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評“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可以說是假命題,也可以說是真命題。
說假,因為中國曆史上不管哪個朝代起始,都會搞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個國家不管誰開始執政,都離不開改革開放。誰敢說中國前30年不改革,不開放?隻是當時太貧窮,太落後,又被西方國家封鎖,改革從沒有止步,開放卻有限。
美國封鎖包圍打壓,中國既沒有入聯合國,更不是世貿成員。中國經濟依然不發達,所有現實條件,讓中國的開放程度有限,人家把門關著,怎麽開放。
所有國家都一直都在改革,一直都在開放,這是世界曆史一直在前進,一直發展的動力!
說是真命題,因為每個國家的領導人上台伊始,都實實在在在做改革開放同樣一件事,都希望通過改革開放謀求發展。
誰敢說毛澤東時代不是一直在做改革開放的事?誰敢說華國鋒沒有開始改革開放?誰敢說胡耀邦趙紫陽在10年中不是一直在踏踏實實做改革開放的事?
誰敢說普京不改革開放?誰敢說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不是希望通過改革開放謀求發展?誰敢說特朗普天天做的不是在實施他的改革計劃?
這是一件每一位領導人實實在在在做的的事情,一件各個國家領導人都必須要做的事情。
實際上,中國的改革和中國的開放,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一直是現在進行時態。但是分成了兩個階段。1978至1989年的十二年中,雖然華國鋒與胡耀邦趙紫陽的改革開放有些區別,但二位始終是在社會主義框架下的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沒有偏離社會主義製度。
1989年六月軍事政變後,雖然,小平同誌以軍委主席退位,但中國的的改革開始偏離社會主義製度,走向資本主義。不可否認,中國特有的舉國體製與資本主義的探索進程結合,當然也會出現短期明顯成就。
這些成就的取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因為毛澤東那一代人把一個基本的廣泛的工業體係已經建成,尤其是工業化的糧食----鋼鐵已經基本碩果累累。其次是賣土地。通過賣土地,獲得至少30萬億人民幣的開發和建設資金。30萬億人民幣是前30年全部GDP總和的五倍以上。第三是正趕上世界電腦、手機、網絡的科技革命大潮流。
以上這三點可以說是1989至2012中國發展的三大推力。但是,這段時期,中國發展的最主要動力,還是同前30年取得的偉大成就一樣,依然是舉國體製體的貢獻,這個完全不同於西方世界的政治經濟製度,在一個960萬平方公裏的大國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和體現。
然而,這種體製與資本主義是不能相容的。隻會有短期效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在一定條件下,會形成巨大反作用力,動搖經濟基礎,這個國家的體製就會發生質變。1989至2012這個時期,上層建築的反作用就是共產黨官員大麵積腐敗。腐敗會導致體製質變,強力動搖經濟基礎。質變的結果就是共產黨分裂垮台,國家分裂成為幾大塊。出現這種情況時,與一個大中國的滅亡沒有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