來老十先病逝了,乾隆以貝子禮將老十下葬,並且也追諡老十為貝子,後來乾隆還恢複了老十四之前的郡王爵位,推翻了父親雍正加在老十和老十四身上的所有罪名,也算是寬恕了他們倆。

緊接著乾隆就又將老三胤祉身上的罪名推翻,寬恕了胤祉,並給胤祉上了諡號,讓胤祉有了身後之名。

最後就是為老八和老九平反,但是老八和老九畢竟是雍正生前最大的政敵,剛即位的乾隆即使對父親雍正折磨致死兩位叔叔不滿,但也不能立刻為其平反。

所以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老八和老九的政治影響力已經沒有了,雍正對於清朝的政治影響力也已經淡化了,乾隆才為兩位叔叔平反。

但是乾隆也不是直接推翻了父親雍正加在老八和老九身上的罪名,而是以雍正為借口,乾隆說父親雍正晚年對於過度打擊迫害老八和老九心中大有悔意,乾隆又以老八和老九並沒有悖逆之實,也就是實際行為,於是恢複了老八和老九的宗籍身份,也算是給他倆平反了。

不過這與其說是平反,不如說是乾隆代替父親雍正寬恕了老八和老九,乾隆認為老八和老九隻是結黨營私,並沒有做出具體的謀逆之行為,所以間接的承認了父親雍正是以誅心之名給老八和老九定了罪。

算上在雍正時期就已經在胤礽死後,雍正就代表父親康熙寬恕了胤礽,說出了人死罪消還是好哥哥的話,胤礽也被寬恕了。

所以參與“九子奪嫡”失敗的皇子中唯獨老大胤禔沒有被寬恕,不管是雍正還是他兒子乾隆都沒有寬恕胤禔的罪名,當然相比之下胤禔生前生活和待遇要比其他人好不少,不過古人還是非常注重身後之名,畢竟死後背著罪名而死對於子孫後代都是一種羞辱。

但是為什麽其他人能被寬恕平反,唯獨胤禔不能呢?其實這也是胤禔生母惠妃為什麽轉而支持養子老八的原因。

胤禔太不爭氣,生母惠妃最後都不想再袒護他了

胤禔之所以不會被乾隆寬恕,相比於乾隆認為老八和老九沒有悖逆之實,隻是因為誅心所以才受到了打擊和迫害,而胤禔則是有了實際的悖逆行為和罪惡,所以他不可能被寬恕,也為此他的生母惠妃最後都不再袒護他。

真正曆史上的胤禔長相比較帥氣俊美(請忽略《雍正王朝》中的人物形象),而且胤禔也頗具一定的能力,所以前期比較受父親康熙喜愛。

胤禔是康熙的皇長子,隻可惜他的生母惠妃家族出身地位不高,所以隻是庶妃,胤禔也因此作為長子與太子之位失之交臂。

但是胤禔的長子身份也注定讓胤禔不能安分下來,胤禔不甘心作為長子而因為庶出身份不能成為太子,所以他自成年起就無時無刻都在盯著太子胤礽的一言一行,就為了找機會將太子扳倒,在他心目中,他認為隻要將康熙唯一的嫡子胤礽扳倒,他作為長子就會順理成章成為太子。

胤禔曾經先追隨伯父常寧後又跟隨父親康熙兩次親征葛爾丹,立下過軍功,所以很早就被康熙封為直郡王,也比較受康熙喜愛,康熙當時基本外出巡幸都會讓太子胤礽監國帶著老大胤禔出去。

這也給胤禔製造了在康熙麵前給太子胤礽上眼藥的機會,外有胤禔在康熙麵前給胤礽上眼藥,內有胤礽本身在康熙的驕縱之下,也變得越來越乖戾暴躁,這些都導致了康熙開始對胤礽產生了質疑,最終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忍無可忍的康熙將胤礽廢除。

胤礽被廢黜後,胤禔就開始上躥下跳,以為自己能在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情況成為太子,所以說在一廢太子之前算是老大和老二之爭。

不過胤禔就是在胤礽被廢之後表現的太過於興奮和喜悅,讓康熙對他很是不滿,在胤礽被廢初期康熙讓胤禔和雍正暫時監管胤礽,此時雍正卻上書康熙替胤礽向康熙求情,而胤禔則無動於衷,外加胤禔在監管胤礽期間對他十分不好,這都讓康熙對胤禔的心態產生了懷疑,康熙開始認為胤禔是幸災樂禍,有心想謀太子之位。

隨著胤禔在胤礽被廢之後表現越來越活躍,康熙也越來越反感他,於是康熙就明確的向群臣公布,即使胤礽被廢,他也不會考慮立胤禔為太子,宣布圈禁胤礽的同時,康熙就明諭百官:“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護朕躬,並無欲立胤禔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頑,豈可立為皇太子?”

這句話出來,就代表著康熙永遠剝奪了胤禔的皇位繼承權,胤禔終於發現自己之前針對胤礽的所作所為等於是白忙活一場,此時他才知道父親康熙原來對他這麽不滿意,一場老大和老二之爭以兩敗俱傷宣告結束,但是胤禔並沒有就此踏實下來,而是他又開始另打算盤,他決意扶持老八胤禩成為太子。

老八胤禩生母良妃乃是辛者庫罪籍出身,所以老八自幼就是由胤禔生母惠妃撫養長大,老八也算是惠妃的養子,所以由於惠妃的關係胤禔與老八兄弟感情還是比較不錯。

因此胤禔是希望通過扶持老八成為太子,甚至在未來登上帝位,也能保證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於是胤禔就開始為了扶持老八活躍起來。

康熙在一廢太子之後有些後悔,上麵說過康熙最疼愛的兒子還得是屬於胤礽,所以康熙又想重新立胤礽為太子,但是畢竟廢太子之事是康熙一力為之,他又不想推翻自己的想法,因此康熙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想讓群臣推舉太子人選,康熙本以為胤礽當太子多年群臣還會重新推舉胤礽複立太子,結果卻打了康熙的臉。

老八為人溫和細膩,而且處處彰顯自己卓越的能力,非常會善於拉攏人心,所以在當時諸皇子中人望很高,因此以重臣佟國維和馬齊為首的群臣都聯名上書保舉了老八為太子。

因此這樣一來反而害了老八,等於把老八架在火上烤,康熙認為老八結黨營私,有圖謀太子之位的嫌疑。

這邊佟國維和馬齊聯合群臣保舉老八為太子,那邊胤禔也趕緊想給老八錦上添花。

胤禔向康熙進言:“胤礽所行卑劣,失人心。術士張明德嚐相於胤禩必大貴。如誅胤礽,不必父皇出手。”

——《清史稿·列傳七·諸王六》

胤禔這段話就兩個意思,其一就是告訴康熙,老二胤礽平時品行乖戾暴躁喪失了人心,現在大家都推舉老八做太子,言外之意就是老八人心所向,而且還舉出相士張明德給老八相麵的例子,說老八乃大貴之相,這意思就是老八是皇帝命。

胤禔第二個意思就是想讓康熙殺掉廢太子胤礽,然後立老八為太子,以絕未來皇位之爭的後患,如果想殺胤礽,我胤禔可以替父親代勞。

這件事就是曆史上的“張明德相麵”事件,這也是胤禔做的最錯誤、最愚蠢的事情,這句話就表明了胤禔之前給胤礽上眼藥全是為了扳倒胤礽而進言,引起了康熙對胤禔動機的懷疑,而且胤禔心狠手辣還想殺害弟弟胤礽,這都是康熙所不能容忍。

康熙聽了這句話之後大發雷霆,痛罵胤禔是畜生,派人將胤禔看管起來。老三胤祉是太子胤礽的死忠,老三得知胤禔說了這番話之後,就開始懷疑胤禔一直想謀害胤礽,於是背後派人調查胤禔,結果老三調查之後發現胤禔勾結蒙古喇嘛鎮魘胤礽,而且還曾經企圖找張明德做刺客刺殺胤礽。於是老三將這件事匯報給了父親康熙,得知這件事之後康熙震怒,派人抓了蒙古喇嘛和張明德。

在拷問張明德之後,康熙才知道,胤禔真曾經企圖派張明德為刺客去刺殺胤礽,這一下康熙震怒,康熙痛斥胤禔為“不諳君臣大義,不念兄弟至情,天理國法,皆所不容。”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胤禔的生母惠妃都不敢幫他說話,惠妃都趕緊給康熙上書,說平時胤禔就對自己不孝順,現在還企圖謀害兄弟,真是不忠不孝之徒,懇請康熙按國法處置胤禔。

表麵上看惠妃確實不肯袒護胤禔,不但不袒護,還告了一個胤禔不孝的罪名,但實際這也是惠妃的後宮智慧,惠妃在康熙三位皇後先後早逝後,能權攝後宮多年,也是一位非常有政治頭腦和機智的女人。

惠妃知道康熙盛怒之下越是求情反而越將胤禔置於危險之地,於是她故意不袒護甚至還對胤禔落井下石,給康熙營造了連生母都不疼愛這個孩子的可憐感覺,康熙是曆史上出了名的護犢子慈父,他除了對胤礽格外溺愛之外,也對所有兒子都非常好,所以康熙在看了惠妃的上書之後怒火確實消下去了,隨之而來就是不忍心,他不忍殺子,於是康熙下旨將胤禔終身圈禁在直郡王府內。

這件事也導致老八遭到了康熙猜忌和反感,康熙認為老八與胤禔互相勾結是心懷異誌,所以胤禔被圈禁的同時,老八也被康熙圈禁了起來,

怎麽來看這件“張明德相麵事件”都會胤禔搬了石頭砸自己的腳,他的這個操作就跟遊戲中豬隊友一波猛如虎的騷操作葬送了本來很不錯的開局一樣,他毀了自己也毀了老八。

雖然老八被短暫的圈禁至後就被康熙放了出來,但是胤禔的這波騷操作徹底摧毀了老八之前在康熙心目中建立起來的“八賢王”人設形象,之前康熙曾經確實非常欣賞老八卓越的才能和深孚眾望的品行,不過從這以後康熙對老八更多的是反感和厭惡,所以老八之後一直被康熙處處壓製。

在胤礽二度被廢時,老八和康熙之間又發生了“斃鷹事件”,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在前往熱河巡視途中經由密雲一帶,老八原本是應該隨侍在旁,但因當時恰是其母良妃去世三周年的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親,未赴行在請安,隻派了太監去康熙處說明緣由,表示將在湯泉處等候父皇一同回京。

這原也沒什麽,但壞就壞在他托太監送給康熙的老鷹打開來竟奄奄一息,令康熙極為憤怒,認為這是八阿哥對自己的詛咒,當即召諸皇子至,再責老八, 並說:“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

康熙都說出了與老八斷絕父子之情的話,也意味著老八徹底與皇位無緣了。

所以這麽看來胤禔是有著殺弟未遂行為的罪人,也是他一手把自己操作成了罪人,因此胤禔也成了“九子奪嫡”皇子中唯一不能在死後被寬恕的皇子,全都是咎由自取。

其實按照胤禔這波騷操作來看,怎麽來說雍正都得感謝胤禔的騷操作,沒有胤禔的騷操作,雍正如何能以低調內斂且不爭不搶的態度獲得康熙青睞得以傳位。但是雍正對胤禔和其母親惠妃是沒有太多好感的。

惠妃晚年十分淒楚孤獨

雍正繼位後,不止很多兄弟不服,連康熙的後宮妃嬪之中也有很多不服氣的,最典型的就是老九生母宜妃,康熙生前有四大妃,分別是老大胤禔生母惠妃、老五胤祺和老九胤禟生母宜妃、雍正和老十四胤禵生母德妃、老三胤祉生母榮妃,四妃之中以惠妃資曆最深為首,宜妃最受康熙寵愛。

宜妃向來支持與親兒子老九一條戰線上的老八,所以為了表示對雍正繼位的不滿,她無視雍正的生母德妃,在祭奠康熙時,宜妃故意走在了已經被雍正封為皇太後的德妃前麵,這是對雍正母子極大的藐視和不滿,這都能看出宜妃對雍正十分不滿,

根據清宮規矩,先皇帝駕崩後,嬪妃有兒子的大多要搬出宮由親生兒子供養晚年,沒有兒子的就可選擇回娘家或者留在紫禁城寧壽宮由現任皇帝統一供養晚年。

而惠妃因為親生兒子胤禔被圈禁起來,所以她麵臨選擇就是要麽留在寧壽宮由雍正供養她的晚年,還有一個選擇就是住到養子老八胤禩的府上,因為老八生母良妃當時早就已經去世了,所以老八還可以供養惠妃,於是惠妃就搬到了老八的廉親王府。

按照規矩這些已經搬出宮的先皇太妃逢年過節都要入宮去向現任的皇帝和皇太後請安問好,但是老九的生母宜妃對雍正繼位十分不滿,為了表示對雍正繼位的不滿,她聯合了惠妃和老三生母榮妃以及一些地位低下的康熙庶妃一起不進宮向雍正請安問好。

這些太妃所為讓雍正十分生氣和不滿,於是雍正也故意對這些太妃不理不睬,後來老八和老九被雍正折磨致死後,宜妃曆經白發人送黑發人,精神上深受打擊,但是好歹她還有另外一個兒子老五胤祺,她也一直是住在胤祺府上。

而惠妃就比較悲慘了,老八被折磨致死,廉親王府也被抄沒了,連老八唯一的兒子弘旺也被雍正改名菩薩保圈禁在宗人府。親生兒子胤禔又一直是被圈禁,所以惠妃晚年無處可去,雍正給了她兩個選擇,要麽會紫禁城寧壽宮,要麽就看康熙的其他兒子誰願意供養她,皇室親情本來就淡薄,更何況還不是生母,哪個皇子也不願意供養她,所以惠妃隻能無奈的向雍正服軟,選擇回到了紫禁城寧壽宮養老居住。

可以想象即使重回紫禁城,雍正也不會對惠妃太好,惠妃的晚景也是很淒慘,雍正十年(1732年)惠妃在寧壽宮孤獨的壽終正寢。

惠妃還是比較具有政治頭腦,就可惜她的兒子胤禔太不爭氣,所以她才更加喜愛養子老八胤禩。

所有跟帖: 

宜妃就是鄧婕演的那個康熙微服私訪裏的宜妃? -elfie- 給 elfie 發送悄悄話 (50 bytes) () 11/09/2020 postreply 19:15:1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