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百年前的晚清彩照,格格妝容太辣眼,電視劇都拍不出

阿爾伯特·卡恩,一位出生在1860年的法國銀行家,但和大多數城市裏的打工者一樣,銀行家隻是他養家糊口的手段,他的愛好是攝像。他幾乎拍遍了世界各地,他不僅自己拍還雇傭了10多位助手前往世界各地拍,今天要說的便是他的攝影團隊展出的一組晚清彩照。

阿爾伯特·卡恩大約在19世紀60年代來到中國的,並且在中國待了近一年的時間,他來到中國後首先拍攝的便是“萬園之園”圓明園,當時圓明園還沒有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一些建築同樣保存完整。阿爾伯特·卡恩最喜歡遊曆的地有中國風格特殊的建築陵園,比如頤和園十七孔橋等等。

這照片同樣是圓明園被燒毀前的建築,圓明園大膽融合了西方建築風格,將其融匯貫通用於建築設計中。中國式的船與樓閣與西方建築風格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看上去美輪美奐,據說在費利斯·比特的圓明園照片,曾在1873年拍賣出了20萬英鎊,這可是一筆巨款了。

這張照片是清朝末年的北京天壇,天壇明、清兩代是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始建於嘉靖九年(1530年)

嘉靖皇帝聽大臣言:“古者祀天於圜丘,祀地於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澤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於是修建了天壇,

不過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現在的天壇公園被休整的煥然一新,反倒是一百年前的天壇四周都滿是雜草。

這張照片拍攝的是晚清時期,中國老百姓在寫對聯時的情景,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在三國時期便已經有對聯出現了。春節時掛的對聯叫春聯,辦喪事的對聯叫做挽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

總之對聯已經融入到了中國老百姓生活方方麵麵,尤其是春聯更是一種特有的文化習俗,,春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室門板桃符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引來了不少模仿。從照片中來他們應該就是在賣春聯。

這張照片是清末時期一名青年男子的照片,這張照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應該是他們的衣服了,清朝時期所穿的衣服和現代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分為長袍和馬褂,馬褂為加於袍的外褂,因起源於騎馬短衣而得名。不過與其說這名男子穿的是馬褂,但不如說是現代的襯衫,因為縫縫補補太多了,看上去已經完全沒有了馬褂的款式感。

看過《還珠格格》的人,一般都認為格格是公主的意思,其實並不然,很多貴族女子都能稱之為格格。這組晚清格格們的照片看上去有些辣眼,主要是因為畫了重妝那位格格,實在是令人難以直視,事實上古代的化妝技術基本靠白粉來鋪,所以看上去非常的瘮人,古裝劇都拍不出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