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記
我們這代人,在史地方麵,可以算是被擔擱了的一代,從來沒有機會係統地學習過曆史,中國史和世界史。小學適逢文革,中學,倒是開始重視學習了,但當時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時候高考分科,理科不用考史地,也就沒有了學習曆史的動力。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心態的變化,對曆史的興趣越來越濃,尤其是一些史海鉤沉的文章,但這些終究是碎片化的資料和學習。於是,產生了係統學習曆史的想法。互聯網時代,史料,書本,視頻,嚴肅的,娛樂的,應有盡有。從哪裏開始呢?想到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的《史記》。
《史記》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記述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敘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國曆史。據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希望能把本紀、世家通讀一遍,並把閱讀過程中的問題和想法記錄下來。沒有時間壓力,能否堅持下來,要看是否有時久的興趣和意誌了。
壇裏有史學底蘊深厚的壇友,望多多指正且不吝賜教。
五帝本紀
五帝時代一般指從黃帝時期,到舜傳禹,禹的兒子啟建立夏朝建立前的時代,約公元前2700年到公元前2100年,近六百年。史學家對夏朝建立的年份有比較準確的估計,約公元前2070年,但對黃帝和之前的少典部落,具體是哪個年份開始,則顯得信心不足。
太史公對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五帝,尤其是堯、舜,大加煲獎,讚美他們的疆域擴展,政務勤勉,農時曆法,選賢任能,讓人懷疑司馬遷是不是在借頌古而歎今。
讀完《五帝本紀》,感覺有這樣幾個問題值得討論。
部落聯盟首領
禪讓製
五帝時代,疆域到底有多大?
遠古時代人的壽命
五德和“黃帝”的由來
四嶽是誰?
為何太史公如此推崇舜?
部落聯盟首領
史家普遍認為五帝時代是部落聯盟時代,五帝是部落聯盟首領,以有別於華夏文明史上的第一個皇朝夏朝。
部落聯盟是啥樣子?“部落聯盟(confederacy of tribes)是指原始社會末期幾個親近部落由於某種需要結成暫時或永久性的聯盟的社會組織。是由氏族結合為部落的進一步擴大。是部落向民族的形成跨出的第一步。中國古代和古希臘荷馬時代就存在著這種聯盟。依據中國曆史大係表順序和中國古籍記載: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炎帝、黃帝、堯、舜、禹等都是部落聯盟的首領。部落聯盟的性質和部落相同,其最高權力機關是聯盟議事會,由參加聯盟的部落的酋長組成,討論和決定有關聯盟的一切重大事務。” (百度百科)
遠古時代的人類多憑血親和胞屬關係,群居在某一地域,慢慢形成了部落,或稱為氏族部落。黃帝所在的少典氏族部落,軍事上為最強,或者叫超級部落,所以才有敗炎帝,殺蚩尤。其他部落有不服者,黃帝就率兵討伐。
從黃帝始,帝舜終,太史公並未提到所謂的“聯盟議事會”,重大政事皆由五帝決定或指派諸臣管理。如黃帝“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舉風後、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也就是說,黃帝不僅管理本部落,還管理臣服的其他部落。到帝堯、帝舜時代,“天下”管理更為細致,分工更加明確。“堯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管東南西北西方”。“帝舜委二十二能人各司其職,此二十二人鹹成厥功”。
其他部落必須向五帝納獻貢賦,否則會被征伐。“於是軒轅乃習用幹戈,以征不享,諸侯鹹來賓從”, 不享,就是不行享獻之禮。這已經不是相對平等的部落聯盟了。
還有,“堯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作為利益交換,“天子”開始分封諸侯了。
五帝時代還沒有所謂的“中央集權和維持中央集權的專製製度體係”,所以不被稱為“皇朝”。但已經有了特權階層和諸侯管理,或許可以稱為“準皇朝”時代?這樣,禹之子啟建立夏朝隻是一個自然而然地向前發展的過程?
禪讓製
五帝傳承圖
黃帝跳過兒子,將帝位傳給了孫子高陽,即顓頊。這應該不算典型的禪讓,在世襲製裏,也有過皇帝傳孫不傳子的情況,而且還不止一次。
顓頊沒有傳位給兒子,而是遠侄高辛,即帝嚳,禪讓就比較明顯了。帝嚳生下來就神靈附體,能叫出自己的名字,長大後,“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顓頊看中了帝嚳的德、能、智,所以把帝位傳給了他。
但從帝嚳到堯,並非真正意義的禪讓。“帝嚳崩,而摯代立。帝摯立,不善,而弟放勳立,是為帝堯”,也就是說,帝嚳死了後,兒子摯繼位,因為幹得不好(也幹了九年),放勳(堯)從摯手中“接”過了帝位,但堯是怎樣得到帝位的,沒有說。
從堯到舜,過程比較漫長曲折,舜在堯的陰影下幹了28年(20年試用期,8年攝政期),幸虧舜活著足夠長,否則熬白了頭是小事,累死在試用期也是可能的。堯死後,舜讓了一番,讓堯的兒子丹朱繼位,“舜讓辟丹朱於南河之南。諸侯朝覲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獄訟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丹朱而謳歌舜”,可見不是丹朱不想幹,而是下麵的諸侯隻認舜不認丹朱。28年的輔政不是白幹的,勢力人脈的影響非丹朱能及。
舜讓位於禹,卻是真正意義上的禪讓。“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薦禹於天”,即舜的兒子商均沒有才能,舜推薦禹作天子。當然,禹也客套了一下,要讓位給舜的兒子,但諸侯都擁戴禹。
以上是太史公對五帝時代帝位“禪位”的記述,後世的曆史學家大多依此認定這一時期帝位的傳承是“禪讓製”。但也有史家提出質疑,“人不為己 天誅地滅”,如果“帝位”真有那麽大的好處,五帝真會傳給遠親而不傳給兒子嗎?
上麵的五帝傳承圖從《五帝本紀》的敘述整理出來的,堯的女兒要比舜高三輩,堯怎麽可能把兩個女兒許配給舜呢?是堯的女兒雖然輩份高,但年齡與舜相當,那時候的人不在乎輩份?還是太史公粗心大意弄錯了?《史記》是太史公精心準備了多年後的宏篇巨著,《五帝本紀》又是開篇,按理不應該如此大意。所以,這也成為東漢班固譏諷司馬遷的一個把柄。
五帝太古時代人的壽命
黃帝(公元前2717年 - 公元前2599年)118歲
顓頊(公元前2342年 - 公元前2245年)97歲
帝嚳(公元前2275年 - 公元前2176年)99歲
堯(公元前2188 - 公元前2089年)99歲
舜(公元前2187年 - 公元前2067年)120歲
平均壽命106.6歲。
不是說原始社會人的壽命很短嗎?那時候,普通百姓的平均壽命是多少歲?20歲?因為那時候,一切原生態,無汙染,還是因為他們是“其德嶷嶷”的聖人,後世懷著美好意願在傳說中誇大?
五德和“黃帝”的由來
“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德,相生相克,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周而複始的循環變化觀念說明曆代王朝的更替。五德之說應該是戰國時期形成的,比如,“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太初元年,漢武帝頒令改製,以漢為土德”。嗯,土克水。
“黃帝”的稱謂(或諡號),戰國時期才開始有的?
黃帝最大的功德應該是“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存亡之難,時播百穀草木”,即順應天地四時的規律,推測陰陽的變化,講解生死的道理,論述存與亡的原因,按照季節播種百穀草木,馴養鳥獸蠶蟲,測定日月星辰以定曆法 。
“黃帝內經”是否為黃帝所傳,卻無定論,大多數史家認為是先秦和戰國時期諸多賢人的智慧結晶,也有史家認為就是黃帝所傳(不是文字的傳承)。
“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為什麽才十四子得姓,其他十一子呢?
一種比較常見的說法是: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個姓,它們是:姬、酉、祁、己、滕、蒧、任、荀、僖、佶、儇、衣。十四個人得到分封,分封了十二塊封地。所以有十四個人得到十二個姓。為了支持這種說法,有人把“得姓”說成應該是“得氏”。說是代表獲得土地和人口,建立氏族國家。因為這十四人有了姓或氏,有了傳承,所以後世知道了他們。另外的十一子,沒有特別的姓氏,所以後世無法了解他們。
也有人對這種說法提出質疑,比如,姫姓,從來都是姓,不是氏。
五帝時期,疆域到底有多大?
黃帝時代,“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即東至東海之濱,西至崆峒山(今陝西平涼),南至長江沿岸,北至釜山(今河北淶水縣境內)。
太史公在寫本紀之前,曾實地考證過,“餘嚐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當然,太史公並非得到黃帝時期的什麽物證,隻是他同時代的老人們的傳敘罷了。這時候,二千五百多年已經過去了。
顓頊時代,“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趾,西至於流沙,東至於蟠木。” 幽陵,今北京一帶(後世有幽州,幽都之稱),交址,今越南北部,流沙,今甘肅張掖一帶,蟠木,指扶桑,山名(應該不是東渡扶桑(日本)中的扶桑)。
我對顓頊時期,向南能否到達今天的越南北部存疑。遠古時代,林深路峻,靠原始的交通工具,人類到底能走多遠,因為沒有文字記載,隻能靠口耳相傳,難以確證。太史公的這些疆域記述,多是根據在他之前的文字(如春秋,尚書,黃帝內經)和他同時代老人的傳說。
要知道,既是到了二千年之後的戰國時代,荊楚還被稱為南蠻,即使到了西漢,長沙仍是發配謫官之偏遠地區。這時候的交通道路和工具,已經運遠強於五帝時代了。
個人認為,五帝時代的疆域應該不會大於秦始皇一統天下時的疆域。
四嶽是誰?是一人,還是四個人?
堯又曰:“嗟,四嶽,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有能使治者?”皆曰鯀可。“帝堯問可用者,四嶽鹹薦虞舜“,因為“皆”和”鹹”,大多數史家以此為依據,認為四嶽應為四人,更確定為四方之長羲仲、羲叔、和仲、和叔。
但漢孔安國,宋孔平仲,明楊慎等史家均以四嶽為一人。
到底四嶽是一個人,還是四個人,仍是古今爭議的懸案。
為什麽太史公如此推崇舜?
“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五帝本紀》雖然是講五帝,但司馬遷用了近一半的篇幅講舜,舜的不幸身世(母死,盲父娶後母,遭後母妒,盲父與弟合謀殺舜),舜在堯長達二十年的考查期間及攝政八年期間的良好表現,和在帝位三十九年的作為,最後,太史公感歎“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為什麽呢?
至孝:舜父聽信後母,在舜小候就想殺舜,但舜事事謹慎依順,讓舜父找不到借口。後來,舜父和同父異母的弟弟兩次欲謀害舜,一次是舜修補糧倉時,他們在下麵放火,要燒死舜,另一次是舜在挖水井時,他們在上麵填土,要活埋舜,舜兩次都逃過去了。即使如此,舜卻“複事瞽叟愛弟彌謹“ (還像以前一樣待奉父母,友愛兄弟,而且更加恭謹。舜登臨帝位之後,乘著有天子旗幟的車子去給父親瞽叟請安,和悅恭敬,遵循為子之孝道。又把弟弟象封在有鼻為諸侯。 真可謂至誠至孝。
大能:知人善任,用法有度,百姓和服。
聖德:堯將兩個女兒嫁給舜,考察舜的待婦之德,同時派了九個兒子在旁觀察,非常滿意舜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