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隆中對》

來源: 鐵甲連環馬 2020-09-08 12:09:01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3726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鐵甲連環馬 ] 在 2020-09-08 16:36:0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看諸葛亮《隆中對》開篇的這幾句話:

“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曹操勢不及袁紹,而竟能克紹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諸葛亮論天下從董卓開始,而不從三國時期的真正開始黃巾起義說起,不對呀。

隆中對大開篇第一段就是錯的。為什麽這麽說?開篇應該從黃巾起義說起。

是黃巾起義攻擊,撼動了漢朝的天下,開始了軍閥割據100年的三國時期,造成豪傑並起。

劉備是在漢朝被黃巾起義攪亂,炎漢這個大殿要塌了,才當上了英雄,要幹一番事業的。

要不是黃巾起義攪得周天寒徹,他也隻能接著賣草鞋勉強糊口,連甘,糜倆妻子都娶不上。

 

天下豪傑並起,絕不是自董卓造逆開始。天下豪傑並起,是黃巾大起義,漢朝

各地湧現出來的大大小小的鎮壓黃巾起義的軍閥並起。時間上黃巾起義並遭到

各地豪傑鎮壓在公184年;而董卓進京造逆是5年後的公元189年。晚5年呢。

 

為什麽諸葛亮睜眼說瞎話,避開黃巾起義不談,而把董卓這個朝廷內部相對小的

叛逆作為開篇呢?這是他的求職謀略,技巧。

 

黃巾起義就是漢朝要死的天下大亂。這個黃天當立,是漢朝的終結。把漢朝400年的句號

劃下了。漢朝氣數盡了,劉備怎麽折騰下去也沒意義。無力回天,不可能回到劉姓大一統去。

那還折騰什麽?劉備要是不折騰下去,還請他諸葛亮出山幹嘛?那他諸葛亮恐怕一輩子

也別想扔掉鋤頭柄,錦衣玉食由別人供給了。所以他要避開黃巾不談,不談漢朝被黃巾

開始了氣數倒計時。讓劉備接著戰鬥鬧下去,他也就能開始當上軍師。

 

我們再仔細看看黃巾起義給漢朝的破壞有多大,和董卓作亂比較一下:

黃巾起義,遍及。青、幽、徐、冀、荊、揚、兗、豫等州。稍微熟悉三國的人

都知道這些個州有多重要,幾乎就是東漢王朝的絕大部分的家當。交州,廣州

幾乎沒參與三國演義,產糧食太少。並州,益州也有黃巾軍,涼州都是幾千裏外的外番之地。

離中央政府太遠。可以說漢朝十三州中的十一個,最重要的地盤都遭受了黃巾起義的累及。

範圍浩大。值得提出的是張角起義被鎮壓的三年後,黃巾起義在各地又發生了很多散亂的爆發,

《三國演義》裏描述的不多,其實對中央皇權政府危害也不小。

 

為了鎮壓黃巾起義,漢靈帝不得不下放軍權,讓長地方軍閥擴軍討伐黃巾,從而形成地方軍閥紛紛擁兵自重的格局。

這些軍閥後來互相攻擊,逐鹿中原,東漢皇帝後來誰也管不了了。所以黃巾起義是促使東漢走向滅亡滅亡,誰也無力回天。

黃巾起義給東漢的社會秩序,人口,生產力造成了不可恢複的破壞。不但引發豪強坐大,而且是人口急劇減少。

諸葛亮要真的係數黃巾起義給漢朝造成的毀滅性打擊,劉備就認清楚漢朝氣數確實到頭了。就不用接著哭求他出山了。

 

相對來說,所謂董卓造逆,是董卓被何進犯傻招入朝後實行的專權暴政。但基本上都是在京城洛陽幹的。董卓是奉詔率兵進入京城洛陽的。廢掉了少帝劉辯,立劉協為獻帝帝,自為相國,獨攬朝政。殺的人,造的孽,對國家的危害,遠遠小於黃巾大亂。

引起的關東諸侯討伐董卓的戰爭,範圍和時間也遠遠小於黃巾起義。不錯,後來董卓驅使洛陽數百萬人口西遷長安。破壞了洛陽城,沿途死亡了不少百姓,但對一般百姓人命的損害,遠遠小於黃巾作亂和其帶來的對普通百姓人口的殺滅曆時三年的董卓之亂,時間上,範圍上,都遠遠不如黃巾起義多國家的破壞。諸葛亮隻字不提,也不知道他是真傻還是假傻。

 

是黃巾起義,群雄割據局勢。漢朝亡於這個局勢。討伐董卓,一下來了18路諸侯,正是所謂的群雄。即便董卓不來朝廷鬧騰,他們也是客觀存在的。

關鍵就是諸葛亮明明知道漢朝已經必定要滅亡了,而他為了能出世施展他的所謂才能,欺瞞劉備,讓劉備不認定他怎麽折騰也沒希望把漢朝回天再起。隻有回避這個根本事實,劉備才能在司馬薇,徐庶等人的蠱惑下,要死要活拚命要給諸葛亮這份工作。

三顧茅廬,是中國古代響當當的故事。和鬼穀子下山一樣的元青花罐,有一個就是畫的三顧茅廬。

其實你看透了,這就是妖道,農民諸葛孔明為了自己能當上官,明知漢朝不可救藥,而耍盡詭辯,讓劉備帶著他,劉禪跟著他鬧下去的一出戲。

結果是狠狠地讓塗炭生靈,殃及百姓。從害新野,樊城百姓,到窮兵黷武兩川民眾,足足地禍害老百姓半個世紀。

諸葛亮好象是讀了很多書,學了很多知識。其實沒有證據他的智慧才學超過當時天下的高官知識分子。

比如諸葛亮懂得天文。龐統的死和關羽,張飛的死他都提前通過觀察天象算到了,請看:

 

(一)軍師書信。玄德拆書觀之,略曰:“亮夜算太乙數,今年歲次癸巳,罡星

在西方;又觀乾象,太白臨於雒城之分:主將帥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謹慎。”

 

(二)靖曰:“某適聞外人傳說,東吳呂蒙已襲荊州,關公已遇害!故特來密

報軍師。”孔明曰:“吾夜觀天象,見將星落於荊楚之地,已知雲長必然被禍,但恐王上憂

慮,故未敢言。”

 

從這兩個例子,我們知道諸葛亮和其他高級知識分子一樣,通曉當時的天文星相說法。

 

但在後來,當他平蠻後很快上《出師表》要強行開始北伐時,譙周阻止,他就突然又不懂,不講星相了。

 

班部中太史譙周出奏曰:“臣夜觀天象,北方旺氣正

盛,星曜倍明,未可圖也。”乃顧孔明曰:“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強為?”孔明曰:“天道

變易不常,豈可拘執?吾今且駐軍馬於漢中,觀其動靜而後行。”譙周苦諫不從。

 

天下之智能之士,沒有不知道漢朝要滅亡了。一切抗拒這個曆史潮流的行動都是圖勞的。

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就對劉備說過:此正由治入亂之時,未可猝定也。將軍欲使孔明斡旋天地,

補綴乾坤,恐不易為,徒費心力耳。豈不聞順天者逸,逆天者勞;數之所在,理不得而奪之;

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強之乎?”這已經指出了接著折騰下去是逆天,請了諸葛亮也白搭。

 

司馬徽也明明知道這天下大勢,所以才有---出門仰天大笑曰:“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

言罷,飄然而去。玄德歎曰:“真隱居賢士也!”

 

漢朝不可能恢複,天下高人都知道。唯有他諸葛亮裝不知道,拿那麽大地方的百姓的人力,財力,逆天而行。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他沒有青史留名,而是留下了個自取其辱的惡名。你不出山,天下百姓少能少多少苦難!

 

正是:

哀哉獻帝紹海宇,紅輪西墜鹹池傍。。。。。。。。

何期曆數到此終,長星半夜落山塢。。。。。。。。

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  。。。。。。。

貫穿整個《三國演義》,有很多文字都是講漢朝滅亡不可避免。實際上講的就是《隆中對》說漢朝可以恢複的觀點是很荒謬的。

 

隆中對接著說: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

 

曹操厲害不錯,你在新野湊合多過些年,盡量把阿鬥養大些不是更好嗎?

曹操沒多久就來了。夏侯惇一波十萬,接著是50萬來報仇。從這點來看,諸葛亮敢出山輔佐

劉備,膽子是不小。從《三國演義》看,諸葛亮一出山就給劉備立了兩個投名狀,即所謂的

博望坡縱火和火燒新野。要知道心眼子比誰都多的劉備,一直沒有放棄投降曹操的後路,協民渡江

就是給曹操看的姿態。讓曹操看在他愛民,有人和的份上,抓住他後準予投降。

 

接下來,諸葛亮說:孫權據有江東,。。。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

 

這就不對了。孫權不會援助劉備,永遠不會。孫權與荊州劉表有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劉表收留了劉備,

稱為兄弟。孫權對荊州這塊地方,就是要占有。孫堅死在襄陽城外,被石頭亂箭,砸得腦漿迸流,粉身碎骨。

這個仇孫氏永遠不會忘卻。跟你劉備素無來往,憑什麽援助你。助你成霸業,我幹嗎去?有人說孫吳

抗曹赤壁之戰就是孫權幫助了劉備。錯啦!劉備什麽時候都可以降曹,保證丟不了命。官有皇叔

的名分擺著呢。而孫權降曹呢?結果魯肅說的明明白白:

“權知肅意,乃執肅手而言曰:“卿欲如何?”肅曰:

“恰才眾人所言,深誤將軍。眾人皆可降曹操,惟將軍不可降曹操。”權曰:“何以言

之?”肅曰:“如肅等降操,當以肅還鄉黨,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降操,欲安所歸乎?

位不過封侯,車不過一乘,騎不過一匹,從不過數人,豈得南麵稱孤哉!眾人之意,各自為

己,不可聽也。將軍宜早定大計。”權歎曰:“諸人議論,大失孤望。子敬開說大計,正與

吾見相同。此天以子敬賜我也!(其實後來孫皓降了晉國,就是這般待遇。)

 

這說明孫權跟曹操打,是為了自己的前途著想,絕不是為了要救助劉備。

同樣,東吳的決策人物周瑜,下決心跟曹操死拚,也不是為了劉備,而是曹操明寫《銅雀台賦》,

要搶周瑜的老婆小喬。“立雙台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把周瑜氣得勃然大怒,離座指北而罵曰:“老賊欺吾太甚!”而且撕書斬使,決議抗曹。

 

孫權也好,周瑜也好,決計跟曹操打而不降,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根本談不上援助劉備。

諸葛亮想的孫權的東吳可用為援,不隻是一廂情願,而且是天生的對東吳采取投降主義的心態。

 

後來,東吳援助劉備的蜀漢了嗎?殺了關羽,占了荊州,燒了連營,漢朝氣數,斷送在東吳手中的

說法不完全對。但劉關張統統斷送在東吳手裏卻是千真萬確的。怎麽能說吳狗可用為援?

 

接下來再看:《隆中對》: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

守;是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荊州靠南,直到長江流域,是遭受黃巾之亂相對小,人口和財富都相對充足的地方。誰都有意要。

但是不是諸葛亮說的:是用武之地,那就難說了。我看,荊州恰恰不是英雄用武之地,或者說根本

不是劉備的用武之地。因為在北方強大的曹魏之前,荊州無險可守。曹操建安13年揮兵南下,

建安十三年秋七月丙午日出師。大軍出發,還沒到荊州,曹兵鐵騎就把劉表活活嚇死了。沒幾天,

他的繼任者劉琮就率領荊州全班文武,投降了曹操。足可見北方強大的曹兵軍隊,往南能把荊州掃平。

接著在當陽一戰,其實就是消滅了劉備的軍事力量。趙雲在長阪被描寫的越勇,實際上劉備敗得越慘。

 

東邊呢,建安7年孫權可是完完全全地消滅了黃祖,攻下了江夏。荊州四麵受敵,正如劉表所說的:

荊州這塊肥肉,不但北麵曹操惦記著。還有“南越不時來寇,張魯、孫權皆足為慮。”所以是四麵受敵

之地,守衛的險阻不多。不是很好的英雄用武之地。更不是劉備的用武之地。

 

後來,諸葛亮的說法也證實了荊州是四麵受敵的困地。且看諸葛亮自己後來是怎麽說的:

 

或告孔明曰:“孝直太橫,宜稍斥之。”孔明曰:“昔主公困守荊州,北畏曹操,東憚孫權,

賴孝直為之輔翼,遂翻然翱翔,不可複製。實際上是說荊州劉備呆不下去,守不住的。

 

所以,劉備呆在荊州是困守之地,不是他的用武之地。同樣出自孔明之口,前後自相矛盾。

 

 

再看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說:

益州險塞,沃野千裏,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

業;今劉璋暗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我要問問了:高祖是因益州而成帝業的嗎?不是!四川盆地產的糧食很難運到漢中!(我的斷言。)

劉邦被項羽排擠到了漢中,根本就沒去益州四川。他隻在漢中呆了半年,就揮師北上了。我查了半天,

沒有劉邦從四川益州招兵的記載,四川也不產馬。至於糧食,從成都運到漢中,幾乎是不可能的。那時候

從成都益州得翻山越嶺到漢中陽平關,起碼700裏地,來回1400裏地。實際上山路要比走平川費勁的多。

沒法給高祖劉邦提供糧食。所謂的陸路千裏不運糧,說的就是這麽回事兒。很簡單,糧食不夠運糧人吃的!

 

高祖劉邦既沒有從四川招兵買馬,也沒有運糧食,在漢中短短地呆了半年就匆匆地走了,談何高祖因益州以成帝。

我的看法,劉邦以漢中的資源站穩腳跟,用韓信的奇襲快速地奪去了三秦大地,是因關中以成帝。完全不是諸葛亮說的因益州以成帝。其實,後來諸葛亮北伐多次因為軍隊斷糧而無功而返,恰恰也是因為益州的糧食運不到前線。

所以,隆中對忽略了一點,劉備應該把國都建在漢中的南鄭,而不是成都。諸葛亮這輩子就是模仿這個,模仿那個。

這回可沒仔細想想,模仿劉邦,應該把國都建在漢中。後來拿下漢中,讓魏延鎮守,劉備諸葛亮回成都喝酒去了。諸葛亮也跟著回去,住進了丞相府,要先好好享受一陣子了。

下麵:諸葛亮《隆中對》說的“今劉璋暗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也是汙蔑。

 

劉璋沒聽說主動跟誰打仗用兵。這就是對百姓的

最好的存恤。你看看你諸葛亮占領成都之前,劉璋治下的成都是什麽樣?是個太平富裕的社會:

張鬆口中這樣描述的:“

雞鳴犬吠相聞,市井閭閻不斷。田肥地茂,歲無水旱之憂;國富民豐,時有管弦

之樂。所產之物,阜如山積。天下莫可及也!”這起碼是全民小康的生活水平。

 

到了劉備手裏,彝陵之戰損失了幾萬精壯男丁,生產力受到大破壞。再接著諸葛亮平南伐北連年用兵,十幾年

後,蜀國的境況如何呢?諸葛亮幾次三番地北伐,大量地消耗了蜀國人民的勞動成果,人民隻剩下吃飽了飯,

鼓腹謳歌的份兒,也就是溫飽水平吧。

 

再等到薑維繼承了所謂武侯的遺誌,沒完沒了地用兵跟魏國打仗,最後竟然折騰到了”民有菜色“的地步。饑餓社會!

 

誰不知存恤?劉璋沒輕動幹戈打仗用兵。劉備,諸葛亮,薑維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裏,多次地用四川人民的血汗,生命拿去打仗。東西兩川,人口不到百萬,咱們在這裏否定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任意誇大兵力的做法,認定蜀國就十萬軍隊的話,每天就得一千兩黃金來維持。一年是多少?10年是多少?50年是多少?一千八百萬兩黃金!區區不到百萬人口,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被劉備,諸葛亮軍事集團要榨取掉一千八百萬兩黃金用於打仗,所謂的恢複漢室,老百姓能不貧窮到骨頭嗎?

一千八百萬兩黃金,幾乎趕上甲午戰敗賠給日本賠款的百分之九十的量啊!

十萬之師,日費千兩黃金。按一兩黃金等於10兩白銀算,就是一萬兩白銀。蜀國諸葛用兵,每個百姓每天要貢獻1/100兩白銀,每年每個蜀國百姓要付出3點6兩白銀,這個不是個小數。

可見諸葛亮的所謂存恤,是個對老百姓多麽狠的盤剝。單從數字上看,甚過給日寇的賠款。

 

《隆中對》最後說: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

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此亮所以為將軍謀者也。惟將軍圖之。”

 

孫權是貪婪的狗,是結不了的。諸葛亮對孫權的美化和期望,喪掉了蜀國一半的實力。

多看幾遍三國,你可能會發覺,諸葛亮就是個模仿家。

他既要模仿劉邦的出秦川,下三秦,得關中;又要模仿光武帝的成功之處,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

攻打侵占黃河中下遊地區。這麽西邊,效仿西漢的劉邦韓信,西邊效仿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戰略進攻

打法,聽起來著實美妙又嚇人。

真能用兵用到這個水平,老百姓砸鍋賣鐵,也要支持您恢複漢室的宏大的軍事行動。天下則唾手可得了。

 

劉備哪裏是什麽信義著於四海,光進川收川的過程中,西川的多少謀士就指出他是狼子野心,走哪兒吃哪兒害哪兒的喪家犬。

事實證明劉備不顧大義,強行征吳,被火燒連營,造成了諸葛亮說的:“漢朝氣數盡矣!”

 

跨有荊,益?那麽容易?不垮還好點,跨了則兩頭不能相顧。斷送了關羽,引起了一係列大敗,比死個關公後果嚴重的多。

荊,益是那麽好跨的?跟劈開兩條腿腳踩兩條船似的,相隔千裏,信息,不通,人員,財務的流動都需要很長時間。

最後掉到曹操和孫權給挖的溝裏,翻了船,再也沒興旺起來。跟《隆中對》所預測的輝煌美好的結果恰恰相反。

 

曹魏北方從建安12年以後,就其本上穩定了。人口,國力在不斷地增強。人心思定,國家要人比你多,要糧食,產量區曹魏有的是。諸葛亮要模仿劉邦,沒有秦末紛亂,三秦薄弱的機會,強大的魏國隻派了司馬懿,就粉碎了諸葛亮的夢。

至於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嗬嗬,這個前景被諸葛亮為了害關羽提前用了,正是諸葛亮,

出主意讓關羽孤軍北伐而害了關羽的姓名。

 

看看司馬懿是怎麽料諸葛亮於掌中的:主要是看透了,諸葛亮就會模仿,不出奇計。

睿曰:“倘蜀兵再來入寇,如之奈何?”懿曰:“臣已算定今番諸葛亮必效韓信暗度陳倉之計。臣舉一

人往陳倉道口,築城守禦,萬無一失:此人身長九尺,猿臂善射,深有謀略。若諸葛亮入

寇,此人足可當之。”睿大喜。

有這麽高明的對手,你還出哪門子秦川?

 

再看孔明是怎麽實施他在《隆中對》中說的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

 

細作人探聽得曹操結連東吳,欲取荊州,即飛報入蜀。漢中王忙請孔明商議。孔明曰:“某已料曹操必

有此謀;然吳中謀士極多,必教操令曹仁先興兵矣。”漢中王曰:“依此如之奈何?”孔明

曰:“可差使命就送官誥與雲長,令先起兵取樊城,使敵軍膽寒,自然瓦解矣。”

 

結果是在北方穩定,天下沒有大變化的時刻,讓關羽孤軍北伐。再坐視“可為援”的孫權襲取荊州。

讓關羽的軍隊,連同他的老命,自然瓦解了。

 

建安12年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諸葛亮侃的《隆中對》內容所需要的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可能出現。

 

善於模仿古人的諸葛亮呀,刻舟求劍吧。

 

說到這兒,誰還相信《隆中對》是一篇好的戰略設想呢?

所有跟帖: 

分析太深入了,以後看。本人覺得隆中對是蜀中偽作,因為其中不通之處太多。 -tibuko- 給 tibuko 發送悄悄話 tibuk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8/2020 postreply 12:18:36

你的東西太長,先看了前麵一小部分。諸葛亮分析的是當時的形勢,為何要去扯黃巾起義,而且割據的狀況是反抗董卓形成的。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8/2020 postreply 16:23:02

太長確實沒勁。算了。 -鐵甲連環馬- 給 鐵甲連環馬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8/2020 postreply 16:34:42

凸出重點要點根本點關鍵點,附帶 -偃月劃戟- 給 偃月劃戟 發送悄悄話 偃月劃戟 的博客首頁 (135 bytes) () 09/08/2020 postreply 22:40:38

漢代農民鬧事就沒斷過,黃巾規模大一點而已。但戍邊漢將進京亂來卻是從來沒有過的。我想那是為什麽亂世要從董卓開始 -通州河- 給 通州河 發送悄悄話 通州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8/2020 postreply 16:38:04

黃巾起義,隻是農民鬧事,沒有直接威脅皇帝;董卓不同,直接劫持了皇帝,導致中央政權連“名”都不存了 -加州耍猴人- 給 加州耍猴人 發送悄悄話 加州耍猴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8/2020 postreply 16:46:22

“關東諸侯討伐董卓的戰爭,範圍和時間也遠遠小於黃巾起義”——正好相反,黃巾起義很快就被鎮壓,而東漢滅亡基本是董卓造成的。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8/2020 postreply 18:24:11

董卓之亂跟黃巾起義無關,其根源是何進與宦官之間的矛盾,而袁紹出了一個餿主意。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8/2020 postreply 18:26:17

關東諸侯討伐董卓的戰爭規模雖小,但隨後的諸侯混戰規模極大,東漢末年的災難與人口損失主要發生在這一時期。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8/2020 postreply 18:29:03

董卓不亂,東漢不亡。而董卓之亂跟黃巾起義沒有關係,黃巾之亂隻持續了九個月而已。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8/2020 postreply 18:30:10

荊州的失去是關羽違反了諸葛亮聯吳的戰略。諸葛亮為劉備大致設計了這樣幾個戰略: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8/2020 postreply 18:36:39

1. 聯吳以圖生存;2. 攻取西蜀以圖發展;3. 占據荊州以待時機(若魏國衰落或內亂,則從西蜀、荊州兩路出擊 攻下魏國)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8/2020 postreply 18:39:57

(再返回來解決東吳,一統江山);4. 荊州失去、夷陵之敗後,隻能繼續聯吳並以攻為守以圖生存以及以待時機。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8/2020 postreply 18:44:19

漢中王建都南鄭,可乎? -鐵甲連環馬- 給 鐵甲連環馬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8/2020 postreply 19:15:25

too late:) -Redcheetah- 給 Redcheeta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8/2020 postreply 20:45:32

這幾個都有問題,說明隆中對顯然是馬後炮編的 -tibuko- 給 tibuko 發送悄悄話 tibuk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9/2020 postreply 07:42:00

東漢末年的人口損失,不在董卓之亂,主要是平黃巾時,朝廷濫殺的結果。 -鐵甲連環馬- 給 鐵甲連環馬 發送悄悄話 (1321 bytes) () 09/08/2020 postreply 19:21:32

是黃巾起義產生了深遠的曆史影響:最直接導致了後來的東漢群雄割據 ,而不是董卓。 -鐵甲連環馬- 給 鐵甲連環馬 發送悄悄話 (50 bytes) () 09/08/2020 postreply 19:28:11

黃巾起義就發生在184年的9個月,而董卓之亂到三國鼎立有30餘年(189-220),人口銳減到不足1千萬,這都拜董卓所賜。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8/2020 postreply 20:21:25

建安七子的王粲(177-217)為了躲避戰爭與瘟疫去劉表那兒也是這一時期。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529 bytes) () 09/08/2020 postreply 20:23:31

史料記載,僅204-219年,長江以北地區爆發瘟疫,死亡人數就多達2千多萬。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8/2020 postreply 20:24:33

建安9年到建安24年?長江以北地區爆發瘟疫,死亡人數就多達2千多萬? -鐵甲連環馬- 給 鐵甲連環馬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9/2020 postreply 06:21:49

建安七子就因為瘟疫死了七個:徐幹、陳琳、應瑒、劉楨等人,更別提窮苦的底層民眾了。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9/2020 postreply 15:29:58

史料安在?出自何處? -鐵甲連環馬- 給 鐵甲連環馬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9/2020 postreply 06:23:13

曹植《說疫氣》:“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9/2020 postreply 15:24:55

張仲景《傷寒卒病論》:“餘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來,猶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傷寒十居其七”。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9/2020 postreply 15:26:59

曹操的《蒿裏行》“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生民百遺一”描寫的也是這一時期。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8/2020 postreply 20:29:12

估計就是劉備手下沒有什麽大人才,被諸葛亮之輩給忽悠住了!哈哈哈 -tomcat801- 給 tomcat801 發送悄悄話 (1168 bytes) () 09/08/2020 postreply 20:03:23

對三國我也一直有類似的疑問:大漢天數已盡這連魯肅都看到了,為啥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的孔明不知道?我覺得孔明當然知道,所以才老大不情願 -chunjingjing- 給 chunjingjing 發送悄悄話 (131 bytes) () 09/09/2020 postreply 19:46:5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