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血戰中誌願軍凍傷減員為何如此之多?(多圖)

來源: 白雲藍天 2020-11-01 16:43:3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440 bytes)



       1950年11月7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打響。這場戰役中最著名的一場戰鬥,當屬東線的長津湖血戰。不過,由於種種原因,國內對於長津湖血戰的記述十分混亂。種種信息亂象之下,人們也難免對這場戰鬥有所誤解,而這些誤解又大抵是關於後勤方麵的。確實,當時的誌願軍存在相當嚴重的後勤問題,但關於這一問題,我們卻往往關注到了錯誤的點上。


       在長津湖水庫地區,我誌願軍9兵團約15萬人與美十軍約10萬人,在零下二三十度的惡劣天氣下,進行了一場長達17天的血戰。最終我誌願軍重創了美海軍陸戰隊第1師和陸軍第7師一部,戰後這兩支部隊幸存兵力僅夠重新整編一個團。同時我誌願軍9兵團也遭受了嚴重的傷亡,至次年3月才將兵員恢複至滿額。縱觀整場戰鬥,我軍在火力、後勤雙重劣勢下重創了美十軍,將其趕出了朝鮮北部。但另一方麵,我誌願軍9兵團也未能完成全殲陸戰一師,甚至是一個團的既定目標。究其原因,嚴重的凍傷減員自然首當其衝,而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嚴重的凍傷減員,國內網絡文章多將其歸咎於9兵團沒有獲得足量的棉衣,或者僅僅穿了在南方使用的薄棉衣。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9兵團的士兵缺乏棉衣的說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兩個來源:首先是軍事科學院軍事曆史研究所編寫的《抗美援朝戰爭史》,其中關於第二次戰役東線作戰的部分寫道:第9兵團開東北後未做停留,遂提前直接入朝作戰,因而各種準備不充分,入朝時寒區服裝來不及發放。其次是時任東北局組織部長張秀山的回憶錄,其中寫道:部隊從關內來時,穿的衣服很單薄……仍然來不及保證所有戰士都穿上棉衣,很多戰士是穿著從關內來時的單薄服裝就緊急過江了。


       這兩則材料,一則是有官方性質的戰史文件,另一則是當事人的回憶,準確性自不必懷疑。但事實上,這兩則材料均隻說明了9兵團渡江入朝時的情況。而自9兵團11月7日入朝,到11月27日對美軍發起全線進攻,總計20天的時間裏,冬裝的補給是沒有斷過的。其具體情況可以參見《抗美援朝戰爭後勤經驗總結》軍需類的資料匯編。其中編入了東北軍去後勤財務部編寫的《第九兵團冬裝發放情況》,可以看到自11月6日開始,至11月28日,9兵團的冬裝補給一直沒有中斷過。其中還出現過13日發給9兵團9萬件舊棉大衣,但他們隻在其中挑了六萬零四百六十件,其餘的不要了的情況。截至28日,共發給9兵團棉帽21萬餘頂,棉衣22萬餘件,棉鞋26萬餘雙,棉手套18萬餘付,棉背心18萬餘件,絨褲18萬餘條。以19兵團15萬人的標準編製來看,基本全部超額發放。


       後來9兵團方麵的收賬也都能與這些發放數量一一對應。這表示這些棉服配發的過程中基本不存在虛報或“運丟了”的情況。雖然發放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混亂,導致少部分一線部隊沒有及時領到冬裝。但整體而言,誌願軍9兵團“缺少棉衣”的情況至少並不普遍。


       戰鬥結束後,彭德懷總司令以誌司、誌願軍政治部的名義向9兵團發出賀電,稱:你們在冰天雪地、糧彈運輸極端困難的情況下,與敵苦戰半月有餘。其中提到了長津湖水庫地區冰天雪地的惡劣環境和糧食、彈藥運輸的極端困難。卻對“9兵團缺少冬裝”隻字未提,其原因自也不必多說。


       那麽既然不缺冬裝,為何誌願軍9兵團的凍傷減員還如此巨大呢?事實上,其主要原因彭德懷總司令也在賀電中提到了——糧彈運輸極端困難。1950年11月底12月初的長津湖水庫地區,氣溫在零下20度到零下40度之間,根據美軍的計算,一名士兵一天至少需要攝入5500大卡的熱量才足以在如此的嚴寒中進行戰鬥。


       然而由於美軍對誌願軍補給線的轟炸,以及使用卡車運輸物資隻能運到公路上,一旦打起仗來,在山路間很難運輸給養。因此9兵團普遍存在糧食供應困難,隻能依靠士兵身上隨身攜帶的糧食勉強維持的情況。很多部隊為了節約糧食命令隻有上級下命令才允許吃幹糧袋裏的糧食,沒有命令誰都不能吃。部隊兩三天才能吃上一頓飯的情況在當時的第9兵團十分普遍。肚子裏沒有糧食,身體就沒有維持體溫所必須的能量,因天寒地凍而造成減員自然也不可避免。


       另一個造成凍傷減員的主要原因是部隊嚴重缺乏寒區作戰經驗。9兵團在解放戰爭時期原屬華東野戰軍。1950年,該部多次整編後,部署在東南沿海地區。原為解放台灣作戰的第一梯隊,在奉命開赴朝鮮戰場之前,也一直在做跨海解放台灣的準備工作。部隊官兵多為南方人,沒有在北方尤其是東北苦寒之地過冬的經驗。而這在最低氣溫達到了零下40°的長津湖地區,是致命的。據《血戰長津湖》一書記載,26軍77師231團1營的機炮連。在雪地行軍後紮營休息期間,直接就把手和腳伸到火邊烤,導致大部分官兵手腳凍傷。該連滿員共204人,簡單的一次烤火後,還能夠行軍的就隻剩下了12個人。同時這12個人也僅僅隻是“能行軍”,其中有的人連腳趾甲蓋都被扯掉了。


       此外,因為“部隊白天需要防空,不能生火做飯,晚上要行軍戰鬥,也沒法做飯”,所以我軍的單兵幹糧主要是各種糧食炒熟之後磨成麵的“炒麵”。這種後來極其不受誌願軍將士待見的食物,在長津湖血戰時倒確實是一種不錯的幹糧——因為炒麵很幹,帶一斤炒麵肯定比帶一斤饅頭禁餓。但問題在於炒麵實在是太幹了,要就水吃。但長津湖戰鬥時水也是寶貴資源。一般有寒區經驗的人都知道,此時可以把雪裝進水壺裏,再塞進衣服中,用體溫把雪融化成水喝。然而在一線戰鬥中,很多時候戰士們是直接一把炒麵一把雪的就著吃的,這就很容易導致口腔凍傷。


       再者,長津湖血戰本質上是一場“用腳板子跑贏車輪子”的戰鬥,9兵團不少部隊都要求以盡可能快的速度行軍。而人拿多了東西就跑不快,因此還有一些部隊舍棄了部分禦寒衣物、被子輕裝前進(因為他們認為越往南就會越暖和,這時候厚棉衣就不如薄棉衣了)。這些既缺少衣物被服又缺少禦寒經驗的部隊自然也會承受更多的非戰鬥減員。


       最後,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極端惡劣天候下,部隊遭受凍傷減員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就以同樣在長津湖地區作戰的美陸戰一師為例,其在參加長津湖地區的戰鬥之前已經換好了冬裝,同時由於美軍的補給運輸、投送能力相對較強,其食物也基本不存在明顯的短缺現象。而就算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陸戰一師依舊承受了7338人的非戰鬥減員,約占其全師員額的三分之一。另外尚未來得及配發冬裝,但食品供應尚充足的美7師第31團級戰鬥隊(被我軍打掉建製的北極熊團),全團3000餘人中僅有1500人返回美國控製區域,而這1500人幾乎全員受傷或凍傷。


       在長津湖的戰鬥中,美軍發現,即使穿著全套的防寒衣物,也要“走起來”才能讓身子保持溫暖。而對於經常要在陣地上一動不動的打伏擊的我軍來說,卻少有“走起來”的機會。這樣一來,在嚴寒之下,人體會盡最大可能降低熱量消耗,以保持核心溫度。然而長時間的低熱量消耗,勢必會造成凍傷乃至凍死。


       綜上所述,我誌願軍第9兵團承受如此巨大的凍傷減員,其中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而在主觀因素中,南方部隊不熟悉北方天候環境,沒有在北方寒冷環境下的作戰經驗又首當其衝。這也給我們之後部隊的建設訓練提供了經驗教訓。如今我們經常在新聞報道中看到解放軍某某部隊千裏機動到陌生地域展開訓練的消息。這其中,自然也不乏讓部隊適應各種不同作戰地域的環境,積累經驗,避免因缺乏經驗而導致的非戰鬥減員的因素。
 

所有跟帖: 

美國的資料,也從沒提及第九兵團的戰士沒穿棉衣。零下三、四十度不穿棉衣誰能堅持超過一個小時嗎?也許李洪誌行。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1/2020 postreply 16:59:09

11月27日開戰,25號以後的冬裝到不了前線戰士手中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1/2020 postreply 17:32:44

是 華東標配的 冬裝 -偃月劃戟- 給 偃月劃戟 發送悄悄話 偃月劃戟 的博客首頁 (272 bytes) () 11/01/2020 postreply 17:56:32

進入寒冷地區作戰沒有配發禦寒衣服,這是指揮員的失誤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1/2020 postreply 18:03:29

拿衣舞 -偃月劃戟- 給 偃月劃戟 發送悄悄話 偃月劃戟 的博客首頁 (66 bytes) () 11/01/2020 postreply 18:24:43

我後麵專門會講這個問題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1/2020 postreply 18:49:02

入朝倉促,但在戰役展開時,棉衣已基本陸續到了前線戰士手裏,否則根本無法抵禦零下三、四十度的冰雪天氣。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1/2020 postreply 18:44:41

按照文件,其實棉大衣也發了好幾次的幾萬套,但在野外作戰,尤其是打伏擊戰,不凍傷是不可能的。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1/2020 postreply 18:54:59

按網易等的說法,天朝嚴重低估美韓軍推進速度是倉促部署的主要原因,本想在平壤以北設三道防線,不料對方機械化部隊東西二線快速插入。 -三河匹夫- 給 三河匹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1/2020 postreply 20:23:12

二線快速插入,隻好臨時急調華東第九兵團三個軍隻有薄棉衣入朝。如果美軍到達鴨綠江中方供應就全部斷了,也是沒辦法。 -三河匹夫- 給 三河匹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1/2020 postreply 20:24:15

原準備在遼陽、沈陽等地稍事休息並換裝,但。。十幾列火車隻在沈陽稍停片刻就繼續火速開進 -三河匹夫- 給 三河匹夫 發送悄悄話 (1073 bytes) () 11/01/2020 postreply 20:49:53

把冬裝發到九兵團各部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技術員- 給 技術員 發送悄悄話 (1883 bytes) () 11/01/2020 postreply 20:26:23

棉衣應該是有的,但可能不足以禦寒。加上步行,還要隱蔽,和有空中支援的美軍機械化部隊在雪地上作戰,肯定是吃大虧的。 -衡山老道- 給 衡山老道 發送悄悄話 衡山老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1/2020 postreply 22:19:57

沒有棉衣,一個小時都堅持不了。美軍有充足的禦寒設備,足夠的食物熱量,陸一師也凍傷了1/3。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2/2020 postreply 14:30:33

嗬嗬,簡言之,誌願軍違背了共軍“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的天條。軍情緊急,運力不足之類的借口,任何敗軍都可隨手拈來。 -吃素的狼- 給 吃素的狼 發送悄悄話 (635 bytes) () 11/01/2020 postreply 23:23:21

在長津湖水庫地區,我誌願軍9兵團約15萬人與美十軍約10萬人,在零下二三十度的惡劣天氣下,進行了一場長達17天的血戰。最終我誌願 -共-產-黨- 給 共-產-黨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2/2020 postreply 13:05:06

外行領導,不把人當人 -GuoLuke2- 給 GuoLuke2 發送悄悄話 GuoLuke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2/2020 postreply 17:47:1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