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雪天的防凍裝備:溫度風度樣樣兼得

春日盎然,但最近天氣實屬奇怪,一下大著太陽,一下暴雨傾盆,前不久,有些地方突然下起了鴿子蛋的冰雹,突然轉冷。

現代人對於天氣已經有各種對抗辦法,在古代,古人們下雪冰雹天如何應對呢?裝備有那些?今天跟著古建中國一起了解一下!

 超實用的“風帽”

風帽的名字,大家很熟悉了,其實從剪裁角度來說有各種各樣的,最重要的特征是腦後要有披幅。所以它不算一個精確的唯一性的詞,而且款式簡單,沒有排他性,符合特征的文物或古畫很早就有,但是很難說都是一脈相承的東西。

幅巾與此類似,但是風帽有禦寒作用,所以一般是夾棉的,甚至是用皮草來製作。

風帽之所以有披幅,當然也是為了保暖、抗風(有一些風帽可能單純就是抗風沙)。所以為了增加風帽遮擋的麵積,風帽會增加一些配件或改動設計,令它可以保護前麵的脖子部分。

因為風帽實在是太實用了,所以它在民間被保留得很好,我們在許多老照片中都可以看到它。以及一些宗教裏也有保留,道教有浩然巾,佛教有觀音兜(也叫“風兜”),其實大同小異,俗世也使用。畢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瑟瑟發抖。

風帽。風帽也屬於冬季棉帽。農村婦女一般不戴帽子,冬季出門時,除圍圍脖就是戴風帽。車青姑娘沒有戴風帽的,老太太多戴風帽。風帽多係自製,戴它保溫避風故名。風帽多用青大布或青花旗作麵,內續棉花,腦後垂長舌形披至肩部,釘上長帶係在脖子上,寒風難以侵入,戴它十分暖和。

甚至於我們現在在某寶的宗教用品店裏還能買到。而且可以從售賣的樣式中可以看出風帽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樣式。

某寶宗教用品店真的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除了可選擇的顏色真的是少了一些,但對於買一些實用又有傳統色彩的服飾來說真的很有趣啦。之前《古風「鬥篷」拯救計劃:冬天嘛,還是要堂堂正正禦寒呀!》裏還介紹過很像清宮那件假兩件的鬥篷。

風帽+笠

風帽之上還能加帽子,基本就是出門在外的無敵狀態了。別提鬥篷,那個隻能走路,我們無敵狀態都是要騎個小毛驢的說!

可能是因為下雪天多少還是有濕度的,所以需要一些類似鬥笠的帽子遮擋一下雪帽,免得積雪濡濕腦袋。之前也提過鬥篷是可以單獨隻配鬥笠的。

要風度也要溫度的皮毛小件

以上看起來嚴嚴實實的,但實在是不仙,所以估計不太討人喜歡。別急還有這些呢!

比如配合女性發型而出現的臥兔、昭君套以及披肩(注:其區別本號所述僅供參考,因為暫定論)。保暖程度是有所降低,價格也扶搖直上,但是好看呀!

把皮草融入在各種發髻中,還輔以首飾設計。皮草毛絨絨的樣子襯得人十分嬌俏可愛。

當然男士也有裹在帽子外麵的皮草,就沒有女性的這麽變化多了。

暖手筒

冬天還有一個配件,其實算是清宮劇帶起來的風潮,也就是暖手筒。

其實這個不能算,因為它和上麵《金枝欲孽》裏那種在鬥篷上開倆洞伸手的思路一樣,就是個西洋的東西。

可是它不見在越來越多古裝劇裏出現,在現實中貼著“古風”“宮廷”的標簽也賣得特別好,究其原因除了跟風,主要是古風跟影視劇的風,影視劇跟老劇的風,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古人不用這個是因為袖子是真的長,穿得層次也真的多,而現在古風的袖子短,且隻穿一層皮。也就需要這樣一個東西來遮擋一下尷尬的處境。

 專用鞋

鞋子當然也很重要,種種跡象表明雪天應該有專門的鞋子,比如《紅樓夢》裏提到了“沙棠屐”,它們除了防寒以外,另外一個重要功能應該是防止雪水浸入鞋麵。

日本就有雨雪天專用的草履。

而中國的種類就多了,就拿木屐來說就分成兩種:一種鞋底有木齒的保暖鞋子,比如毛窩子,可以直接穿;另一種是隻有半個鞋麵的,可以將穿好鞋子的腳穿進去,大約就是穿了兩層鞋子,進到室內直接脫掉外層鞋子就可以。

所有跟帖: 

號稱幾千年的曆史,連個羽絨服都沒有發明出來。 -delta2020- 給 delta2020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8/2020 postreply 12:00:05

到了抗美援朝的時候就失傳了。 -longmarch- 給 longmarch 發送悄悄話 longmarch 的博客首頁 (50 bytes) () 10/08/2020 postreply 12:06:52

形式邏輯: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92 bytes) () 10/08/2020 postreply 12:09:1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