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 - - 一個理科生的讀史劄記(2)

夏朝

《夏本紀》司馬遷

 

太史公首先承述了《五帝本紀》尾篇中鯀治水九年未果,帝舜將鯀流放終死羽山,四嶽再推薦鯀之子禹繼續治水。於是有了禹克勤焦思,十三年過家門而不入,最終大功告成,治愈了水患。

有意思的是,禹的治水功績全與有關:劃定了九州的土地等級和賦貢標準;修通了到九山的道路;疏浚了九條水道;整修了九個湖泊。還有後麵提到的九德。可見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帝舜真的是禪位給了禹嗎?與《五帝本紀》中的敘述不同,在《夏本紀》中,禹自恃治水有功,與帝舜說話時,口氣不再那麽恭卑。主管政務司法的皋陶與禹一唱一和,兩人在舜麵前,大有逼宮之勢。於是先有了皋陶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不如言,刑從之,才有帝舜薦禹於天,為嗣。禹於是即天子之位,國號夏後(王)。

夏朝的第一代帝王到底是禹還是禹的兒子啟,並無定論。以史太公的記述,禹已稱夏後,應該是夏的第一代帝王。夏朝,約公元前2070 - 約公元前1600年,前後約470年,共傳1417王,最後一代夏桀(履癸),被商湯打敗,夏朝滅亡。

太史公司馬遷對夏的記述應該是非常詳盡了,可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史學界卻發生了一場不小的爭論。以顧頡剛,胡適,郭沫若為代表,他們首先提出夏隻是傳說,因為沒有直接的史料和(當時)考古物證,認為夏朝根本就不曾存在過(剛開始,這種否定還包括了殷)。但後來,越來越多的考古挖掘發現,如河南二裏頭遺址,山西陶寺遺址,湖北石頭河遺址,表明1)如果沒有王朝集權組織,很難建造這麽大的工程,2)挖掘的文物,如二裏頭的陶器,大致可以定位於夏的中期。還有一個也許有些牽強的理由,司馬遷對殷商的記述都已經驗證了,那麽他對夏的記述的可信度也應該很高。1996年到2000年,作為九五計劃的一個重點項目,國家組織多學科專家,搞了一個夏商周斷代工程。目前,大多數史學家認為夏朝是存在的。曆史本來是靠曆史學家解讀的,何況是那麽久遠的事情。但直到今天,疑夏的人仍然存在。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