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時,國民革命軍隻有何應欽擔任軍長的第一軍、譚延闓的第二軍、朱培德的第三軍、李濟琛的第四軍、李福林的第五軍、程潛的第六軍、李宗仁的第七軍和唐生智的第八軍,總共隻有八個軍,兵力約10萬人。
此時,由黃埔軍校校長常凱申擔任北伐軍總司令,廖仲愷為黨代表,李濟深為參謀總長,鄧演達為政治部主任等,是個年富力強的革命領導班子。
麵對敵強我弱的局麵,就連北伐軍的高層都不信這麽快就贏得了這場戰役,最終結果確實大大出乎國人的預料,赫赫有名的北洋軍閥吳佩孚、孫傳芳等,都對北伐軍淩曆的攻勢毫無辦法,竟然成為了北伐軍的俘虜。
號稱“東北王”的張作霖,第二次直奉戰爭時打進北京,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最終,也失去了抵抗意誌,奉係軍隊一路敗退往北,回到了自己的老巢東北,北伐軍則一路打到了山海關。
北伐軍,之所以能夠取得以少勝多的戰績,首先,顯然武器裝備的優勢,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對比一下北洋軍,還在使用一些落後的武器,在熱武器的時代,居然還有一部分士兵在使用砍刀等冷兵器。
當時,蘇聯無償援助了南方的北伐軍6萬把7.62毫米的莫辛·納甘5發栓動步槍,是蘇俄軍隊的製式步槍,以射程遠射擊精高而著稱,國人稱其為“水連珠”,比北洋軍閥裝備的老套筒、漢陽造等老舊步槍性能要先進。
蘇聯還提供了60餘門70毫米口徑的野炮、數百門迫擊炮以及數目不詳的炮彈,數百挺輕重機槍,包括步機槍子彈6000萬發;其他包括馬刀、手榴彈,甚至還有火焰噴射器和10架飛機,令北伐軍的武器領先於北洋軍閥各部隊。
其次,北伐軍集中力量進攻,各個擊破分散的北洋軍,盡管各路北洋軍閥加起來有70餘萬人,但卻是派係林立,各自分散,各有各的地盤,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張昌宗等,都靜觀其變,不但形不成合力,反而互有內耗。
而北伐軍雖然兵力相對北洋軍閥並不占優勢,但在戰鬥中卻能集中優勢兵力,勁往一塊使,采用擒賊先擒王的戰術,先將吳佩孚擊敗,再生擒孫傳芳;張作霖才意識到危險的來臨,選擇整頓軍隊抵抗北伐軍,但為時已晚,奉軍隻能回姥姥家;處於觀望狀態的張昌宗,卻被奉係軍閥所抓,讓人唏噓不已,北伐軍終將北洋軍閥的部隊各個擊破。
此外,國共之間的精誠合作,在其周邊匯聚了一大批年輕有理想、有抱負、不怕犧牲的革命有誌青年,在全國造就了大革命的形勢,是北伐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有力保證,也是北閥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
最後,北閥軍的戰略方針正確,得到了國內民眾的支持和擁護,包括國產國際的大力支持,出錢出槍炮甚至派出軍事顧問參與了北伐戰爭,都是北伐取得勝利原因。