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 “110年前 法國人拍的清朝彩照”的謊言,實際上,彩色膠卷1930年剛剛被發明出來。zt

來源: yzout 2020-10-30 10:35:0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59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yzout ] 在 2020-10-30 23:05:0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早期的彩色照片,是攝影師在黑白照片上手工著色,色調往往不符合實際情況,而且費工費時。1928年,美國攝影師研製出一種16mm的彩色軟片,但拍照時需在鏡上裝上紅、綠、藍三種人工塗畫的濾光鏡,製作費用昂貴,色調效果也不理想。

有一次,美國兩個16歲的男孩萬尼斯和高杜基斯,欣賞一套用濾光鏡攝製的彩色短片《海軍》,深為片中的色調不夠逼真而感到惋惜,決心對彩色攝影技術進行改進。兩個夥伴對音樂也有共同的誌趣,就利用業餘時間,邊學習樂理知識,邊探索彩色攝影,5年後,雙雙成了年輕的音樂家,同時,對彩色攝影的研究也有了一定得進展。當時,德國的科學家已成功配製了乳劑。他們就利用這一成果,把乳劑分成3層,分別對紅、綠、藍產生感光作用。1930年,他倆正式與伊士曼·柯達公司合作,經過3年的不懈努力,終於成功地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張兩色衝曬程序的感光彩色膠片。

以後,他們又進一步把感光片由初期的兩層藥膜分作5層藥膜。這樣,拍成的照片便能如實地衝印出拍攝物的色彩來了。

所有跟帖: 

著色照片和彩色照片是很容易區別的。著色照片總可以在色彩處看出照片本底的黑色,即還原後的銀微粒堆積。 -技術員- 給 技術員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1:00:29

柯達公司生產的是膠片,而我想清朝時期像片的底片是塊玻璃,不是膠片。這種玻璃底片中國一直用到40年代,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123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1:08:24

另外,40年前讀書時知道彩色膠片隻有塗抹了三層的鹵化銀以表現三原色,文中說有5層,不另2層是啥?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41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1:16:22

往往不止5層,若是5層,可能是包括最下麵的粘著層和最上麵的保護層。別的可能還有濾色層,背後還可能加濾色層。 -技術員- 給 技術員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3:00:0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