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7年,北宋最後兩位君主隨同一眾妃嬪及朝中眾臣被金兵虜去了北國。這便是宋人口中的靖康恥。至此關鍵時刻,大宋最能打的楊家將去哪裏了?要想知道這一問題的答案,咱們需要知道幾點,首先北宋最強戰力並非楊家將,而是駐防西夏地區的,種師道麾下的種家軍。當時各地勤王之師尚未趕到汴梁城,兩位北宋君主就先一步被金兵給虜走了。隨後大宋最後的皇室子弟,僅剩下了在江南募兵的康王趙構。其次楊家戰力強的威名,是指楊家前三代人。後來楊門眾女將率軍出征的故事根本就不存在,這些都是演義小說杜撰出來的。
楊繼業身處時局最混亂的五代時期,他的父親楊信曾官拜麟州刺史。趁著時局混亂,楊信先割據麟州,隨後又先後歸順了後漢,後周。在楊信歸順後漢的同時,為了結交河東節度使劉崇,他便派兒子楊業到劉崇麾下效力。因兩地相距甚遠的關係,楊信本人並沒有顧忌身在太原的兒子,而是率領麟州上下投靠了對麟州更具威脅的後周。楊信病故以後,其子楊重勳(楊業的弟弟)接管了麟州,並重新歸順北漢。
因楊業在為後漢效力的過程中作戰勇猛,劉崇便將他收為義子並改其姓名為劉繼業。大宋覆滅後漢以後,宋廷利用後漢君主(劉繼業的義弟)逼降了劉繼業。投降後的劉繼業恢複了本來姓氏。在為北宋效力的過程中,楊繼業因作戰勇猛,屢戰屢勝,打下了楊無敵的威名。再後來楊繼業率領宋軍北伐遼國失敗,兵敗身死,楊繼業的兒子們也相繼被朝廷裏的文官奸臣陷害,死的死,亡的亡。
楊繼業死後,楊家比較有名的將領隻剩下了楊延昭和楊文廣,父子二人。楊延昭繼承了父親的風格,每次作戰必身先士卒,戰後功勞楊延昭都會分給麾下兵卒。所以楊延昭麾下的兵卒,都敢為其效死。楊延昭在替宋廷鎮守邊關的二十年時間裏,遼國懼其威名,對他十分敬重。楊延昭死後其子楊文廣,在軍事方麵也頗有建樹。史料記載楊文廣因討伐逆賊張海有功,得到了宋廷的封賞。後楊文廣與範仲淹相遇,範仲淹發現了楊文廣具備出色的領兵才能。隨即範仲淹便讓他和已經在軍中效力的狄青,跟隨自己南征廣西。但楊文廣因多年作戰積勞成疾,最終病死在了任上。楊文廣死後宋廷僅追封他為大宋觀察使。
戰力超強的楊家將是指,楊繼業、楊延昭、楊文廣父子三代人。即使是統兵能力及其出色的楊文廣,在其死後,也隻是被宋朝廷追封了個觀察使,這樣芝麻綠豆的小官。由此人們便可知北宋將領活得是多麽的憋屈了。楊家將被後世之人交口稱讚,多是因為演義小說的誇大,在宋朝他們根本不被重視。楊文廣死後,楊家子孫相繼遠離了大宋官場,最終散落各地。
大宋從建立的那一刻開始,就被趙匡胤就定下了重文抑武的基調。如果說北宋滅亡時有一支軍隊能夠改變這一局麵,那也隻能是宗澤新招募至麾下的,地方勤王之師。因為宗澤組建地方勤王之師的時間,正好在北宋二帝剛剛被金兵擄走,趙構尚在南方募兵,這一權力的真空時期,沒有了束縛的宗澤才能施展抱負。正是因為有了宗澤的存在,南宋才先後發掘了抗金名將:嶽飛、韓世忠等人。
可惜在南方建立南宋的趙構,不相信地方勤王之師的戰力,且趙構不希望北伐迎回父兄。最終壯誌未酬的老臣宗澤,病逝於床榻之上。但宗澤在臨終之際,依然給嶽飛、韓世忠等人留下了勵誌北伐的信念。總結一下,北宋滅亡之時,楊家將沒有出現的原因。其一,北宋滅亡的太過突然,各地勤王之師還來不及救援。其二,此時的楊家將已經凋零,楊家後人已經遠離了宋朝官場。其三,楊家後人即使沒有遠離大宋官場,家中也沒有了出色的領兵子弟。
演義小說中曾寫道:楊文廣在後來對抗西夏的戰爭中屢立戰功,隨之宋神宗便將他晉升為定州兵馬副總管,步軍都虞侯。但遼人用大軍向宋廷施壓,提出想要議和就要割讓出代州土地的條件。隨即楊文廣向宋神宗獻出攻伐幽、燕二州策略。但宋神宗依然堅持延續宋廷多年議和的主旋律,隨之楊文廣鬱鬱而終,病逝。再後來楊家又湧現出了楊懷玉,但因宋英宗的不信任以及朝中文臣的打壓,最終楊懷玉選擇了掛印辭官。其實在《水滸傳》中,關於楊家後人楊誌的境遇描寫,就已經說明了,此時的楊家已經凋零很久了。北宋滅亡之時,楊家可能有一些子嗣身在汴梁城,但他們手中無權,麾下無兵,根本阻止不了北宋被金兵快速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